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力人物——张晓亮

2024-10-08

今古传奇·当代文学 2024年8期

张晓亮

河南兰考人,民盟河南省委委员,河南省政协委员,省青联常委,郑州市政协委员,金水区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协理事,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主席,笔名北川、张僧。思想集团董事长。8岁发表处女作,至今已出版各类著作七部,专辑两期。2005年被评为第三届“中国时代十佳新锐人物暨十大新闻人物”;2005年被选为首届“河南省十大慈善新闻人物”;2007年被评为“和谐中国·2006年度中国十大影响力人物”;2010年被授予第三届“河南省青年文化新人”称号;2010年获得“河南省五四文艺奖”金奖;2018年荣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22年获评郑州市金水新联会“年度特殊贡献奖”;2021年被评为“出彩郑州人”;2023年获“郑州市劳动模范”和“河南省优秀青联委员”荣誉称号;连续五年被评为郑州市优秀政协委员。

【壹】

您的作家之路。

我的作家之路,可以说是一条由兴趣引领、梦想驱动的漫长而精彩的旅程。自幼,我便对文学和书法抱有浓厚的兴趣,文字于我而言,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心灵的慰藉。这份热爱,在我8岁那年结出了第一颗果实——我的处女作《春天来了》成功发表,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与文学世界紧密相连的未来。13岁时,我更是被《青少年日记》杂志以实力派青少年作家的身份推上了封面,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认可,更是激励我继续前行的动力。杂志为我开设的专栏,让我有机会与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交流心得,半年间,我收到了超过20000封来信,每一封信都承载着读者的热情与期待,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和魅力。

岁月流转,我始终坚守着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如今,我已出版了《十月的行走》《寸土与飞翔》《葡萄架下的天堂》《固体的姿态》等多部著作,每一部作品都是我对生活、对人性、对世界的深刻思考与感悟。作品能够影响和激励更多热爱文学的朋友,我感到很幸福。

【贰】

故乡是许多写作者绕不开的话题。您笔下的故乡是怎样的?

河南兰考,这片充满故事与情感的土地,是我心中永恒的故乡。它位于中原的心脏地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兰考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了无数辉煌的篇章。新中国成立后,焦裕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兰考人热爱生活、勇于奋斗,在黄河之畔不懈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这种对故乡的深情与敬意,自然而然地流淌在我的笔端,成为我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的作品中,故乡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归宿。我试图通过文字,还原那些熟悉而又遥远的场景,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兰考独有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魅力。同时,我也将自己在故乡成长的点滴记忆融入其中,让作品更加真实、生动,充满人情味。

除了兰考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外,河南大学则是我心中的另一片故乡。她是我文学梦想的摇篮,教会了我许多宝贵的知识和人生哲理。在河南大学的学习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我始终铭记着“饮水思源”的道理,不忘初心,继续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探索。早在2005年,当我还是一名学生时,就将自己创业所得的100万元人民币全部捐出,用于支持社会公益事业。这一善举让我获得了首届“河南省十大慈善新闻人物”的殊荣。这份荣誉是对我个人行为的认可,更是我对故乡社会的关爱与责任的肯定。

2012年,母校河南大学迎来百年校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再次慷慨解囊,不仅捐资50万元现金和150万元的实物,后来又追加了价值110万元的实物捐赠。我希望通过这些捐赠,能够为母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表达我对母校深厚的感激之情。从2005年至今,我累计为社会各界捐款超过2000万元。这些捐款涉及教育、扶贫、医疗等多个领域,旨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改善生活、实现梦想。

岁月流转,但我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从未改变。我相信,通过文字的力量,我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共同感受那份来自故乡的温暖与力量。

【叁】

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您认为作为一个写作者应该怎样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如何正确保护、传承和发扬?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犹如一股清泉,以前所未有的活力涌入大众心田,成为构筑我们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基石。作为写作者,我认为肩上承载着从浩瀚传统中汲取智慧,并妥善保护、传承及创新发扬其精华的重任。

自幼,我便对中华经典文献怀有浓厚兴趣,历史长河中的波澜壮阔与民俗风情的细腻温婉,皆是我心灵深处宝贵的滋养。通过广泛阅读与深入研究,我力求全面捕捉传统文化的精髓,领悟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崇高的道德追求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更为我的创作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我坚信,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应仅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应是结合现代语境与思维方式的创造性转化。作为写作者,我致力于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文学作品中,以新颖独特的视角和生动鲜活的语言,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与感染力。在我的生活中,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也体现在多个方面。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酿酒技艺的传承人,我曾感悟颇深。彼时我经常出入于酿酒间,精选高粱、大米、玉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沿袭历代传承的酿酒工艺,习得高超的酿酒技艺,同时我也体会到传统技艺传承人的伟大和艰辛。转而,我以写作者身份,积极通过撰写相关文章、参与公益宣传等方式,努力提升公众对传统文化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激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文化传承的热情与行动力。我认为这是写作者的重大使命之一。

【肆】

文学要实现“破圈”,其中很重要的一条路径是,融入视听产品生产的链条之中。比如,今古传奇传媒集团现在正在打造的玉娇龙诗电影项目。请您谈谈,这种转化融合的价值和意义。

今古传奇传媒集团打造的玉娇龙诗电影项目,是我个人理想中的文学“破圈”理念成功实践的典型。我个人的项目,如素书木梳的推广,也是基于同样的理念——将文学的精神内涵融入日常生活用品之中,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我坚信,这种转化融合不仅拓宽了文学的传播渠道,也让更多人以全新的方式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

今古传奇传媒在这件事情上的作为,让业界看到了文学融入视听产品生产的链条之中的更多可能,该项目如同一座桥梁,精妙地将古典文学的诗情画意与现代视听艺术的魅力无缝对接,展现了文学跨界融合的无限潜力与魅力。它拓宽了文学的传播疆域,使之跨越了传统媒介的界限,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让文学的精神内涵如涓涓细流般渗透进广大观众的心田,激发了全社会对文化的深切共鸣与向往,其价值非同一般。

今古传奇传媒无疑为整个文化产业树立了标杆,激发了业界对于文学与视听融合创新的无限遐想与探索热情。对于作家而言,这一趋势更是意义非凡。它不仅拓宽了我们的创作视野与影响力边界,使我们能够借助视听艺术的力量,将文学作品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给更广泛的受众;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与动力源泉,促使我们在文学创作中不断追求创新与突破;更重要的是,它深化了我们对文学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挖掘,使我们在创作中更加注重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的传递与弘扬。因此,我个人强烈呼吁所有热爱文学、关注文化创新的同仁们,积极拥抱这一时代潮流与趋势变化,勇于探索文学与视听融合的新路径与新可能。

【伍】

未来计划。

面对未来,我满怀憧憬与激情,每一重身份都承载着我对文化传承、社会进步以及企业发展的深切期望。作为河南省青年作家协会主席,我将继续用心培育文学新苗,让文学的种子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让思想的河流汇聚成海,共绘文学创作繁荣图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酿酒技艺的传承人,我将不遗余力地传承和发扬这一古老而珍贵的技艺,让更多人品味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新时期汉服文化的推广道路上,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让汉服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韵味。而作为作家,这一我最为珍视的身份,我将继续致力于书文化的挖掘和表达。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不仅是古人对书籍价值的赞美,更是对作家与书之间深刻联系的生动写照。“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对于我们作家而言,书籍是创作的成果,更是心灵的伴侣,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与牵绊。

多年笔耕不辍,书是我至高无上的梦。当时的我痴迷于书籍阅读,每当翻阅书本时,如果哪一个字、哪一个词打动了我的心,我就忍不住想去注册。“书”“仁义礼智信”等有着传统中国文化意蕴的名字,均被我顺利注册为商标。如今,关于书之梦,不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无可不为的浪漫,这个梦正在一步步清晰。

对于目前着力推广的素书木梳和兰考仁义礼智信这两个品牌,我倾注了无数心血与情感。未来,我将继续致力于这两个品牌的发扬光大,打磨产品品质、挖掘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使其成为中华儿女的情感寄托,成为文化浸润人心、传递书香美好的使者。我将继续满怀爱与责任前行,在每一个领域都留下坚实的足迹,为文学繁荣、为文化的传承、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特邀编辑 丁逸枫 2783176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