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2024-10-09毛鑫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年24期

【摘要】“教—学—评”一体化是当前阶段大力提倡的教育理念,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数学课堂运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可以明确教学目标,增强师生互动效果,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促进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创新教学理念,凸显学生本位,将“教—学—评”一体化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提升课程品质,有效降低数学教学难度,营造高效、开放的数学课堂.基于此,文章分别阐述了“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和策略,希望给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都发生了变革,“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应运而生.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一体化,开发课程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真正发挥出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实现新课标的教育要求.

一、“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展意义

(一)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教师在教学规划时,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目标与流程,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课堂讲授环节,持续的评价机制能让教师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教学内容是否被学生理解和掌握,使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侧重点,对学生理解困难的知识点进行更深入、更形象的讲解,强化教学效果.同时,评价结果为教师提供了反思教学方法有效性的依据,使教师可以改进教学策略,采用更加贴合学生认知和实际的教学方法,全方位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逐步提高.

(二)激发学习动力

“教—学—评”一体化的开展使评价不再是教学的终点,而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学习伊始,明确的评价标准能够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让他们清晰了解自己需要达到的目标,从而产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及时且具体的评价反馈,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成长,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此外,这种模式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方法和努力程度的肯定,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最终的成绩,更在于学习过程中的付出和积累,从而有效地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

(三)促进教育公平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这意味着评价不再仅仅注重于考试成绩,而是涵盖了学生的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思维发展等多个方面.这样无论学生的起点高低、学习能力强弱,都能在更加公平的体系中展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而且,通过全面、持续的评价,教师还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支持,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做法,使每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中取得成长和进步,最大限度地缩小了个体差异,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教育机会的均等.

二、“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展策略

(一)制订清晰目标,引领教学方向

在“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明晰教学目标,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明确的指引,既要让数学能力强的学生有所突破,也能让数学能力弱的学生有所期待,真正把数学课堂打造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首先,教师应深入研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学目标制订的重要依据.教师要仔细领会其中关于小学数学的总体目标、学段目标以及各个知识领域的具体要求,把握宏观教学方向,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为制订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要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分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其内容编排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注重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逐步递进.教师在分析教材时,不仅要仔细研究教材的编排体系、单元结构和章节内容,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还要关注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各章节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此同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学情.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已有知识水平、认知能力998078c9533732871e0885e5ed6e943a、兴趣爱好等都会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产生影响.教师要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师生交流以及随堂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再根据学情分析成结果,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使教学目标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再次,教师要做好教学目标的细化.由于一个学期或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往往过于宏观,为了更好地引领教学方向,教师可以将其分解为具体的课时目标,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同时为每个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后,教学过程是动态、不断变化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可能会与预期有所不同.教师还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学生的反馈以及教学评价的结果,重新审视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创设生动情境,活跃学习氛围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其核心在于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且具有现实意义的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在“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巧妙地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营造活跃的数学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升.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构建丰富的教学情境.由于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主动地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中的“小数乘法和除法”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计算商品的总价,从而引出小数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这样的情境不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本质.同时,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用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来呈现情境内容,增强情境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为学生创造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比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展示各类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中的三角形结构、地板砖的正方形图案、车轮的圆形形状等,还可以利用动画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图形特征.通过丰富情境的表现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在情境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注重学生在情境中的参与度、思维表现、合作能力等,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与评价.当学生在情境中表现出色时,教师要积极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对于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不足之处,则应给予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纠正.通过这种针对性的反馈和评价,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改进方向,促使他们在后续学习中不断进步.

(三)关注思维培养,促进深度思考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不仅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更是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中解决问题、创新创造的关键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思维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将思维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融入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真正打开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教师要注重挖掘数学知识背后蕴含的思维价值.比如,在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认识图形的特征,还要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思维活动,探究图形之间的关系,发现图形的性质和规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锻炼和提升思维能力.另外,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促进深度思考的有效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及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比如,在教授苏教版“小数加法和减法”之前,教师可以先提问:“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的加减法,那如果现在数字带上了小数点,你们觉得计算方法会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思考、探索新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数学教师还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比如,在教授苏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提出问题“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动手尝试,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促使学生深度探究,主动构建数学知识.在提问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答案是否准确,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对于学生在回答过程中表现出的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应给予肯定与鼓励,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多元发展.

(四)借助信息技术,实施分层教学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教学、学习与评价的有机整合,以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教育目标,它为分层教学提供了更科学、更系统的指导,有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落实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满足每名学生的学习需求,推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注入了强大的活力.首先,教师需要借助在线学习平台和教育软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学情诊断,掌握每名学生数学学习情况.通过定期组织在线小测验、作业提交与分析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如学生的答题准确率、答题时间、参与课堂讨论的活跃度等,并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处理,再以此为依据,将学生精准地划分成不同层次.其次,教师要依据学生层次,制订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并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学目标可以侧重于巩固基础知识,并运用信息技术筛选出简单易懂基础性强的学习资源,如生动有趣的数学基础知识讲解视频、基础练习题等,帮助他们夯实基础;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学目标则应着重于知识的应用与拓展,并利用在线互动课程和模拟实践软件,为他们提供更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对于学有余力的优等生,教学目标则应聚焦于思维的深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借助线上数学竞赛平台、高级思维训练课程等资源,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最后,教师要积极搭建数学资源库.将教学中用到的课件、视频等资源加入资源库中,让学生利用资源库自主学习,增强自身数学知识储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担任数学资源库的管理员,使他们掌握一些收集数学资源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牢基础.

(五)采用多元评价,全面衡量表现

针对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只有打破束缚,与时俱进,统筹兼顾,才能够呈现出高质量评价.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元评价,从多个维度全面、准确、客观地衡量学生的表现,并为学生提供更精准更具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从课堂参与度、专注度、提问与回答质量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和思维活跃性做出评价.比如,对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敢于提出独特见解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同时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除了常规的书面作业外,还要布置实践作业、口头作业、视频作业等,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正确率、完成速度、书写规范程度以及是否有创新思维体现等,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项目式学习也是一种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数学紧密相关的项目任务,如让学生制作数学模型、进行数学调研、设计数学实验等,通过观察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能力.其次,小组合作学习也为多元评价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担当、合作交流能力及对小组任务的贡献程度等.对于那些积极协调小组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学生,或在团队合作能力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都应给予相应的认可,增强学生学习自信.最后,在评价主体上也应实现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应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也要组织学生之间积极互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教师还要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分层评价,利用在线评价系统进行评价,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精准地评估学生的真实水平,让每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结 语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和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在日常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秉承生本理念,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设计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数学核心素养.还要注重课堂评价,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学生,降低学生数学学习难度,使学生在评价中受益,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鹏.教育数字化赋能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J]读写算,2024(20):98-100.

[2]颜琳.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4(16):76-78.

[3]张国庆.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33):87-89.

[4]朱金华.探究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构建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3(20):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