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2024-10-09胡云
【摘要】“教—学—评”一致性旨在通过将教学、学习、评价三个部分进行有机融合,让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程的评始终围绕同一个目标展开,使三者之间发挥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高效达成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对此,文章研究了“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小学数学开展“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意义,探究了通过明确目标,完善评价标准,实施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改进评价形式等,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达成.要改进教学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基于此,教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可以采用“教—学—评”一致性方法,将评价渗透于教学各个环节,让教、学、评三个部分实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利用评价引导学生探知,指导教师调整教学,从而高效达成课程目标.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论基础
(一)目标导向理论
目标导向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具备某种动机,通常会为了达成某个既定的目标而做出一系列举动.这里的“动机”是指,能够使个体主动做出某个行为或维持某种行为的目标动力或心理倾向.另外,目标导向理论强调,个体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必然经过目标行为,而在做出目标行为时,又要经过目标导向行为.教师基于这一理论开展“教—学—评”一致性教学,需要利用清晰、明确的目标促使学生做出积极的学习行为,要重视目标导向行为(即评价)的作用,利用评价进一步促进学生做出能够快速达成最终目标的目标行为(即学习行为),根据评价反馈改进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目标行为(即教学行为),从而更好地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二)逆向教学设计理论
逆向教学设计理论强调从预期结果出发,实施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围绕课程目标对知识进行探究和实践,以此更加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该理论强调了预期结果的导向性作用,强调了评价的辅助性、驱动性作用,需要教师先明确目标和评价标准,再根据预期结果进行教学设计,而在教学过程中,所有行为都要围绕预期结果展开.这一理论为“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提供了参考,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时,需要让教、学、评三个部分全部围绕课程目标展开.
二、小学数学开展“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意义
(一)改变评价割裂情况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方法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思路,改变以往课程评价与课程教学割裂的情况,能够让评价更加自然、更加合理地融入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另外,“教—学—评”一致性能够让评价发挥出促进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改进教师的教学过程.
(二)实现知行合一教学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运用“教—学—评”一致性方法,能够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教学.“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师和学生的所有行为都要围绕统一的目标展开,学生要考虑如何学习才能实现目标,教师要思考如何教学才能达成目标,另外,课程评价也要以目标为基础,要与“教”和“学”的方向保持一致.如此,当教、学、评三个部分始终保持目标的一致性时,便可以实现知行合一数学教学,从而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三、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教学措施
(一)做好准备工作,保持目标的一致性
对于小学数学课程而言,教师采用“教—学—评”一致性方法进行教学时,应当先确定课程教学的目标,再根据目标确定课程评价的标准,这样才能让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全部围绕目标进行,才能使评价发挥出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1.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方法的核心,具有极强的导向性作用,无论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还是教学评价,都应围绕最终需要达成的结果展开.对此,教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之前,需要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要结合重难点知识与核心素养教育要求,制订明确的数学教学目标.另外,为了让目标更加合理、更切合实际,具有一定的可衡量性,教师还需要考虑班级学生的成长特点,要根据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和求知需求,设计难度适宜的课程目标.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教师为了设置更加合理、明确的课程目标,首先需要分析教材内容,确定此单元的重点、难点知识.比如,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重要知识点,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是难点知识.其次,教师需要深入了解班级学生,知道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学习需求等.比如,此阶段学生的直觉思维较强,抽象思维较弱,对形象的事物有浓厚好奇心等.最后,教师综合以上信息,结合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设置此单元的教学目标.比如,学生观察生活事物,认识平行四边形,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培养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探究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关系,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通过测量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培养量感和测量能力;学生自行绘制一个四边形,根据基本特征知识,判断是否为平行四边形,培养应用意识.
教师通过确定教学目标,能够进一步明确数学教学的方向,同时,让学生知道需要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提高哪些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另外,教师能够基于目标设计后续教学方案.
2.完善课程评价标准
评价是“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过程中的目标导向行为,具有指导学生高效探究数学知识,引导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作用.对此,教师为了让评价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需要增强评价的目标性与合理性,要根据既定的课程目标,设计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另外,教师为了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可以将评价标准进行合理分层,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评判标准,从而使课程评价变得更切合实际,更具有人性化特点.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为例.此单元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用乘法对除法结果进行验算的方法;能够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式;能够用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在优化课程评价时,教师需要基于以上目标内容,根据班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具有一定层次的评价标准(如表1).
教师通过设置以上分层评价标准,既可以降低学困生的学习压力,又能使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更好的引导性作用.
(二)优化教学过程,发挥评价促进作用
在“教—学—评”一致性下的小学数学课程中,教师若想增强教学、评价、学习三部分的融合性,让评价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优化,要将评价合理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展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活动,让学生能够根据评价进行高效学习,使教师能够根据评价反馈合理调整教学,进而更加快速有效地达成数学教学目标.
1.实施“以评促学”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教师运用“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方法时,可以在学生自主探知过程中实施以评促学.教师利用评价指导学生运用更为高效的学习方法进行数学知识探究,帮助他们及时改正错误的探知思路,引导他们更加快速地完成学习任务,以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效率.另外,教师可以借助评价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增强学困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全班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达成数学目标.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确定位置”教学为例.此单元要求学生结合已掌握的图形知识和数数能力,通过观察分析,学会数对的读法和写法,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够用此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教师可以开展实操探知活动,让学生以小组方式,自行探究数对知识和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在小组探知过程中,教师要合理渗透评价,借助评价指导各组学生高效学习.比如,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班级座位图,让各组自行找出班长在座位图中的位置,同时,用简单的行列图表示.另外,教师要评价各组学生是否理解“行”“列”的意思,是否能将形象的座位图转变成抽象的行列图.其次,教师让各组自行探索数对的读法、写法以及确定位置的方法.针对此项活动,教师可以利用评价引导各组学生的探知方向,指出他们的错误.比如,教师评价学生是否能将行列图转化成数对图?是否能用数对表示数对图中的某个点?用数对表示法时,先表示行,再表示列这样是正确的吗?用数对表示图中某点的位置时,用顿号隔开行和列两个数是正确的吗?是否能结合已有经验自行探究知识?最后,教师依据目标,用以上思路评价各组的探知过程与结果,能够帮助学生明确探索数对知识的方向,同时,使其发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最终掌握正确的数对表示法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实施“以评促教”教学
在“教—学—评”一致性数学课程中,教师除了利用评价促进学生学习之外,还可以借助评价适当调整教学,以此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灵活性与有效性,同时,更加合理地开展后续教学活动.在以评促教教学过程中,评价将起到指引教师教学的作用.教师需要通过分析对学生的评价结果,了解他们的不足之处,同时,发现其中的教学问题,再对后续教学进行合理调整,帮助学生弥补漏洞,进而提高最终教学质量.
教师根据学生各个环节的学习评价反馈,设计后续教学活动,能够增强小学数学各教学环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学生进行方向明确的教学,进而更好地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三)改进评价形式,提高教学最终质量
在数学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需要围绕目标,结合评价标准,开展终结性评价活动.可以针对学生的差异化学习成果,进行层次化评价.同时,教师需要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引导他们弥补学习漏洞,促进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教学为例.教师需要根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读写百分数,了解百分数、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掌握百分数、小数之间的转化”等目标,对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态度、效果、能力等进行评价.比如,对学习能力较弱学生,教师评价他们是否掌握基本的百分数知识,是否能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够快速区分百分数、分数、比,是否能将小数正确转化成百分数等.对学习能力较强学生,教师评价其是否能根据已有经验,自行探究百分数知识,是否能快速解决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是否能把分数、小数快速转化成百分数.另外,教师要通过评价找出学生的学习漏洞,发现他们的薄弱能力,再提出完善建议,引导学生通过迁移实践练习,弥补不足之处,使其真正达成数学学习目标.
结 语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性、统一性和有效性,使教、学、评三部分能够融为一体,让评价发挥出促学、促教的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快地达成学习目标,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国勇.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要求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3(33):51-53.
[2]吴晓云.“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研究[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3(10):10-11.
[3]陈俊峰.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J].学苑教育,2023(2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