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现象的类型、归因及治理对策

2024-10-08何国焕

职业技术教育 2024年26期

摘 要 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问题是影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实体调研发现,我国县域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现象有读书无望、读书无用、读书无趣三种类型。分层化的教育分流机制、功利化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情感匮乏的学校生活空间是其主要原因。因此,要破除中职学生隐性辍学问题,必须要完善职业教育内部纵向贯通和与普通教育的横向融通,帮助学生树立读书有希望的观念;加大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改革,完善学生读书有用的路径;增强中职学生情感关怀和教育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读书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 县域;中职学校;中职学生;隐性辍学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4)26-0075-06

国家高度重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新的部署。中职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初始部分,对于夯实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明确指出,将中职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2022年5月1日,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要促进普职协调发展。在国家法律及政策的支持下,中职教育办学条件、发展环境等方面获得了较大提升。但是,在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部分中职学校学生暴露出“混日子”“等待毕业”“人在心不在”等学习驱动力低下的隐性辍学问题,并逐步呈现出蔓延态势已成为影响中职教育发展质量的难题。所谓隐性辍学是指学生虽然还保留学籍,但无法按照学校要求完成课程学习任务,游离于课堂之外的一种非常态化的教育现象[1]。对于隐性辍学问题,许多学者从学校环境、家庭教育、同学关系等角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本研究对县域内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问题的类型、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一、县域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现象的类型

目前,有学者将隐性辍学分为被动型和主动型两种,前者是指学校或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采取分班分类教育教学等手段,使得被分到较差班级的学生产生了升学无望等厌学辍学情绪;后者是指学生本人因为某些外部原因或内在观念主动放弃学业追求,呈现出学习无用、读书无趣等观念[2]。还有学者通过对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现象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这类行为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学习体验感差、专业发展及就业前景迷茫、自身意志力薄弱、反抗学校管理制度[3]。本研究认为,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现象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读书无望型、读书无用型和读书无趣型,其各自均有对应的表现和归因。

(一)读书无望型:不得已的选择与未来憧憬的冲突

在现有的中考分流政策下,中考作为一种选拔性机制,其背后是高度功利化的教育环境及理念。县域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努力读书”“要考入县城高中,然后进入大学”。这些教育话语的背后实际上是为农村学生规划了一条从“村校到县中再到大学”的向上路径。如果在中考失败,还可以选择“进入职业学校”“学到一技之长”“早工作早挣钱”的道路,但这条道路对于许多家长和学生而言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这些中职学校学生通过在中考残酷的竞争筛选中已经对自身的学习能力做出了判断:“考不上高中”“进不了大学”,他们是以一种“学业失败者”的“污名化”的方式进入中职学校。当他们进入中职学校后,出于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感知和对自身学习能力的判断,逐步呈现出情感认知和外在言行相冲突的样态。一方面,按照“风险最小”的原则,进入中职学校接受教育是他们无奈的选择,加上目前劳动力市场的准入门槛较高,使其对自身所接受的教育质量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流动能力不敢做出过多的奢望。另一方面,中职学生作为中考竞争的“失败者”,对于以理论知识为核心的考试模式有所不满,在这种不满的情绪下会呈现出向往中职学校富含技术性操作学习模式的形态,认为这种教育形式会体现出他们应有的综合能力、人生态度和自身禀赋。在调研中,中职学生回答最多的一句话是“不上学又能干什么,又能去哪里?”这也反映出许多中职学生对于现实的失望和对未来发展的迷茫。因此,当不得已的选择打败了未来的憧憬,使其开始主动或被动放弃学习,进而表现出“混日子”“主动放弃”的隐性辍学心态。这部分学生以一种看似被动实则主动放弃的“读书无望”姿态进行中职生涯的学习生活,以此来体现对当前教育流动机制的“臣服”。

(二)读书无用型:读书的价值观念与未来职业期望的冲突

在中职学校的课堂上,学生分心、逃课、跟不上教师教学节奏等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行为屡见不鲜。这些行为表面上是学生不愿意学、不想学,实际上则是学生洞悉到学习内容的效用不高后,对学习内容不满而做出的消极反抗。在当前的择业模式下,中职学生倾向于学习更多的实用型技能,他们并不排斥学习,只是希望通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和岗位实践后能够彰显自身的长处。这部分学生对于接受职业教育所带来的职业期望要远远超过“读书无望型”学生,希望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来掌握一门手艺或技能,希望以后通过技能来谋生,因此他们刚进入学校时,有较为强烈的学习信念、意愿和动力。但当他们在见习、实习过程中发现学校所开展的技能训练大多是针对产业链末端产业而开展,甚至在见习和实习过程中被安排从事与所学专业不相干的工作时,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得这些学生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开始质疑自身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否为未来职业生涯提供支持,并逐步意识到学校所培养的技能具有滞后性,所学习的知识实用性不足。无疑,这种带有自身认知局限性的观察并不能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自身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无法对现有职业教育制度和模式形成理性的判断,更多是贬低自己学校的课程和技能训练,试图在贬低和逃离中获得自圆其说的慰藉,为自己放弃学习提供合适的借口。调研发现,很多中职学生对游离课堂行为的理解是:学校所教授的知识没有用,技能训练无法应对工作需求,学不学最终的结果都差不多。这种自我放弃学业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中职学生在读书价值理念和未来职业期望之间的冲突,将知识和技能与未来工作相割裂的认知,使得他们不再认可学校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对“知识改变命运”这一理念产生了巨大的质疑[4]。

(三)读书无趣型:现实学习生活与虚拟世界之间的分离

如今,手机游戏、网络直播、小视频等网络载体以其便利的操作性、实时的互动性及虚拟世界的平等性,为不同阶层的群体提供了一个看似公平且充满机会的舞台,每个个体都能在虚拟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中职学校,手机上网是明令禁止的,但学生私下里使用却是屡见不鲜。调研发现,以网络学习、网络直播、小视频等为主要内容的手机上网已经成为中职学校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也已经成为影响他们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中职学校通过严密的时间控制和有序的课程安排,希望能够减少学生对手机和网络的依赖,但依然无法阻止学生通过手机和网络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对学校管理制度的抵抗以及对学习压力的释放。中职学生对手机和网络的依赖行为是一个内在沉浸和外在管理之间的博弈和斗争过程,手机作为介质为学生们连接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尽管也有不少学生不愿沉迷手机和网络,但经过同伴在虚拟世界里的示范和探索,使得他们在“想玩又不敢玩”“荒废学业和释放压力”等内心矛盾中挣扎和徘徊,并逐步为自己沉迷手机和网络的行为找到新的借口,如“可以自由交友”“可以打发无聊的学习生活”“可以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等。这些学生从网络游戏、小视频、网络直播等背后开始了解到自身未来生活和职业发展,在对未来生活和职业发展与当下学习的迷茫感中逐步认识到现实身份的无奈甚至是身份认同危机,意识到中职学校无论是在教育资源、就业竞争力、教育层次等方面与其他类型教育均存在较大差距而难以通过个人努力改变,不少学生开始表现出对读书和学习的不满,开始思考当下的人生意义,并试图从网络世界中寻找更为公平、包容的舞台来掩饰自身的身份认同危机[5]。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大部分沉迷于网络和手机的学生主要是源自对中职学校教育、管理和学习的不认可和对于自身未来职业发展的被动放弃。

二、县域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现象的归因分析

根据已有研究,引发学生隐性辍学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家庭教育方式及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心理等[6]。在家庭教育方式及对学校教育参与度方面,家长的教育投资理念、家庭教育形式等都会对隐性辍学产生影响,如家长对孩子学习漠不关心、秉持读书无用或无望的理念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学生的隐性辍学行为。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教学的办学理念、师资条件、教学水平等是重要因素,当学生出现跟不上、学不好等挫败感时,读书无用或无望的想法就会产生。在学生心理方面,影响学生隐性辍学的主要是学生产生学业倦怠感、自我评价降低等因素,一旦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就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进而产生学业倦怠,由此就会导致缺乏自我提升能力并引发隐性辍学,一旦隐性辍学现象出现,又会产生厌学情绪,致使其陷入到这种负面循环中。当然,学生自我认知、社会交往能力等也是学生产生隐性辍学的因素。

(一)分层化的教育分流机制引发的制度困境

2022年5月1日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虽然国家从法律上界定了包括中职教育内在的职业教育类型属性。但是,因劳动力市场上容易出现教育错配现象,致使职业教育投资回报率有所下降。秉持促进个体选择和职业发展为核心的普职分流政策在实践中的实施出现了误读甚至是异化:将职业教育类型属性误解为层次教育,将普职分流政策异化为普职分层政策[7]。在许多家长看来,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条平行而互不干扰的教育轨道,中考分流后的教育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学生未来发展。中职学校因入学门槛较低,成为许多无法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继续享有学习机会的无奈选择。因此,中职教育被许多家长视为“次等教育”“弱势教育”,使得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类型差异被误解为等级差异。进而,使得选择中职教育的学生也在这种筛选机制下容易滋生出读书无用、读书无望等极端悲观心态和功利化的教育投资观念。在许多家长和学生看来,能改变命运的是收入与财富,如果通过读书赚钱这条路看起来没有希望或不明确,去职业学校学手艺或学技能也不失为一个合适的选择。从这个角度看,这种工具性的教育投资观念无疑加剧了普职分流政策在实践中出现分层化的困局。如果教育分流机制仅依靠分数来对学生进行筛选,而不是依靠学生的意愿、兴趣和禀赋来筛选,教育分流的功能就会不断弱化,而分层筛选的功能则会日渐加强。

作为淘汰分流机制下的“学业失败者”,中职学生更容易将学业失败归结为自身学习能力不足、学习不够努力,由此会产生一种自我放弃的认知心理,也是一种制度性自我放弃,是对现有教育分流机制的认可。这种心态背后的逻辑是:学校的文凭难以为其实现向上流动提供跃升机会,更多的是提供一种不切实际的梦想,只有具备获得直接报酬的即时能力、技能并实现收入增长,才是实现其社会流动和阶层跃升的动力。事实上,中职学生在经历过中考分流之后,这种制度性自我放弃和对分流机制认同就已见苗头,读书无望的观念开始形成。进入中职学校后,升学通道的相对有限、学习难度的增加及将来工人身份的固化,成为其实现社会流动的制度障碍,很难通过中职学校教育来实现向上流动,这再次降低了他们对中职教育的期望。“职业教育是底层复制的工具”,这种错误的观念会加剧了中职学生产生自我放弃想法,打破了其借助于中职教育来实现向上流动的愿望。面对制度性壁垒,中职学生只能用自我放弃来适应这些制度壁垒,进而产生隐性辍学现象,也使得中职学生开始脱离主流社会,在阶层固化的同时不断复制能力缺失的社会不公。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读书无望型隐性辍学现象是学生面对教育分流制度困境的行为异化。

(二)功利化的人才培养定位引发人才供需失衡

当前,服务乡村振兴和助力共同富裕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作为县域内的中职学校,应发挥其公共产品属性,加大供需两端的需求对接,统筹学科和专业布局,为城乡协同发展和共同富裕提供支持。然而,不少县域中职学校普遍存在人才培养和当地产业结构匹配不足的问题,进而引发人才供需失衡,对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受制于工业化发展水平,我国大部分县域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县域基本上还是以第一产业为主,产业结构上带有明显的小农经济特色,产业整体呈现出“小、散、弱”的去工业化特征[8]。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许多县域承接了大量来自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化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县域内的劳动力向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依然无法扭转。加上县域内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在薪资待遇、就业机会等方面难以与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由此导致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出现大量外流。以云南省保山市为例,该市2021年中职毕业生2.3万人,其中直接就业的毕业生约有1.5万人,就业产业比例分别是:第一产业占比约1.5%,第二产业占比约23.5%,第三产业占比约为75%。由此而言,县域内的中职毕业生就业的产业比例结构与县域迫切的农业、制造业人才需求不相匹配。不少县域中职学校盲目开设幼儿教育、电子商务、酒店管理等第三产业专业,进而使得其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当地产业需求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结构性供需矛盾较为明显。

因县域中职学校办学存在较大的同质化趋向,为了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均会选择功利化的人才培养定位来促进学校发展,将办学重点放在劳动力输出和生源输出两个方面。一方面,县域中职学校为了提升自身办学水平,突出产教融合办学特色,纷纷与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将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与学校就业要求紧密对接。在这种短期的利益驱动下,跨区域的校企合作使得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会陷入到“订单工具人”困境,进一步加剧了其人才培养的功利导向,将学生见习、实习、实训等活动演变成为单纯的廉价劳动力输出,难以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的[9]。另一方面,不少县域中职学校又走向另一极端,既然无法在短期内提高教育质量或就业率,不如坚持以升学为导向,瞄准职教高考和普通高考,将学生按照成绩进行重新编班,坚持走普高化的升学路线。但是,在这种极端功利化的升学导向下,中高职衔接和贯通培养无法在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中实现有效衔接。总之,在浅表化的校企合作和异化的升学导向下,中职学校学生极易产生专业体验感差、未来发展迷茫等问题,这也是其隐性辍学的重要原因。此种读书无用型的隐性辍学行为表面上看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主动放弃,实际上则是学生对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模糊的消极反抗。

(三)情感匮乏的学校生活引发学生身份认同危机

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行为不仅受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环境的影响,更容易受到学校办学导向、办学文化的影响。对于许多县域中职学校而言,如果不追求升学率,只要坚持日常管理“不出事”的逻辑,学校就能获得正常发展。为此,中职学校会建立各种奖惩制度来实现对学生的管理和控制,各种“规训”文化和理念充斥着校园,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正如福柯对“规训”的解释,使人们对人体的运作加以精心控制,通过不断征服人体的各种力量,并给予这种力量以一种驯服和功利的关系[10]。显然,规训的目的在于通过精巧的运作和控制来驯化个体,最终在统一的权力操控下实现理性和高效发展。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地适应寄宿和学习生活,达到学校要求的安全和可控,中职学校学生的言行和时间被高度地精细化分解。这些规范是以制度化文本的形式呈现,如学生日常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为了使学生能够熟悉这些规章制度,学校督促学生在入学教育和课堂教学中进行学习,不断强化制度规范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作为被控制和管理的一方,中职学校学生往往只能被动适应和接受学校制定的“规训与惩罚”,适应学校的制度规范。在这种弥漫规训文化的学校空间里,会加剧学生身份认同的危机:部分学生能够接受、认可和遵循这些规则,呈现出一种循规蹈矩的服从,但也有学生以不同的形式积极或消极对抗这些规则,在实践中做出个体抗争和抵制,沉迷于网络和手机,表现出读书无趣的隐性辍学现象就是这种实践的表达。学校中学生大部分的违纪行为都是权利缺乏的表现,他们只有通过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等行为才能彰显其存在和权利。针对学生违纪行为的各种处罚手段和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导致学生权利缺失和遭受挫败后更加激烈的对抗或沉默。

中职学校通过紧凑的教学时间安排、封闭的物理空间控制和精细化的制度管理,让学生适应学校规则和制度的要求。然而,部分中职学生无法在这种管理中感受到学习的意义,相反,对于自身未来职业发展和生活的迷茫,不断加剧他们对当前现实身份的无奈和认同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手机和网络的出现恰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满好奇的外部世界遐想,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对学校管理制度的抵制、对学习压力的释放等需求结合在一起,手机和网络世界带来的公平感、成就感和自由感给予了学生应有的满足和压力释放。一部手机成为了这些学生连接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的媒介,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尽情遨游,使得依附于他们身上的“中职学生”“弱势群体”“学业失败者”等标签被消除,学业失败、就业困难和升学压力所带来的种种束缚由此得到了缓解。通过在虚拟世界中与同伴共建社交网络、游戏空间,也不断缔结出一种介入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归属感和仿真情感,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同和塑造。

三、县域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现象的治理之策

中职学生隐性辍学的原因较为复杂、隐蔽,且带有一定的文化特征。因此,针对中职学生辍学治理问题也应当是一个上下联动、内外合作、多方协同的推进过程。针对中职学生读书的认知和观念、自我身份认同的偏差,要破除其读书无用、无望和无趣的观念,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支持。同时,还应积极推进中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横向融通及职教体系内部的纵向贯通,加大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改革。

(一)树立读书有希望的观念:加强中职教育内部纵向贯通及与普通教育的横向融通

在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既要持续推进横向不同教育类型融通,也要不断完善纵向不同办学层次内部衔接。中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一环,更应稳步推进中职教育横向融通和纵向贯通。从完善学历层次到转变人才培养导向,我国的中职教育政策供给始终紧跟时代发展需要,为中职学生“读书有希望”提供宏观政策保障。教育部在 2022年2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中职学校多样化发展,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和发展通道。可以说,在推进中职教育“纵横双向发展”的过程中政策蓝本已然绘就,但政策落实的实践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对此,应在实践中进一步调整健全政策体系,为中职学生树立“读书有希望”的价值观念提供坚强制度保障。具体而言,应促使教育分流回归到正确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低位价值和高位价值,矫正“职业教育是底层复制工具”的错误观点,在观念上破解中职学生与中职教育的“污名化”困境。已有实证研究表明,相较于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在职场中的联结强度和收入回报均显著更高,其在促进人力资本累积和社会流动方面起到一定的“稳定器”作用[11]。此外,应积极推进普职二元对立结构转向普职二元融合结构,重点以提升中职教师队伍水平为关键抓手,大力推进中职办学质量提升,重塑中职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让中职学生升学有优势、发展有通道,进而使其树立“读书有希望”的价值观念。

(二)完善读书有用的路径:加大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改革

治理的典型特征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参与。这意味着中职学生隐性辍学的治理必须不断加大社会、企业、学校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力度,才能合力破解中职人才培养面临的结构性约束。这需要不断提升市场类主体在人才培养活动中的关键性作用,持续优化基于“需求本位”的职教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共同促进中职教育的结构性优化与升级。具体而言,一是要明确人才培养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本质。要破除“就业就是一切”或“升学才是出路”等二元对立的认知误区,将办学发展定位于职业性与学术性的深度结合、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深度契合、人才培养与企业成长的深度对接。二是要科学优化专业设置,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禀赋和办学条件,关注地方产业发展中的短板和地方变化的产业发展诉求,不断提升市场敏感度,通过前瞻性市场调研,使人才培养能动态适应地方产业结构变化,优先供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劳动力。三是要厘清中职高职衔接的本质特征,科学定位不同培养阶段的培养目标。要坚持中职教育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和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区域性的特征,在课程教学、技能培训、文化建设等各环节的一体化设计下体现层次差异和自主选择,避免中高职衔接形式化、人才培养趋同化。四是要优化“教育—产业”的双布局重合,积极推进企业和学校间的双向互动沟通。要善于利用县、市两级工业产业园聚集区等在地化优势资源,紧密对接区域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传统产业和未来产业,将职教园区与工业园区进行协同发展,及时将企业需求和行业标准转化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新方向,让人才供给在规模、结构和质量上都能充分契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中职学生搭建起“读书有用”的进步阶梯。

(三)培养“读书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加强中职学生的情感关怀与教育体验

为实现学生从边缘到主体、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建到自建的内生转变,中职学校应构建饱含情感性和生活性的学习与生活空间。情感性生活空间建设方面,应提供符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心理保健知识和具备一定的心理调控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在树立学生学业自信心方面给予足够的指导与关怀,并在情感生活上与学生保持平等、支持的沟通交流。与此同时,应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同伴情感支持网络,并以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来推动同伴情感支持,使之发挥效用。长期共同的寄宿制生活同伴是中职学生共享爱好、畅谈心事、宣泄情绪的主要对象,他们可以从同伴处获得亲情弥补、情绪关心和心理慰藉等情感支持[12]。而要避免这种同伴情感支持失陷于手机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则需要教师通过营造相互支持的课堂交往氛围、创设丰富多彩的交友活动机会等教学工作进行正确引导。生活性学习空间建设方面,应充分开发和利用中职学校所在地的文化特色与产业资源,加大在地化课程建设。通过与当地企业、地方产业的有机融合,深度挖掘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课程,努力构建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不断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职业性与价值感。同时,应建设基于“学校—社区”的育人实践共同体,推动人才培养的供给转型和教育服务的理念更新。作为地方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与中职学校的育人合作可以有效打破培养模式僵化、教育内容滞后等局限,增强课程生活性与学生体验性。通过为社区提供服务,学生在校内习得的间接知识与经验得以具化,并且在真实生活场景中感受到专业的实用性与学习的意义感,进而培养出“读书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参 考 文 献

[1]娄雨璠,王瑜.西南地区中职学生隐性辍学的发生机制与防控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3(3):96-103.

[2]马壮.农村初中隐性辍学状况与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4(19):7-10.

[3]秦玉友,王玉姣.新时期“读书无用论”的重新解释与破解逻辑[J].教育发展研究,2020(20):1-6+45.

[4]刘金桥.中职教育功能转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施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31):42-47.

[5]王霞,何莎薇,徐国庆.如何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基于选择性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23(7):46-51.

[6]储琰,汪颖.隐性辍学:一个影响乡村教育振兴问题的表现及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23(4):117-124.

[7]李小娃,陈姗姗.“职普比例大体相当”如何实现因地制宜?——基于不同区域职普比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3(15):45-50.

[8]尹秋玲.去工业化条件下的职业教育——中西部中职的办学逻辑与未来出路[J].文化纵横,2022(4):120-128.

[9]徐晔,刘金松,任锁平.职普协调发展视角下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3(17):21-27.

[10]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第四版)[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60-161.

[11]杨琳娜.中等职业教育对劳动者收入效应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8):87-91.

[12]丁爱凤.中等职业学校寄宿制学生生活费的自主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Types,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Hidden Dropou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in County-level Areas

He Guohuan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hidden dropout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s a difficult point that affects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 field survey found that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hidden dropout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county-level areas in China: hopelessness about studying, uselessness of studying, and lack of interest in studying. The main reasons for this are the hierarchical educational stream allocation mechanism, the utilitarian talent cultivation orientation, and the lack of emotional care in the school living space. Therefor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idden dropout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internal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horizontal integr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and general education, helping students form the concept of studying being hopeful; increase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and improve the path of studying being useful; enhance emotional care and educational experience for students, and help them establish a meaningful way of studying.

Key words county-level area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hidden dropout

Author He Guohuan, lecturer of Zhejia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Shaoxing 3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