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为何至关重要?
2024-10-09邹碧颖
“数字经济是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于一体的新经济形态,是新质生产力中创新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领域。”9月5日,在2024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智能制造与智慧能源专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如此表示。
“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1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左右。当前,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动能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王一鸣概述了数字经济发展新进展。
专家表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王一鸣表示,随着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劳动力数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减弱并转为负的贡献。人口老龄化导致储蓄率下调,压降资本积累速度,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下降,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上升。根据信通院的数据,2019年至今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3.2%。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贡献占比超过五成,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2.5%。
王一鸣强调,“数字经济渗透性增强,正在有效克服‘索罗悖论’,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
“索洛悖论”提出的时间大致是上世纪90年代,彼时计算机的使用日益普及,然而从统计数据来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却出现了下降。但有学者在随后的研究中指出,在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的这段时间,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高。
可见,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对生产率提升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间滞后性。同样,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和向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也会扭转近些年来生产率放缓的局面,显现出对生产率的推升作用。
王一鸣介绍,数字技术作为新型通用技术,重塑产业生态,已经显现出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具有高流动性、低复制成本和报酬递增的特征,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立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和利益保护制度,对于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王一鸣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成为数字化转型新引擎,数智化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扩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业生态加快构建,数字技术加快赋能智慧能源和绿色能源。
可以说,数字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行领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领域。
王一鸣建议,加强数字技术的基础研发能力,加快突破端边云计算、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推进高端芯片、智能传感、基础软件等领域迭代创新应用,推动行业企业、平台企业、数字服务企业跨界创新。从终端产品创新转向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基础材料等中间品创新,解决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从集成创新转向原始创新,以前瞻性基础研究突破带动引领性原创成果、战略性技术产品的重大突破,在更多领域跻身国际领先行列。
此外,王一鸣建议,要聚焦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推进应用场景建设,促进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引擎。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下一代互联网、6G等未来产业,鼓励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探索、同台竞争,开辟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王一鸣表示,中国传统产业规模大、行业分布广,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左右。要鼓励和支持链主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立足自身优势,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融入数字化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效率和竞争力。加快人工智能等推广应用,推动智能制造单位、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建设,实现全要素全环节的动态感知、互联互通、数据集成和智能管控,加快构建智能制造生态。
王一鸣建议,还要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布局卫星通信网络等新型网络,推动5G商用和规模化应用,前瞻布局6G技术研发,加快大数据、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云网协同发展,建设可靠、灵活、安全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为数字经济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