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块化教学结合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在高职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的实施

2024-10-03马玲黄健杨淑丽童敏

科技风 2024年28期

摘要:本研究以消化系统(肝硬化)理论实践模块化结合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开展教学,选择我院高职医学生100人为研究对象,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背景下,实施消化系统模块化教学。结果显示,实施模块化教学将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等多学科知识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理论实践课程整合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临床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职医学生临床医学课程学习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实践教学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具有实践性强、多学科交叉、个性培养、团队合作等特点。以往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授课时着重临床技能操作(从定义—适应证—禁忌证—授课教师操作步骤示范—注意事项—学生分组练习—学生回示教),这种教学模式可称之为“填鸭式教学”或“机械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缺乏与临床病例的有机结合,教学模式枯燥无味,枯燥的学习内容以及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导致学生对学习过程丧失兴趣,学习难度增大;同时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步骤是课堂操作练习—针对疾病临床见习—毕业实习,在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过程中,由于患者法律意识增强,医患矛盾及医学生对医学知识掌握的差别等,医学生实践操作机会少,不利于医学生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系统训练。随着医学各学科间交叉融合,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临床医学基层应用型人才,以模块化教学为代表的整合课程成为医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目前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及执业助理考试方案,构建了模块化的基础实践、搭建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专业实践及综合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而模块式教学方法是在注重临床应用的前提下,将临床应用作为核心内容,围绕基本模块与扩展模块,将临床实践技能课程与临床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在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实践技能的前提下,还需让其学会灵活运用所掌握的临床实践技能知识来分析并评价各种临床症状,弄懂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具体的临床操作过程,以促进临床实践技能教学,寻求新的教学模式。本研究在高职医学生临床医学课程(内科学)中进行消化系统(肝硬化)理论实践模块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获得较好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我院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100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2人,女生68人,年龄21~23岁,平均(21.29±1.78)岁,在第3学期“临床实践技能”课程开设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模块化教学。其中对照组50人,实验组50人。两组男生均为20人,女生均为30人。两组医学生生在生源、年龄结构、知识水平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以器官(肝脏)为中心的模块化教学

实验组医学生改变传统的医学实践教学模式,以病例形式整合局部解剖学(肝脏的解剖部位)、诊断学(肝脏体格检查)、内科学(肝脏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案)、外科学(肝脏疾病的外科诊治方案)、急诊医学(急腹症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案)、医学影像诊断学(肝脏疾病的医学影像检查)等,构成以器官(肝脏)为中心的模块化教学,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编排授课内容,编写相关临床案例,以案例为主线串联内外科等知识点,依据三年制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对应岗位的职业需求,参照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设计方案,将这些内容按照“以问题为中心”或“以疾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的整合、优化,建立各个模块教学小组。对照班则采用传统授课方法进行授课。

1.2.2消化系统理论实践模块化教学的实施

选择消化系统(肝脏)于课程开课后实施理论实践模块化教学。教学内容以消化系统疾病中“肝硬化”单元为例,每个小教学单元均进行理论实践模块化教学。

(1)课前准备。按照授课计划安排,教学前1周教师发布典型案例:“王××,男,39岁。间断牙龈出血2年余,腹胀一月余。”实验组的医学生分成8组,每组6~7人,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实验组医学生预习“肝硬化”部分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医学生课外时间利用各种资源(图书馆、网络等)查找与“肝硬化”相关图片、实验室资料及影像资料。作业的答题形式不只局限于文字形式描述,也可以用身体局部画图、模拟全身画图、自拍自己的操作方法等。教师准备:参与实践教学的带教教师集中统一理论教学内容、规范操作方法。

(2)教学实施过程选取体格检查中腹部检查,结合虚拟仿真系统进行模块化实践教学,共4学时。整个教学过程分为7个阶段:每组推选1名医学生将预习内容示教给同学并阐述自己的观点,把有异议的问题提出来。第1阶段:问诊,根据课前发布的病案进行问诊,问诊围绕案例内容进行。SP可以由学生(教师)或虚拟仿真模型扮演,问诊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等9大问题)其中现病史询问过程必须包含疾病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等。第2阶段:回顾局部解剖学之腹部内容,按照腹部九分法准确划分腹部脏器(肝脏)所在位置。第3阶段:肝脏部分体格检查,根据问诊结果请学生进行腹部体格检查(视、触、叩、听)演示。以临床病例症状为出发点,在虚拟仿真系统平台上设置肝脏的异常体征,考核医学生在腹部检查方法如肝脏的触诊及叩诊方法等熟练程度,开展病史和体征的讨论,考核医学生对腹部异常体征如肝肿大、移动性浊音的鉴别,医学生根据自己查体的结果进行汇报及自我评价,其余医学生进行互评,最后教师总结。第4阶段:实验室检查,根据案例提供的实验室结果,学生通过教材或多媒体资源查阅资料,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结合诊断依据,给予正确诊断并结合症状、体征关键点进行鉴别诊断,教师进行总结。第5阶段:治疗方案,通过学生情景模拟、模拟人练习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设计患者肝硬化腹水的诊疗如限制水钠摄入、利尿剂的正确使用、大量腹水患者腹膜腔穿刺的操作演示等处理环节,学生角色扮演多次练习,提高医学生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亦可锻炼学生的急救意识。第6阶段:健康教育,学生分小组为肝硬化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比如饮食指导、生活习惯、用药指导、避免并发症等,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健康教育中的不足之处。第7阶段:人文关怀:根据肝硬化疾病特点如慢性肝病;心理因素如患者出现焦虑、悲观等,采用相应的人文关怀如采用暗示治疗,与患者进行聊天,介绍相应的专业知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等问题,巧妙融入病例中,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办法。

(3)评价方法。①学期结束时由学院统一试卷对医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实践技能操作均为病例试题,考试时由医学生自行抽签,每签1个病例,每个病例中蕴含1个或多个体格检查操作方法;医学生独自准备用物,考试为全封闭的一对一。评分统一使用本学院制定的实践技能考核评分标准。②医学生对模块化教学模式结合虚拟仿真系统的评价,采用自行设计问卷了解实验组医学生满意度的评价。③见习情况评价,采用自行设计问卷了解学院带教教师对每位医学生的评价。问卷统一发放,当场收回,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模块教学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成绩均以(X±S)采用t检验和统计描述,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运用OSCE考核模式模拟临床助理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核,评价传统教学班与模块教学班的教学效果

考核分三站:第一站:临床思维能力考核包括病史采集、病例分析、实验室检查等(60%),第二站:体格检查部分(20%),第三站:基本操作(20%)。最后计算的总评成绩为其最后的成绩评定。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模块化实验班的理论和实践考试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实验组医学生对模块化教学结合虚拟仿真系统满意度评价

3 讨论

3.1模块化教学贯穿多学科知识,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互相关联和协调

该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精心设计,在模块化实施教学中,医学生深入临床情景中,以患者为中心,围绕病例模块化分析,促进学生临床思维;将临床病例编入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自主学习环境,将相关器官或系统(脏脏)的知识融入活动任务中。该模块将基础学科、临床学科有机结合,以利于医学生对疾病知识的掌握。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中,医学基础学科(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诊断学—临床学科(内科、外科等)的学习往往跨学期进行,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侧重点不同,但很多内容都是交叉重复的。模块化教学过程淡化了传统各学科的界限,把各器官系统具有关联性的课程内容重新组合成为“课程群”[2]。将多学科知识相互优化,既学习各学科的知识内容,又注重各学科间的关系。这样减少了学时,学生理解也更为深刻,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互相关联和协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表1可以看出模块化教学的医学生各项学习成绩均明显高于传统授课方式的医学生,表2可以看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也明显高于传统授课方式的学生。

3.2模块化教学培养学生对疾病整体系统的观念,提高医学生临床课程灵活运用能力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医学生从基础学习阶段就必须树立整体的观念。模块化教学过程将临床实践技能课程进行逐层分解,既强调系统中单个器官的功能,又强调整个系统的功能。这种以岗位需求为依据的模块化教学形式强调了知识的应用性、内容的系统性和技能的整体性[3]。模块化教学结合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联系,更有利于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理解和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取相应模块进行组合,从而实现教学标准化、模块化,确保教学质量。这种模块化学习过程既增强医学生对课程的连贯统一性,又潜移默化地树立医学生整体系统的观念,为医学生临床课程的学习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3模块化教学结合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对教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探索

模块化教学结合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强调学以致用,结合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标准化病人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以视频、临床案例等引发学生主动查阅资料、思考、讨论、质疑、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及实践,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是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强调整体观念。对于教师来说,紧扣高职医学生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整合课程,编写教学大纲、教材并进一步实施,这个过程真正做到各学科优化整合。对授课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授课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对于高职三年制医学生,模块化教学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自学能力因材施教,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模块化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模块化教学节奏快、知识点多,部分学生存在对知识点尚未及时透彻复习和消化的情况,可能造成一个知识点掌握不透彻或理解不彻底而影响到后面章节知识点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增加手机端的随堂测试内容,及时将教学效果反馈给授课教师,以实现教学即时交互,提高学习的效果,加强形成性评价和反馈。

总之,在临床实践技能课程中推行模块化教学改革,使课程内容更贴近工作实际,教学方法更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教学评价更趋于多元化和综合化,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临床学科及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依据。

参考文献:

[1]张璟璇,李琛,吕艳霞,等.整合医学教育模式下的临床医学课程体系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7071.

[2]贾书花,王改琴,张旭东,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医学基础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8485

[3]任秋景.高职高专医学院校预防医学模块化教学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4):207,209.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研究课题(GS2022YB44)

作者简介:马玲(1971—),女,汉族,江苏苏州人,本科,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临床医学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