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背景下传统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

2024-10-04杨婧

中国电化教育 2024年9期

结合高校教育主、客体习以为常的数字化课堂分析,数字化力量以“隐秘而自然”的形态浸渗入教育活动中,一方面,数字化力量的隐秘性体现于它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遮蔽、模糊上,如专业师资与大学生之间的“教与学”关系,在数字媒体介入之下由“强相关”转变为“弱相关”,甚至可以完全脱离专业师资指导,自行利用数字课程资源展开学习事宜。另一方面,数字化力量的自然性体现于它实质上成为新型教育(如智慧教育、在线教育等)的环境基础,无论是课堂教学场域内的数字化课件、数字化情境,还是课外教育场景中的数字化资料、数字化设备,数字化力量在无形中重构了教育生态,将复杂的人际关系简化为单一的数字关系,教育实践也主要基于数字信息的传递、接受、转化及反馈等环节进行。

然而,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而言,教育主体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数字技术、数字资源、数字工具等问题,还涉及众多社会伦理、思想精神、意识形态等问题。原因在于,过度依赖数字化力量,容易造成科学理性凌驾于人文感性之上,进而导致思政教育价值的弱化,因此,数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必须关注“传统文化资源”这一教育常量。《新时代数字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一书由李风啸编著。其立足数字化背景,解析了数字化力量对大学生人生观、道德观、生命观等异化作用,阐明了高校思政教育应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观点。同时,该书系统剖析了“数字化+高校思政”的内在融合机制、动态工作体系、运行实践模式等,为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提供了路径指引。

该书逻辑架构清晰、现状分析透彻,阐明了数字化背景下传统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的四个维度。本书采取了典型的“发现-分析-解决”逻辑架构,围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教育环境嬗变、价值观异质化、学习工具革命等,对高校思政教育现状进行了透彻分析,明确了时代要素、受众要素及技术要素等对大学生思政素养培育造成的不利影响。尤其在第三章“数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内在机制”部分中,指出大学生思政教育已然进入了“赛博空间”状态,为了规避数字化业态造成的思想政治认知混乱,引入传统文化资源是十分必要的。进一步,该书在“动态融合”理念下,提出了传统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的理论维度、结构维度、主体维度等。就理论维度来看,该书在开篇第一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理论”部分中已经言明,理论体系创新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的前提,思政教育主体应将传统文化资源作为一个理论富矿,从中撷取文化自信、民族团结、乡土观念、家国情怀等思政要素,借助数字化力量将其渗透到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中。就结构维度来看,“数字化+高校思政”意味着一种全新的育人结构,在这一结构中,数字化力量贯穿于思政育人的各个环节,相对应的,为了保障传统文化资源全面、深度地融入思政育人活动中,就需要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必要的“数字化改造”,而该书提出的“利用数字化技术横向打通链接”及“思政教育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及云计算”方案,就能够很好地促进传统文化资源像数字化样态转型。就主体维度来看,该书表明面向大学生群体,既要强化数字化素养的培育,也要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全面识读与深度了解,促使数字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和谐发展,使得大学生在数字化思政育人情境中,能够形成传统文化资源获取及应用的自觉。

该书研究态度务实、重视实例讲解,阐明了数字化背景下传统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的实践原则。本书指出思政课教学活动与数字化技术结合是大趋势,但就“如何融合”这一问题,本书并没有停留在“通用方式”探究上,而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理论创新、资源体系重构及效益评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具体案例,即“高校物流专业思政教育工作案例”的详细介绍,说明了“数字化+高校思政”在物流专业领域的实施方式。其中,于数字化背景下检索、整合传统文化资源是重要举措之一。不仅如此,该书还基于“数字化+高校思政”案例阐明了数字化背景下传统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的实践原则。其一,遵循以情感人的原则。该书在前言部分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即表面上看,数字化力量促使教育形态进入“数字与数字”联通的关系状态,而实质上,数字化力量“遮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感要素在“数字化+高校思政”场域内被严重解构与消解,这导致思政教育实践过程中,难以发挥人文情感的教化、引导及感染等功能。因此,遵循以情感人的原则,就需要压制数字化力量的理性特质,通过动人的爱国故事、纯粹的思想道德、无畏的英雄情怀等传统文化资源,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激活他们对国族聚落、华夏文明、乡土生态等热恋之情。其二,遵循以理服人的原则。数字化力量介入到思政教育实践体系后,几乎是必然地带来消极性的政治文化、科技文化、制度文化等糟粕,如各种公知言论对中国道路的质疑,或对“多党选举制”等观念的盲目推崇,传统文化资源融入于思政教育的路径建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理服人”的原则,要从历史维度(中国史、革命史等)整合传统文化资源,批驳错误言论。其三,遵循双向互动的原则。在数字化思政教育场景下,数字媒介、工具、平台等为“双向互动”提供了有利条件,突出大学生在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围绕自身专业及职业目标,自觉检索传统文化资源、关联现实发展态势,强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从而规避传统思政教育灌输为主的弊端。其四,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正所谓“君子务实,言行合一”,尤其对于思政教育而言,要跳出空谈桎梏、纸面瓶颈,呼吁大学生利用数字化优势积极展开思政实践活动。例如,该书在“物流专业思政教育工作案例”中,倡导物流专业学生立足实际、积极创新,将社会责任转化为提升物流效能、发展绿色物流的动力。

该书富含创新意识、聚焦机制建构,阐明了数字化背景下传统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的可行路径。本书始终贯穿创新理念,在探讨“传统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议题时,并未采取碎片化、微观化的策略制定方式,而是从宏观层次切入、聚焦机制建构,创新地提出了“全过程+全要素”的融合路径。其一,构建教育主体协同机制,围绕思政教育数字化平台,将各领域、各学科的育人主体整合一处,以形成思政教育合力。此举的显著优势有二,一方面就是能够消除各个教育主体之间传统文化素养的差异,为传统文化资源的融入扫清障碍。另一方面,可以规避“主客二分”模式造成的“教与学脱节”情况,即在多个教育主体在协同机制下,可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理解、内化及吸收。其二,构建多重快速响应机制,在数字化力量的支持下,完全可以在高校空间内建立起多级联动、立体交叉的思政育人系统,围绕传统文化资源的融合适宜,则需要强调各层级之间的快速响应,包括教务部门、组织部门、党建部门等在内。例如,由思政课提出具体的传统文化弘扬主题,教务部门快速响应的举措包括开设专门课程、编写校本教材,组织部门的快速响应举措包括筹划文化活动、实施校外拓展,党建部门的快速响应表现包括邀约专家讲座、扩大党课学习等活动。其三,构建多级组织保障机制,在数字化背景下开辟大学生思政教育“第N课堂”,为传统文化多渠道、多形式地融入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围绕专业课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构建“第二课堂”,将传统文化资源中涉及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工匠精神等要素渗透到专业课教学场景中。又如,借助数字化教育平台(如学习强国)开辟“第三课堂”,利用“先上+线下”的方式提高传统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效率。按此规律,随着数字化教育场景的不断对外扩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可以逐步拓展到“第N课堂”的形式,以此保障传统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其四,构建产品迭代优化机制,立足数字化思政教育活动,教师方面应具备传统文化环境塑造、传统文化知识讲解、传统文化价值传播等综合实践能力,尤其重要的是,要保障传统文化资源在数字化优势的作用下,转化为当代大学生乐于接受、热衷接触的形式,通过构建产品迭代优化机制,即可充分满足上述需求。如该书第五章“数智化管理手段及平台”部分中,列举了VR、AR、多媒体等教育产品,基于多种视觉呈现方式,能够赋予传统文化资源优越的展示效果。

整体上,《新时代数字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一书注重调研、理实结合,突出创新、方案务实,为传统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提供了新思路与可行方法,也为广州理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优化路径研究”(2023KY014)开展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