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陶瓷行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
2024-10-06杨玉洁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陶瓷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升行业竞争力,产教融合成为陶瓷行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及其在陶瓷行业中的应用,深入探讨了陶瓷行业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现状与培养问题,提出了产教融合视域下陶瓷行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产教融合;陶瓷行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2021年度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重点课题“服务区域经济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途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ZCZ016。
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背景下,电子商务已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陶瓷行业作为传统产业的代表,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应用为陶瓷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产教融合、推动陶瓷行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1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及其在陶瓷行业中的应用
产教融合是指产业界与教育界通过深度合作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它强调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在陶瓷行业,产教融合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
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在于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旨在打破传统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在陶瓷行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成为推动产教融合的重要力量,传统的校企合作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合作模式和长效机制,随着陶瓷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模式亟待创新,一方面学校应积极主动与企业对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另一方面企业应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提供实践场所和实习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对接和协同发展,学校可以更加精准地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企业也可以借助学校的科研力量和人才优势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可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还可以促进陶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改革
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改革是产教融合在陶瓷行业应用中的关键环节,传统的课程体系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陶瓷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因此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应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增加与电子商务相关的课程,如网络营销、数据分析等;其次,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通过模拟电商项目、实地考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最后,还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和实践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改革可以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陶瓷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3)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提升
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提升是产教融合在陶瓷行业应用中的重要保障,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对于推动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陶瓷行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应加大对专任教师的培训和引进力度,一方面可以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管开设讲座或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行业前沿知识和实践指导,另一方面可以鼓励专任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学校还应建立健全的师资队伍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为专任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通过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推动他们在产教融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陶瓷行业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与培养问题分析
(1)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陶瓷行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几个显著特点:首先是技术的专业性需求,电子商务领域涉及网站建设、网络推广、数据分析等众多技术领域,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结合陶瓷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运用电子商务技术进行精准营销和推广;其次是跨界的综合性需求,陶瓷行业电子商务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电子商务技术,还需要了解陶瓷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整个产业链的知识,这种跨界的综合性人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行业特点,将电子商务技术与陶瓷产业相结合,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最后是创新性和实践性的需求,电子商务领域日新月异,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2)现有培养方式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陶瓷行业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方式主要依赖于高校教育、培训机构以及企业内部的培训,这些培养方式在实际操作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与不足:虽然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或相关课程,但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培训机构虽然可以提供短期的技能培训,但往往缺乏系统性和深度,难以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电子商务人才;企业内部培训虽然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但往往受限于时间和资源,难以进行大规模和长期的培训。
3产教融合视域下陶瓷行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策略与建议
(1)深化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是实现资源共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对于陶瓷行业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而言,校企合作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还能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人才资源和技术支持。为了深化校企合作,双方应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明确合作目标和责任,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企业则可以提供实践基地和实习岗位,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双方还可以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此外,为了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学校加强合作,社会各界则可以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促进产教融合的发展。
(2)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是培养陶瓷行业电子商务人才的重要途径,传统的课程体系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应根据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学校可以增加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实践课程,如网络营销、数据分析等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和强化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出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的电子商务人才,为陶瓷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推动产教融合的关键,对于陶瓷行业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而言,需要一支既懂教育又懂产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应加大对专任教师的培训和引进力度,一方面可以组织教师参加行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管作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为学生带来最新的行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学校还应建立健全师资考核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工作,通过设立奖励基金、评选优秀教师等方式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4)建立评价机制,持续改进培养方案
为了确保产教融合视域下陶瓷行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至关重要,评价机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当前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还能为我们提供持续改进的方向和动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评价机制:首先,建立学生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方面的反馈意见;其次,建立企业评价体系,邀请合作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进行评价;最后,建立专家评价体系,邀请行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效果进行评估和指导。在建立评价机制的基础上我们还应结合评价结果对培养方案进行改进,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同时我们还应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确保培养出的电子商务人才能够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4结语
产教融合视域下陶瓷行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任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建立评价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陶瓷行业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这不仅有助于推动陶瓷行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也为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秋红.产教融合视域下陈设陶瓷艺术在软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10):110-111.
[2]邬睿琦,周京金,肖江菲,等.产教融合视域下陶瓷英语直播人才培养探索——以景德镇陶瓷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J].陶瓷,2024(3):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