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蕾塔做了什么美梦》的艺术特点和演唱技巧\t

2024-10-08王帆

艺术大观 2024年18期

摘 要: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歌剧咏叹调《多蕾塔做了什么美梦》的艺术特点以及相应的演唱技巧。从普契尼的创作风格、歌剧的剧情背景、音乐结构等方面剖析其艺术特色,同时结合气息运用、音色控制、情感表达等多个演唱要素对演唱技巧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声乐学习者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和演绎这首作品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艺术特点;演唱技巧;咏叹调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4)18-00-03

歌剧咏叹调《多蕾塔做了什么美梦》是很多有实力的女高音都非常喜欢的一首歌剧院咏叹调,对于演唱者来说,理解其艺术特点和掌握精湛的演唱技巧是完美演绎该作品的关键。它出自歌剧《燕子》。这个歌剧的故事讲述了法国经历了19世纪的很多个变革后,到了20世纪初(1914—1917),当时的社会处于极度的混乱和痛苦阶段,战争带来死亡、暴力、摧毁等,人们生活在动荡不安和精神高度紧张中。普契尼在创作中试图融入轻快活泼的色彩,这既是对当时社会大众渴望从战争的压抑氛围中解脱出来,寻求精神慰藉的一种回应,也反映了创作者本身对和平美好世界的一种向往和寄托。一个生活奢侈的女主人公玛格达,她是银行家蓝巴尔多的情人,也是当时巴黎有名的交际花,玛格达既留恋奢华的生活又放不下自己对鲁杰罗的情感,《多蕾塔做了什么美梦》就是玛格达在还没有见到鲁杰罗时唱的一首对纯洁爱情向往的少女恋歌。这首歌曲对歌者的音色和音高都有着一定的考验。整个歌剧以轻快活泼为情绪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作者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简介

贾科莫·普契尼创作了大量的有真实主义流派风格的歌剧(真实主义就是强调真实性、科学性,提出直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真事是基本原则),是意大利最为著名和重要的歌剧作曲家之一。他的著名歌剧有《波希米亚人》(1896年)、《托斯卡》(1900年)、《蝴蝶夫人》(1904年)、《西部女郎》(1910年)、《燕子》(1917年)、《图兰朵》等。普契尼特别擅长刻画女性的音乐形象,他和擅长刻画男性音乐形象的作曲家威尔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家经常称他们曲下的人物为“普契尼的女人,威尔第的男人”。

贾科莫·普契尼的音乐创作特点是,旋律优美动人、流畅且易于记忆和传唱,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在和声运用上较为丰富和大胆,增强了情感表达和戏剧张力。乐队编制精巧,管弦乐色彩丰富,和剧情、人物情感紧密配合;善于运用不同乐器的音色来烘托气氛、塑造角色;为各种声部都创作了经典唱段,对歌唱家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要求很高。其具有异国情调的歌剧作品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激发了大众对其他国家文化的兴趣,推动了意大利歌剧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在19—20世纪之交成为世界歌剧舞台上的重要代表,对后来的歌剧作曲家在创作题材、音乐风格、戏剧处理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咏叹调《多蕾塔做了什么美梦》的音乐艺术特点

(一)女高音咏叹调《多蕾塔做了什么美梦》的音乐分析

歌剧《燕子》的第一幕,表演的是交际花玛格达在一次酒会上帮助诗人完成了作品的表演。它讲的是玛格达在扮演多蕾塔幻想着自己的爱情故事,其中有一句话是“爱情会让大人一瞬间变成小孩”,这句话预示着玛格达将要遇到她的真爱。当她面对纯洁的爱情时立刻展现出与往日不同的温柔梦幻与天真无邪。与交际花的角色完全不同的是,此时此刻的玛格达如同小女孩儿那样,像一朵娇艳的花朵含苞待放,一直藏在她心里天真烂漫的爱情展露无遗。而剧中的这首歌曲就是著名的歌剧咏叹调《多蕾塔做了什么美梦》。一连串流畅的琶音呈现出来的感觉是华丽的、优美的、干净的、单纯的并且有故事性的。前奏的灵动性就已经刻画出天真害羞的女孩儿形象出场。歌词的第一句是“chi il bel sogno dido rett a po t ei ndo vinar ”,中文的意思是:多蕾塔做了什么美梦呢?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未声先有情,还没有发出声音之前,甚至在呼吸之前我们整个身体的表演就应该进入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儿的状态。那么,吸气的时候要注意整个的歌唱状态调整好。普契尼在这个地方设计的旋律是为了表达出小女孩儿的形象整体走向是高音部,这里运用的是一种叙述语调手法,歌唱时一定要像说话一样把歌词唱出来。琴虽然在弱拍上,但是我们需要用音弱气不弱的感觉去掌控。速度为Andant i no(小行板),开始的第一句是整首曲子的关键点,一旦开始如果没有掌握好节拍和呼吸的控制,就会影响后面的发挥,演唱时需要把握节拍的律动感觉。接下来从歌词中可以看出多蕾塔这个角色对美好爱情充满了向往。从第11小节开始,演唱这部分时要体现出情绪变化,此处的节奏不应该唱得十分保守。同时,根据情绪的变化速度也有略微的调整。[1]歌唱时,一定要有支点,以保持呼吸的平稳和强有力的控制。在乐谱的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为主的旋律中,音色应该更加柔和,力度也应该有一些对比,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出多蕾塔这位天真烂漫的女生对爱情的向往和纯真。

第二段乐曲的开始就出现了一个音乐术语“热烈的陶醉”,即让歌者唱出非常甜美并且陶醉的感觉。这一段中,表现出女主人公遇到了自己的真爱并且已经沉浸在了一种无可自拔的爱情中。这一句旋律中有一个高音,歌者在歌唱时一定要弱起,速度要均匀,利用谱面儿上的信息要唱出女主人公热烈地陶醉在爱情中的感觉。十六分音符加上一个附点八分音符的搭配,推动了情绪的发展。这句的演唱难度非常大,需要深厚的基本功和情感的完美演绎。伴随着伴奏乐悄悄潜入,更要体现出音色的甜美和浪漫。混合拍子的运用中,这一部分运用的是4/3拍的节奏。节奏的变化更加突出了甜蜜浪漫、悠扬婉转的音乐形象。第二句马上又出现了另外一个的高音,这里的情绪是一种热烈却想掩盖的情绪,但情绪的表达需要表现出隐藏不住的一种喜悦且期盼之情。这一句虽然旋律的高音走向没有第一句的高,但要求歌者要让音量中的情绪和情感的表达更浓郁。

第24小节是整首歌曲最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全曲的高潮部分。词中写道:“啊!我的美梦,啊!我的生命。”这句是女主人公最真实的内心写照,也是最真实的愿望。极致的高音弱唱渐强,表现出玛格达情感的爆发,激动的心情需要气息的微颤来表示,我们不得不钦佩普契尼掌握音乐符号的能力。这一句对歌者的气息、音准、音量、音色、身体的力量以及情感都是极大的考验。这首咏叹调的难度在于唱好高音。第27小节开始,女主人公唱出了“就连金银财宝我都可以不要,只要幸福的花儿开”的歌词,强烈地体现了她愿意为了追寻真爱宁可放弃奢侈的生活,甚至失去全世界也不可惜的激动心情。这段因为有幻想的拍子和丰富的节奏,还有短暂的停歇,更加生动地描绘了女主角内心的戏份,也因此让整曲更加动听,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从第32小节到34小节最好不要换气,一气呵成,一是因为这是一个整句不应该断开,二是因为旋律线设计的时候它们也是一体的。

(二)玛格达的人物形象塑造与特征

歌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多蕾塔的爱情美梦:“有谁知道多蕾塔做的什么美梦?她的梦有何秘密有什么结果?啊,有一天,有个青年吻了她的嘴唇,就是这个吻,激发了她的纯洁爱情!”“热烈的陶醉,疯狂的爱情。这温柔的抚爱,这甜蜜的吻,有谁能说得清?啊,我的美梦!啊,我的生命!就连金银财宝我都可以不要,只要幸福的花儿开。我金色的梦是得到这样的爱。”该曲情感内涵丰富,包含了少女对爱情的好奇、憧憬、沉醉以及为了爱情可以放弃物质的决然等多种情感层次。普契尼在歌剧《燕子》中塑造的玛格达这一角色与威尔第的《茶花女》角色是相似的,都是讲述了交际花女的爱情故事,但不同的是其性格特征不太一样,结局也不太一样,她们最后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玛格达的性格色彩会更跳脱一点,热烈一点。歌剧《燕子》中塑造的玛格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她能够过着较为奢华的生活多数是银行家蓝巴尔多带给她的。从经济方面来说,她是离不开这个环境的,但是从内心来讲,她渴望纯真的爱情,尽管她是有名的交际花,内心却藏着一个含苞待放的少女心。所以,这个形象是一个内心复杂的角色。她忍不住内心的渴望想拥有一份纯真的爱情,但是当纯真的爱情真正来过后她心里又很矛盾,深知自己离不开奢华的生活,两个人的爱情最终是抵不过“柴米油盐”的琐碎以及家庭以外的一些令人挠头的事情。她对纯真爱情的向往没有像威尔第笔下的《茶花女》中玛格丽特对待爱情的坚决和决心,更没有面对清苦生活的胆量。所以,她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一种复杂的、犹豫不决并且伤感的人物心理。对于歌者来说,这个角色的塑造难度在于复杂性和多面性。既要有女人的热烈成熟,又要半真半假地演绎少女的纯真,表演的形象要恰到好处,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三)音乐结构与旋律特点

此曲音乐结构为单二部曲式。第一部分(1—15小节)以叙述为主,旋律较为平缓,节奏相对稳定,为后面情感的抒发做铺垫;第二部分(16—35小节)包含两个重复的变化(第16—19节与第24—27节),从27小节起至最后是高潮部分,旋律线条起伏增大,节奏加快,情感逐步走向浓烈。首先,旋律的前奏多用属和弦强调属功能,使用琶音营造出一种轻柔舒缓、虚无缥缈的梦境氛围。其次,旋律线条上,整体具有连贯性和流动性,在不同的音区之间自然过渡,如在第一部分向第二部分的发展中,音高逐渐升高,推动情感发展。最后,在一些关键的情感表达点上,如提到“纯洁爱情”“热烈的陶醉”“疯狂的爱情”等,旋律会通过节奏的变化、音符的重复等方式来强调。

三、演唱技巧分析

歌唱《多蕾塔做了什么美梦》这首咏叹调时,对歌者的气息考验是相当有难度的。首先,整首歌曲旋律线条较长,需要演唱者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在歌曲开始部分,气息要吸得深且平稳,为后续的旋律进行做好准备。其次,进入高潮部分,由于旋律音高和情感的提升,需要演唱者快速地调动气息,并且要保持气息的持续流动,以保证声音的稳定和力度。最后,在一些长音和拖腔的地方,如“啊!我的美梦。啊!我的生命”,要合理地分配气息,做到句断气息不断,通过腹部肌肉的控制来维持气息的供应。歌曲开始的梦境叙述部分,音色应较为柔和、温暖、甜美,以表现出少女梦境的美好和虚幻。可以运用头腔共鸣多一些,使声音听起来空灵。随着情感的推进和高潮的来临,音色可以逐渐变得明亮、集中且具有穿透力,展现出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坚定和热烈。在不同的段落之间,音色的转换要自然流畅,不能出现突兀的变化而破坏音乐的整体性。在演唱时,意大利语的发音要求清晰准确,元音要饱满圆润,如“dolce(甜美的)”“amore(爱情)”等词,要充分地打开口腔,让元音在口腔内形成良好的共鸣。辅音要注意发音的力度和与元音的结合,不能含混不清。特别要注意一些装饰音、连音、断音等的处理,如在节奏稍快的部分,要保证在快速的旋律行进中清晰地咬字、吐字。演唱前要深入理解歌剧剧情和人物性格,玛格达是一个既爱慕虚荣又向往爱情的复杂女性。演唱者要体会她回忆起美好爱情时那种激动、沉醉又夹杂着无奈和矛盾的情感。在开始部分,通过语气的轻柔、眼神的迷离等表演手段来传达出对梦境的回忆之感。高潮部分则要将内心的情感完全释放,如在演唱“就连金银财宝我都可以不要,只要幸福的花儿开”时,要表现出那种为了爱情的奋不顾身情绪。与伴奏音乐以及舞台表演等其他元素紧密配合,共同营造出符合歌曲情感内涵的舞台氛围。声音位置与共鸣是发出美妙音色的关键,始终保持声音的高位置,特别是在高音区,避免声音的低、白、散等问题。合理运用胸腔、口腔、头腔等共鸣腔体,在不同的音区和情感表达上进行适度的调整和配合。例如,在中低声区增加胸腔共鸣,使声音更加厚实;在高音区加强头腔共鸣,让声音更具穿透力。注意共鸣与气息、音色等要素的协调统一,以达到优美、和谐的声音效果。舞台表演是人物灵魂的体现,肢体动作上,在开始的梦境部分可以有一些轻柔的手部动作和优雅的身体姿态,随着情感的激动,可以适当增加动作幅度和力度。面部表情要丰富,从开始的甜蜜微笑到后面的激动、沉醉、痛苦等表情都要根据演唱的情感进行切换。与舞台上其他演员和环境进行互动,增强舞台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2]。

四、结束语

《多蕾塔做了什么美梦》这首咏叹调无论是从艺术特点上还是演唱技巧要求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和难度。其艺术特点涵盖了普契尼创作风格、歌剧剧情、音乐旋律、歌词情感等多方面的综合魅力;演唱技巧上则需要演唱者在气息、音色、咬字、情感、共鸣以及舞台表演等多个维度进行精心打磨和完美配合。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艺术特点和演唱技巧,才能将这首作品中女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世界和美好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展现给观众,同时也为演唱者自身艺术修养和演唱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这部作品也为声乐艺术领域提供了经典的研究范例和演绎素材,对推动歌剧艺术和声乐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燕.普契尼女高音咏叹调《多蕾塔做了什么美梦》的演唱版本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22.

[2]李晨晨.论歌剧咏叹调《多蕾塔做了什么美梦》的艺术特点及情感处理[D].山西大学,2017.

作者简介:王帆(198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副教授,从事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