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应用形态、场景及功能探析

2024-10-04陈海霞周立林

中国电化教育 2024年9期

摘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突破创新,数字教材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越来越成为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重要教学载体。该研究对职业教育教材形态变迁及应用形态差异做出学理分析,并将不同应用场景中的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划分出助教、助学、教材实施更新、多媒体展示、融入、交互、质量评估以及智能推送八类应用功能,对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多元化应用场景及功能面向进行全面剖析,最后基于应用场景探究了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应用功能发展策略,为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发展建设提供可行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应用形态;应用场景;功能面向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提出

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创新、突破和普及,数字教材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越来越成为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重要教学载体。相较于传统纸质教材,数字教材在保留传统教材功能的基础上,融入多媒体、教学互动、智能学习等先进技术,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更丰富、更灵活、更富个性化的支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字教材,不仅有助于教学成效的提升,亦能推动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催发课程教学的不断革新。

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教育类型,同时也是支持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立足于职业教育的特色与需求,以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辅助手段,以实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起一体化数字教学资源。在数字教材得到大规模普及与良好应用的基础上,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能够更高效地培养同时具备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实用型人才,更快捷地响应社会各界及各行各业企业对高素质技术工人的紧迫需求。

“数字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1],数字化改革要以切实的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将系统性的改革任务分解到具体的应用场景中,通过应用场景中改革任务的反馈、优化与迭代升级,最终实现推动数字化改革进程的发展目标。对职业教育数字教材进行应用形态、场景以及功能的分析,能够帮助数字教材的编写者确定最佳的教材内容开发方向,以更好地提升信息资源传达的有效性。本文旨在对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应用形态、应用场景以及数字教材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展现出的应用功能进行梳理与分析,探讨数字教材在满足职业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必要功能和价值,为我国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可行的参考价值和理念依据。

二、我国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形态分析

伴随着数字技术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教育数字化领域的相关研究方兴未艾,职业教育数字教材这一领域亦不例外。近十年间,已有诸多学者以职业教育数字教材为核心要素,先后从不同切入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内容维度展开了理论研究、实践验证、经验反思与发展预设[2-9],这不仅极大赋予了这一新生领域以理论层面的活性,更为职业院校教师等一线工作者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践依据,从而使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在我国职业院校中的落地更加“有据可依”。

(一)职业教育教材形态分析

在时代变迁的进程中,职业教育教材与其他种类教材在特点及应用上的区别也愈发明显。虽然职业教育教材仍包含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且更加关注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需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的发展历经了从纸质教材、纸质教材电子版、电子教材(电子书)、到网络多媒体教材[10](融媒体教材)、再到数字教材[11]五个形态的发展阶段。职业教育数字教材,作为一种新兴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是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逐渐成型的新教材形态,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高效、个性化学习的重要工具。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出现,可被视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变革,教学任务的多样化使得职业数字教材的应用形态亦逐步丰富多彩。在现代教育领域,数字教材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数字教材的种类和形态也在不断变化和改进。一些学者将职业教育的教材划分为纯纸质教材、纯数字教材以及纸数融合性教材三类。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对数字教材应用习惯而言其本身也存在着不同的应用形态,如纸数混合形态(以纸质教材应用为主)、数纸混合形态(以数字教材应用为主)、完全数字化教材形态三种。

纯数字教材因为具有融媒体拓展内容,必须借助一定的硬件设备及软件平台才能应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完全数字化教材主要应用于课前备课和课堂教学这两个场景中。教师通过电子白板等工具,可以轻松切换数字教材与教学课件,实现与学生的灵活互动,从而构建出更加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环境[12]。数字教材因其便携性和特有的搜索功能,可以有效地辅助教学,方便教师和学生实时更新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13]。

此外,“纸数融合型教材”往往被视作一种创新的教材形式,能够实现不同形式教材的融合。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实际出发,“纸数融合型教材”或许是更加符合当前我国学校职业教育实际情况的选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倾向于采用纸质教材与数字教材相结合的混合呈现方式,即“纸数融合型教材”来展开授课。本文后续所探讨的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同样以“纸数融合型教材”为核心关注点。

(二)数字教材在中职与高职院校间的应用差异

一般而言,在我国全日制的中职和高职院校中,教师教学所使用的数字化教材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教材与专业技能课程教材两类。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应具备多模态、动态、交互、智能等特性,数字教材的内容与形态均需与信息技术的创新以及行业企业的发展尽可能保持同步。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已广泛采用活页式、工作手册式与虚拟仿真式等不同形态的教材,整合多类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在实践中尝试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有力支持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发生。但由于学习对象、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等因素不同,中职与高职院校在数字教材应用方面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如表1所示)。

三、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应用功能

随着“教育4.0”时代的来临,数字教材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应用场景是各种技术和环境要素的连接、匹配、组合,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实践性关系的数字记录[14]。从构成要素看,场景主要由时空、关系、内容等方面构成[15]。数字教材的大规模应用需要数字化教育生态的支撑。在系统要素方面,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方式作为教育的内核元素,是营造数字化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16]。对教师而言,其需求是能够在技术的支持下快速、便捷地讲授教材知识;对学生而言,其需求是快速且准确地习得知识和技能。教师和学生是数字教材应用场景中的核心要素,是场景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服务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又会对数字教材及其提供的教学方式提出其他需求。

基于上述要素,可以将数字教材的应用功能划分成八个不同类型。(1)助教功能。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教材已经呈现出平台化、智慧型的特征,可为教师提供便捷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教学支撑[17]。教师在教学筹备与设计、教学实施、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均能体验到技术革新的便捷之处。(2)助学功能。数字教材可以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与能力水平,并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或薄弱环节开展学习。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数字教材中获取最新的专业信息和知识,不仅能够拓宽其的视野,还有助于学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此外,数字教材还可以实现实时互动和反馈,有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强化学习效果。(3)教材实时更新功能。数字教材拥有更快的更新速度,可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最新、最实用的知识。尤其在职业技能培训领域,数字教材能够做到紧密跟随行业动态,为学生提供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培训。此外,数字教材的实时更新还有助于教材质量的提升。数字教材可以随时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使教材内容更加完善、准确。(4)多媒体展示功能。数字教材能够利用图像、音频、视频、动画、AR/VR等多种媒体形式,展示职业技能的操作过程和实际效果,从而增强教材的生动性和可视性。从教学内容的特性出发,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媒体展现形式,帮助学生迅速理解核心教学任务的重点、难点。(5)融入功能。数字教材能够借助多种技术手段,支持融入性内容在教学活动中的呈现,通过数字技术将课程内容(如通识类课程或思政课程等)全面融入教材编写过程中。(6)交互功能。数字教材能够支持突破纸质教材的桎梏,实现人与教材的真正交互,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平台。(7)质量评估功能。数字教材可以轻松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时长、学习进度、练习正确率等关键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教师以及研究者就可以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习惯和学习成果。学生的学习数据可以实时传输给教师,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此外,数字教材还可以对教材本身的质量进行动态评估。通过对海量的学生学习数据进行分析,教材编写者可以发现教材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基于这些反馈,教材编写者可以及时对教材进行补充、修正或调整,提高教材整体质量。(8)智能推送功能。数字教材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和目标,感知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学习者推送动态的教材内容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自动生成学习路径,从而更好地支持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18]。此外,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实时记录和数据分析,数字教材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困难,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更加精准有效。

四、基于应用场景的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功能发展建议

应用场景的生命力来自于使用对象的获得感,已有学者经实证研究表明,存在着基于场景价值驱动的注意捕获效应[19]。围绕应用场景要素进行场景识别与服务适配意义重大。满足应用场景需求的职业教育数字教材需要关注几个维度: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匹配,符合教育规律和学习规律,体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场景和对象相适应,考虑不同学科、年级、地区和设备间的差异,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教学过程和效果相协调,支持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组织,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和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学评价和反馈相结合,利用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实现教学过程的动态监测和评价,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教学反馈。

(一)技术功能与价值导向整合,使数字教材真正面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

数字化教材的应用场景及功能的实现以网络空间场域、教育场域等多维空间场域互嵌为基点。就其本质而言,数字化教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而服务。因此,数字化教材的应用场景和功能实现要遵循技术与价值的互嵌逻辑。

其一,促进数字化教材构建和教育质量卓越提升的深度融合。把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数字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教材是“教育与人、社会”的内在逻辑关系探寻中生成的一种新形式的教材,其目标在于让数字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服务、为人自由全面个性的发展服务、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服务。从技术的视角看,数字化技术发挥了信息分析和调节等工具作用,让教材内容、形式进行改革。数字化教材要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将知识内容以结构化、生动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为教师教学有效“赋能”,满足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师生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满足数字化教育改革的需求。

其二,数字化教材要基于素质教育改革,促进教学生态的系统变革。除了推动知识增容,数字化教材还应当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我国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数字化教材应当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培养学生在高科技知识型社会中生存能力,呼应“全面发展”的要求,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实践能力发展、艺术素养、创造力的发展,鼓励学生探究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全面生成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动手能力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达成现代化职业教育目标。将“立德树人”作为数字化教材开发的首要原则,强化以育人为根本的教育观念,关注教材内容、呈现形式对于学生职业精神、创新能力、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影响。数字化教材还应当通过技术创新促进职业规划、就业技巧和创业知识的传播,比如通过打造企业网址链接、人才市场链接,通过搭建校企沟通渠道等,提供职业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未来。

其三,要推动数字化教材的“常态化应用”转向“创新性应用”。当前,数字化教材已成为教育场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关注点应自然过渡到如何深化其应用层面,实现从“普及使用”到“创新探索”的跨越。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增强数字化教材的开放协作与资源共享特性,鼓励对教材内容与展现形式的深度革新。通过融入超链接、资源灵活整合、以及微内容切割等前沿手段,激发数字化教材的无限潜能,使之不仅“常用”,更能“活用”,成为教育创新与实践的重要驱动力。

(二)打造虚实共生的育人场景,支持交互式、沉浸式教材的创生

教材数字资源不仅促进知识增容,同时还促进了交互式教学的形成,打造了一种沉浸式学习场景。这使得数字化教材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数字化教材应聚焦于内容与环境间的动态互动,深化其在智能化、开放共享、多元融合及广泛覆盖的教学环境中的应用效能,致力于构建一个全维度、沉浸式且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学习者能够在这样的场景中全方位地探索与学习。

首先,促进内容与环境的交互,数字化技术延展了教学时空,削弱时空对知识信息的远距化作用,扩大了信息共享的范围,提高了信息共享的速度。创造了新的信息交往方式,颠覆了传统的“熟人伦理”,信息跨地缘传播。在数字化教材创造的虚拟空间里,信息传播的地域更广、影响层面更大。从生本理念到跨时间、跨区域教学的发展,告诉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规范线上教育的制度、目标和过程,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原理。因此数字化教材也应当本着以生为本的思想,坚持创新理念,进一步加强教材内容的共享,加强内容与环境的交互。

第二,重点关注学习者的感官体验,通过动态教学资源给学习者带来感官刺激,这是数字化教材区别于传统教材的最大特点,弥补了传统教材中直观教学资源的不足。通过使学习者沉浸在具身体验和深度交互之中,促进高效学习,实现学习目标的达成。因此,在构建数字化教材体系时,需紧密关注知识内容与教学情境之间的动态联系,综合考量学习者个体差异、教学手段、活动设计、互动机制等多重因素,以营造一个全面覆盖、深度融合的复合式教学情境。借助情境模拟、情境感知等策略,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的成效与质量。

第三,“主动调适”功能匹配当下的教育场景。数字化教材建设要主动适应当前的教育场景。分析当前教育活动中师生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在这个过程中的行动,通过匹配教学环境、创设参与空间、联结相关群体等方式,积极回应各种教育场景需求,促进教与学任务的完成。越来越多的院校尝试数字化教学,各类视频公开课、网络直播课遍地开花。教育工作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特别是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便捷的学习资源获取方式、自由的学习平台使得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彰显,真正将学生置于学习活动的中心,教师则转变为指导者和支持者的身份。数字化教材应当着眼于新时代下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革新的能力,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

第四,提高数字化教材内容的丰富度、趣味性。在建设数字化教材时,可以参考国外提出的“七原则理论”,比如图文并茂而非纯文本呈现的原则;引入动态字幕配合讲解的原则;剔除冗余文字、图像和声音的原则等等。应力求提升教学内容呈现的灵活性、生动性,让教材可以随着课堂变化、一闪而现的灵光去调整,减少会造成负荷的无效信息,多讲解、少朗读,让数字化教材成为现代化课堂的重要工具。要善用网络搜索工具,发挥辅助学习作用。网络背景下,掌握信息搜索能力非常关键。如何在众多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准确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非常关键的,网络搜索能够为师生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教学素材。

(三)关注应用场景中的主动关系与行动,支持师生互动的形成

其一,强化数字化教材应用中的师生互动功能。数字化教材的应用场景中随处可见师生互动,因此数字化教材建设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师生互动的支持功能,聚焦师生群体的互动需求,打造更高级的互动平台。依托数字技术,促进师生之间沟通效率,配合表情包、图片可以让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富有趣味化,让学生更乐于与学生沟通,打造更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借助如扫码签到、轻应用投票、即时课堂测试、表现评估积分等手段丰富互动形式,教师亦可借力新媒体工具反向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如分析成绩数据、记录与回顾课堂实况、深度剖析课程内容、精准把控学习进度、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等。

其二,处理好传统教科书使用和数字教科书的关系,注重其辅助和调整的特点,建立起一套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格局。纸质教材与数字教材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从核心价值出发,纸质教材与数字教材均旨在助力学生知识积累与技能提升,其核心目标聚焦于提升教材使用效率,共同承载立德树人的教育重任。从功能上来看,数字教材的运用只是一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进程助手,而不能满足教学对象的全部价值追求。数字教材自身的调整功能十分明显,因此其并非发挥着传统教材“替代者”的作用,而更多的是起到了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和影响的辅助作用。数字化教材的使用者需要认识到,数字教材并不是扮演着什么主导作用,而是应该在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内在需要的前提下,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传统纸质教材的特点和内容,将自身作为一个教学资源切片来进行,将有关培养核心素养的材料和资源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充实,从而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三,精准捕捉师生需求,确保数字化教材应用过程中各主体的协同运作,防止学生主体地位被边缘化。鉴于地域差异、学校资源、教师能力及学生水平等实际条件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参与度普遍不高。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紧密联结数字教材应用与学生个性化需求,最大程度发挥数字化教材的辅导功能,根据学生应用数字化教材学习的各项数据,展开智能分析学情,聚焦于学生的认知与吸收能力,定制化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数字资源与服务,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归纳易错题型,同时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学生本人和他人的各项数据差值,给教师提供精准的数据报告,帮助教师更准确的判断学生学情,班级学情及与同年级学生的比较数据,从而调整教学难易度,进度等。二是注意在数字化教材应用中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互补作用,促进双方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构建互动协作的学习环境,持续优化合作模式,并贯穿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到课后反馈的全教学流程。综上,数字化教材的有效应用需充分发挥各参与者的独特优势,加强合作沟通,在多方积极互动中,深化主体角色认知,最大化各方功能的协同增效,从而让数字化教材的长远教育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其四,构建网络题库,通过在线测试促进学生检验学习效果,进而更高效地应用数字化教材。随着视频公开课、线上直播课的发展,在线测试也在不断发展。在线测试作为课程学习的重要补充,学生应用它检验学习成果。在线测试基于网络题库发展而来,背后是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大数据技术对数据库中的资源分类储存、筛选,按要求提供给学生。在线测试可有教师构建题库,由学生灵活自主安排测试时间,根据教学的难度随机进行测试的组卷工作。在线测试可实现实时的教学监测,教师根据测试情况对教学工作加以调整。

五、结语

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以及未来的“数智”时代,对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应用形态、场景及功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数字教材在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化改革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应用场景创新的结合。数字技术支撑下的“场景化”将成为职业教育教材朝向“人本主义”和“智慧教育”方向发展的价值旨归。然而,职业教育教材的数字化转型仍面临挑战,数字技术与职业教育教材的深度融合仍需一线教师和研究者的共同摸索。在职业教育社会需求、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与实际教学内容不断变化的基础上,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应用场景和功能亦随之变化,唯有深耕实践、勤于反思,才能助力职业教育数字教材质量的提升和效果的彰显。

参考文献:

[1] 李兴洲,赵陶然.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教育振兴[J].中国电化教育,2023,(11):37-44.

[2] 李林,林巍等.对数字教材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编辑,2021,(5):58-61.

[3] 罗海林.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研发策略探析[J].科技与出版,2021,(6): 78-82.

[4] 李光亮.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编辑,2023,(8):55-60.

[5] 曾斌,刘海溧.我国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的路径探析[J].科技与出版,2023, (2):62-68.

[6] 杨欣斌,曹洁等.数字教材建设: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趋向[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28(11):12-20.

[7][10] 许远.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基本模式与质量评价和监管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21,(8):49-58.

[8] 田晖,张铭命等.中职数字化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市医药学校教材开发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2):49-52.

[9] 王海荣,冯立国.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现状与发展——基于2022年职教数字教材专项征集作品的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23,(6):53-61.

[11] 唐鸣.融合视角下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J].当代职业教育,2021,(2): 105-112.

[12] 赵慧臣,唐优镇.我国数字教材建设标准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科教文汇,2018,(12):4-6.

[13] 刘敏,周政.法国数字教材发展研究[J].出版科学(双月刊),2021,29(3): 115-121.

[14] 李梦薇,徐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界定与开发[J].中国科技论坛,2021, (6):171-179.

[15] 代杨.从数字教材出版到学习场景构建:面向智慧教育的教育出版企业知识服务[J].出版科学(双月刊),2022,30(4):83-91.

[16] 郭利强,谢山莉等.传统教材向数字教材转型:动因、障碍及实现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7):36-41.

[17] 李晓锋,孙燕.数字教材的属性特征及标准规范体系研究[J].出版科学,2021,29(3):42-49.

[18] 张治,刘德建.智能型数字教材系统的核心理念和技术实现[J].开放教育研究,2021,27(1):44-54.

[19] 石姝丽,张旖旎等.知识服务背景下数字教育出版场景构建研究:基于用户需求的视角[J].科技与出版,2021,(7):109-115.

作者简介:

陈海霞: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育政策、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信息化促进教学变革与创新。

周立林:学士,研究方向为智能教育、信息化教学教研。

Reach on the Application Forms, Scenarios, and Functions of Digital Textbook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Digital Background

Chen Haixia1, Zhou Lilin2

1.Zhe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Zhengzhou 450100, Henan 2.META Particles Educ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Beijing 100080

Abstract: With the breakthrough and innov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5G technolog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gital textbooks, as a new type of teaching resource, are increasingly becoming an important teaching carrier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The paper mak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in the form and differences in the application 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xtbooks. Divide vocational education digital textbooks in different application scenarios into eight types of application functions: assisted instruction, Assisted learning, textbook implementation update, multimedia display, integration, interaction, quality evaluation, and intelligent push.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diversified application scenarios and functional orientation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igital textbooks in the digital background. Finally,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s,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he application function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igital textbooks, providing feasibl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igital textbooks in the digital background.

Keywords: digital teaching materials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form of application; application scenarios; function-oriented

收稿日期:2024年4月1日

责任编辑:李雅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