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空调:冷巷
2024-10-07吴珺悦
都市人 2024年8期
岭南地区夏季炎热、温高湿重、雨量丰沛,古时候的岭南人是如何在没有空调的情况下,度过漫漫夏日的呢?答案就藏在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冷巷中。
什么是冷巷
冷巷指传统聚落中的民居建筑,经过一定秩序组合后形成的狭窄巷道或廊道,是中国古代南方建筑中常见的一种,也是用于通风换气、改善建筑内部小气候的构造形式。
冷巷有两大特点:一是狭窄,冷巷通常顺着建筑进深布置,巷宽大约在1米至3米之间,一般仅容2到3人并排通过;二是幽深,冷巷两侧山墙较高,内部很少受太阳直射。
冷巷会出现在建筑的哪些位置
一种是在室内各房间的连接处。古人采用狭长的廊道或者巷道来连通室内各个房间,这种巷道长期不受太阳直射,空气流通顺畅,生活余热少,称为“室内冷巷”。
另一种是在外墙与周围建筑的墙体之间或相邻两屋之间。古人会在这些位置设计高墙窄巷,这种露天通道受太阳照射的面积小,受晒时间短,温度较低,称为“露天冷巷”。
为什么冷巷能够“制冷”
冷巷“制冷”背后的物理原理其实就是“伯努利效应”。
1726年,科学家伯努利发现:流体速度加快时,物体与流体接触的界面上的压力会减小,反之压力会增加。这一发现被称为“伯努利效应”。
当风通过没有障碍物的冷巷时,空气流速相对室内较快,冷巷内部会形成负压区,在气压作用下实现冷巷与室内空气的对流,产生热量交换,具有明显的被动降温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建筑的微气候环境。
陈家祠里有冷巷
广州的陈家祠在厅堂之间、厅厢之间以及正厅和侧厅之间均有冷巷,又称“青云巷”,取平步青云之意。这种冷巷除了有通风、采光、防火、交通的功能外,还有排水、晒晾、栽种花木等功能,体现了岭南传统庭院的务实性。
冷巷是一种极具智慧的空间设计,为人们改善居住空间和公共环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