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研究

2024-10-08侯俊芳张震

时代汽车 2024年18期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已然成为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困境出发,分别从产业学院定位、管理机制、人才培养基地、特色核心课程、双主体协同育人培养计划多角度深入探索如何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从而促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关键词:产业学院 校企合作 工业机器人 双主体 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现代产业学院实践探索正是这一纲领下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17年以来,教育部主动推进新工科发展,在复旦大学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若干高校参会对新时期工程人才培养进行了热烈讨论,达成了”复旦共识“;在天津大学召开新工科建设研讨会,若干高校共同探讨新工科建设与行动计划,形成“天大行动”;在北京召开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全面启动、系统部署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的新工科建设三部曲[1],持续探究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积极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探索多样化、个性化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我国各类高校清晰地认识到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工程教育改革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高等教育必须主动适应产业发展的新模式,积极探索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实施途径[2]。在各个政府部门的政策、实施建议和实施计划的支持下,我国高等教育现代产业学院发展迅速[3]。2018年,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3号)指出:建设一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多主体共建的产业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教高厅函〔2020〕16号)的通知,为产业学院的建设提供了指导和规范。此通知中详细阐述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建设任务与立项[4]。本文从现代产业学院角度出发,针对双主体协同育人现状,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建设途径,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逐渐实现了从最初的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变为技术密集型。这一过程中,对技术创新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卓越型的人才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现代产业学院的提出,旨在于满足产业变革和科技创新的要求。然而,在建设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面临一些问题。

1.1 产业学院定位不明确,校企合作浮于表面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强调满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以地方产业为基础,实现产业发展与育人成效的互利。但是,往往许多产业学院建设之初,并未有准确的定位和明确的目标,从而导致其发展方向不明朗、校企合作成效欠佳。校企深度合作是现代产业学院发展的核心,然而,在实际实施中,往往会存在学校占据主导地位,企业在其中较为被动。因此,导致在校企合作中,容易出现热情逐渐减退的现象出现,甚至最后双方合作浮于表面[5]。合作双方为建立长效的有机合作制度,往往是导致出现“合而不作”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6]。因此,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不仅要明确双方的地位,而且要划分双方责任,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1.2 校企合作驱动力不足,管理机制不灵活

高等学校最重要的功能是教书育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创造生产价值、实现盈利以及企业的良好经营。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往往期望获得较大的利润,反而较少考虑育人价值和服务社会价值。高校往往期望借助于企业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实验平台,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解决学生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动手实践能力不足和实践环节内容更新迭代慢的问题,实现实践环节与真实企业生产环节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期望不同,往往会导致校企合作驱动力不足的现象出现,使得双方合作浮于表面。在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模式下,企业往往精于经营管理,高校则擅长日常教学、科研及学生管理,但是无论哪种管理模式,都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需求。因此,一个合理而灵活的管理机制对于现代产业学院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7]。

1.3 课程设置不合理,育人成效不佳

“工业4.0”将推动产业结构深度变革,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是必然趋势。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发展不仅需要专业人才,更加需要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现代产业学院的课程内容相对于行业发展往往较为滞后,很难做到紧跟产业变革和技术革新的步伐,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和技能无法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目前,现代产业学院育人模式,容易出现两种偏向情况:一是过分偏重于知识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过于注重动手实践操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平衡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更新往往不够及时,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与行业新技术和设计新理念有机结合。

2 工业机器人产业学院建设实施路径

2.1 明确工业机器人产业学院定位,健全合作模式

工业机器人产业学院的建设,旨在于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远景目标,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为首要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充分调研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人才需求以及前景,确保产业学院发展定位与行业发展一致。

基于学院学科优势、科研成果和硬件资源的基础上,明确教育目标,深度融汇学科特色、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和创新科技,高校同时兼顾不同专业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出工业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的核心理念。企业在精确分析产品优势和科技成果的基础上,明确合作理念,各方的权利、责任、义务和利益分配,健全合作模式。

2.2 创新合作动力,建立合作共赢的管理机制

工业机器人产业学院的建设,旨在于将高等教育和新技术、新科技紧密联系,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因此,为了促进科技创新、提高教育质量,机械类高校与企业保持定期沟通交流,组建产业学院。工业机器人产业学院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力、科研、学术资源和企业的实践经验、技术水平等优势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色、研发力量和师资力量,形成产教融合平台,构建特色课程体系,确立校企合作框架,制定高效、共赢的合作机制。合作共赢的管理机制需要高校和企业达成如下共识:

2.2.1 人才培养目标一致

工业机器人产业学院,旨在于培养机械行业的高技术人才和促进科技发展。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商培养方案达成一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了解科技前沿,并且促进企业技术升级。

2.2.2 产、学、研协同发展

学校与机械类企业联系紧密,致力于解决教师缺少实践经验的困境和企业生产中的技术瓶颈问题。双方合作共赢,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企业产品升级,并提高教学成效。

2.2.3 科技成果、资源共享

高校借助企业的技术平台优势,企业利用学校的学术资源,双方共同努力,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提高品牌知名度,提高教师的科研和实践能力,共享科技成果。

2.3 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工业机器人产业学院建设是为了提高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实训设备的利用率,保持实践项目、内容贴近行业前沿。利用企业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加工中心,解决目前高校无法为学生提供前沿的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的难题。校企合作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提前进行职业规划和行业认识,增强实操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其主要体现如下:

2.3.1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实践内容要求采用真实或模拟的企业生产案例来进行讲授理论知识,让学生在接受、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的机会。借助企业的生产条件,建立具有先进设备的教学、科研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教师和企业的科研项目,通过项目实践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学过程做到理论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连,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以产业学院的实训基地为依托,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2.3.2 科研成果与企业产品相结合

以企业生产实际需求和技术难题为设立研发项目的基础,校企双方技术人员共同攻克难题,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校企双方明确知识产权分配机制,做到合作共赢,学校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教师进行科研成果转化,保证科研与生产紧密联系。以企业的生产和实验设备为科研孵化基地,确保试验条件,促进技术升级。

2.3.3 接轨企业,规划未来

学生通过在工业机器人产业学院的实地学习、现场参观、实际操作等方式可以提前了解未来面临的企业工作内容和行业发展的趋势,从而帮助自己规划未来。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实际项目、科研项目以及学科竞赛,需要主动思考和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与企业生产实际项目接触的过程中,提前学习到行业文化、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团队协作的方式等职业素养,同时企业导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工作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前沿动态和行业人才需求方向,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能力。

3 工业机器人产业学院育人机制

3.1 建立行业特色鲜明的核心课程

机械类高校和企业合作共建工业机器人产业学院在充分进行行业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工业机器人领域未来人才的需求。基于行业需求、专业特色、学校资源以及企业技术,制定行业特色鲜明的核心课程,确保课程内容贴合生产实际,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促进学生未来技术发展。

3.2 双主体协同育人培养计划

工业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双主体协同育人的培养计划是一种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基础,致力于提升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二学期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学校理论课程教学为主,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以企业的行业初步认识教育为辅,引入专业工程概论课程,介绍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同时,帮助学生进行行6b75fef8fefc2c72acbdaf11444e07689b2d366c05f179ab0bc4c45816e6b3bc业前景介绍和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

第三、四学期不仅注重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例如深入学习机器人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专业核心课程,而且需要让学生参与进实验室的基础实验中,接触简单的编程语言,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五、六学期主要以学生实习、实践为主,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企业短期实习,了解未来工作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升专业技能。

第七、八学期以强化专业知识、技能和完成毕业设计为主要任务,学生学习有难度的专业知识,提升编程技能和系统设计能力,进行一定的研究活动,提高独立思考能力。校企结合给学生提供毕业设计完成所需实践平台,确保毕业设计顺利完成,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满足行业所需人才要求。

4 结语

近年来,全国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紧密,积极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旨在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的问题为着力点,深入探究工科类高校工业机器人产业学院建设实施路径,为工科类高校校企合作发展提供新思路。

基金项目: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基于现代产业学院的实施双主体模式下的多元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ZGJG2024054B)。

参考文献:

[1]马晓君,李春江,邢传波,等.地方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现状剖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05):1-3+6.

[2]段世飞,吴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挑战与前瞻[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3,17(01):148-165.

[3]孟雄飞,于洋,孙兰君,等.航海类高校现代航运产业学院:模式、困境与突破[J].航海教育研究,2024,41(01):9-14.

[4]余长庚,罗兰花,吴郭泉.双主体模式下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路径探索——以贺州学院为例[J].贺州学院学报,2023,39(02):157-163.

[5]宦海祥,马晓英,陈亚雷.地方高校现代产业学院产才融合路径探索——以盐城工学院为例[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7(01):96-99.

[6]杜春晶,张晓.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05):36-38.

[7]秦凤梅,胡成丽.共生理论视域下产业学院命运共同体构建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24(03):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