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不信!汽车加水也能开

2024-10-08馒头老妖

课堂内外·初中版(科学少年) 2024年9期

麻省理工(MIT)的研究人员发布了一个有趣的技术进展:用海水加上铝制的易拉罐,就能轻松地产生氢气,并可能用于驱动新能源汽车。当然,还得加上一点催化剂:咖啡。

看起来,这个研究就像是做着好玩,毕竟初中化学就教过如何制备氢气了,何必绕这么个大弯子呢?但较真起来,或许在未来几年,这个研究还真能成大事……

用氢气真的能开车?

氢动力汽车并非什么新鲜概念,早在20世纪90 年代,国内外就都对此做过较大规模的技术探索。它是以氢气作为能源,通过燃料电池等装置来驱动汽车,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商业化。

作为一种能源,氢气在各方面都具有优势:

首先,氢气在燃烧并放出热量的同时,所产生的物质只有水,不像化石燃料那样,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细颗粒物、含硫氧化物)。显然,如果世界各国都能用氢气代替汽油来驱动汽车,对于改善空气质量、降低碳排放,都有着非常巨大的实际作用。

其次,氢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理论上说,只要有水就能制造氢气,其来源可谓无穷无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上的汽车拥有总量会不断增加,对能源的依赖也会越来越大,仅依靠化石燃料肯定是不够的。

此外,氢气的效能也很高。燃烧1kg 的氢气,能够产生1.43X105kJ的热量,这个数值大约是汽油、天然气的三倍。也就是说,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以氢气作为能源比汽油更为经济。

简而言之,用氢气来开车,理论上确实是非常理想的选择。

怎么还没用起来?

既然优点如此之多,那为啥氢动力汽车目前远未普及,市场占有率和电动汽车完全无法相提并论呢?

首先,氢气并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从化学反应的角度说,人类制造氢气的技术有很多,如电解水制氢、化石燃料制氢、以其他化工的副产物制氢等等,都已非常成熟,能够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应用。然而,这些方法需要大量耗能(如电解水),还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如化石燃料制氢)。如果考虑制造氢气所需的大量电能或金属催化剂,那这样制得的氢气也不算是节能环保的清洁能源,因为它只是把耗能、污染的环节给隐藏了起来。

因此,对于这类传统方法制得的氢气,技术上通常称为“灰氢”,其特征是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或产生碳排放、空气污染物;而用可再生能源制得、过程中不产生污染和碳排放的氢气,则称为“绿氢”。显然,我们想要的氢动力汽车必然是使用绿氢而非灰氢,但以人类目前的科技,还无法大规模且便宜地制造绿氢。

其次,汽车要安全可靠地携带氢气,目前也是一个难题。理论上说,任何气体都可以压缩,再装在容器里带走——生活中常见的液化气罐就是如此。氢气当然也可以装进压力容器,再安装在汽车上,为氢动力汽车提供能源。然而,氢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征,一旦发生泄漏,对于车上和周围的人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对于氢动力汽车而言,这个矛盾就更突出了:汽车在路上行驶,发生碰撞、侧翻都是完全可能的事,在这种巨大的撞击下,盛装氢气的容器(气瓶)就可能变形、破损,导致氢气迅速泄漏,造成危险;如果为了确保安全,把气瓶做得非常坚固,则气瓶的自重就会很大,影响汽车的速度和续航里程,氢能源轻便、高效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

尽管各国科技人员付出了许多努力,但上述两个难题都始终没有决定性的突破,极大地束缚了氢动力汽车的发展。

能不能现制现用?

破局之道,或许就是放弃气瓶,把汽车本身变成一个小型的制氢工厂,让氢气现制现用,就能降低车载的氢气总量,从而实现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平衡。当然,这个制造氢气的装置本身也必须满足节能、低碳排放的要求,否则就失去了氢动力汽车的意义。

对此,已经有了许多新的尝试,但都没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而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技术,或许就是可能的新方向之一。

在麻省理工的这项研究中,用于制造氢气的原料是铝和海水——铝是极为常见的金属,储量非常丰富(在地壳中,铝元素的含量在所有元素中排名第三),价格也很便宜;而海水就更不用说了,地球上四分之三的面积都是海洋,可谓用之不竭;至于咖啡因这个催化剂也是一种很常见的物质,从我们平时喝的咖啡里就能提取出来。

此外,上述化学反应很温和,不需要高温加热,也不会发生剧烈的反应,非常适合安装在小型汽车的后备厢里;同时,它也不会产生碳排放,无需额外消耗能源。如果真能将这个技术大规模应用,就能够解决“清洁、便宜地获得氢气”和“安全、方便地携带氢气”这两个难题,对于氢动力汽车的普及,将会是一个极好的助力。

加水汽车何时上路?

实际上,这项技术要走出实验室、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目前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它制氢的速度较慢,似乎难以满足汽车加速时的爆发性需求。

此外,这种“现制现用”的模式,本质是化学反应,除了产生氢气之外,也一定会产生其他产物。比如,在这项研究中,副产物中必然就会含有铝离子。这些副产物如果不能有效、可靠地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这些氢动力汽车就不得不带着副产物一起行驶,直到遇见集中收集副产物的“垃圾箱”才能将其丢弃。背着这么多废弃物赶路,无形中也会降低汽车的效率。

尽管如此,这项研究无疑为氢动力汽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让我们期待氢动力汽车在大街小巷跑起来的那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