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的护理药理学课程教学设计

2024-10-03郑佳莉邹云香严增明宋美玲吴晴阳

科技风 2024年28期

摘要:护理药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但因其各章节知识点之间相对独立,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且原理抽象难理解,学生反馈学习难度较大。本文旨在以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的课程教学设计为例,对护理药理学课程改革作出初步探讨,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为促进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教学设计;护理药理学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特点整合教学过程中诸多因素,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以实现教学目标的系统性和决策性活动[1],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环节,通过科学合理地借助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旨在转变传统以教师课堂讲授授课方式为主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更好地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不但可以学到专业知识,还可以全面提升各方面的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

《护理药理学》课程作为护理专业开设的基础类必修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将药理学和护理学有机结合起来,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药理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的作用及作用规律,包括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与用药监护。护理药理学是在掌握药理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研究护理专业在工作过程中如何合理用药,保障药物达到最佳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防止、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和杜绝药源性疾病及用药事故的发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2]。但因其涉及学科较多,内容繁杂抽象,理论性较强,记忆难度较大,学生学习起来压力较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出现了畏难的情绪,从而丧失了学习护理药理学的兴趣。因此,教师通过合理地设计护理药理学课堂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护理药理学知识的兴趣,还可以为学生日后从事护理工作奠定理论和专业基础。本文拟以“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章节教学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旨在为护理药理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1教材分析

1.1教材说明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是传播知识的载体。本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被列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主要供护理专业使用。教材特点为重点突出,深入浅出,根据护理专业特色及临床工作需求,旨在培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适用性人才[3]。

1.2本节作用

本节从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四个方面向同学们主要介绍抗心绞痛的常用药物硝酸甘油。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常见类型,系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痉挛,冠脉供血不足,使心肌发生急剧、短暂的缺血或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4]。本节从心绞痛发病特点出发,对临床使用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对学生后期学习抗心绞痛各类代表药物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

2学情分析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对学情进行特征性分析,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还可以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基础。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大专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护理药理学课程之前,已经学习了生理学、解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且护理专业学生以女生居多,学习积极性较高,课堂纪律好,学习态度端正,对教学的配合度高,但因护理药理学冗杂的知识体系,知识点较难理解,并涉及学生尚未学习的各种临床知识,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记忆错乱和疲劳等情况。

3教学目标

3.1知识目标

(1)掌握: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监护。

(2)熟悉:硝酸甘油和普萘洛尔联合应用于治疗心绞痛的意义和作用机制。

(3)了解:硝酸甘油的作用特点。

3.2能力目标

具备根据学习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监护相关知识要点开展合理用药和相关护理宣教的能力。

3.3情感目标

通过认识心绞痛发作的紧急及危害,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珍爱生命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形成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的同时增强学生护患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4教学重、难点

4.1教学重点

根据教学大纲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和临床实际工作制定,本章节的重点内容为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监护。护理专业人员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熟练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知识,因时而异地指导患者用药,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4.2教学难点

本章节的难点内容为硝酸甘油和普萘洛尔联合应用于治疗心绞痛的意义和作用机制。在药物与药物之间联合应用的过程中,两药如何发挥协同作用,在增强疗效的同时相互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实现最好的治疗效果,最小的不良反应是学习和教学的难点。

5教法与学法

5.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为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5]。在护理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启发性的案例,不仅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5.2情景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拟某一岗位或扮演某一角色,在教师创设的一种背景中,进行技能训练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典型的互动教学法[6]。这种以情景模拟为切入点的教学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增强对实际问题的预测与处理能力,完成从知识到实践的跃迁。

5.3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教学内容通过讨论、发表看法,进行知识点辩论,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7]。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启发学生针对不同专业知识点和问题自主进行辩论和思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6教学过程设计

6.1课前导学

课前,教师通过“智慧职教云”APP平台发布学习任务。任务一:观看“是炸药,也是救命药—硝酸甘油和它的前世今生”视频,硝酸酯类物质是一种猛烈的炸药,但是同时硝酸甘油也是心绞痛患者的救命药,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心绞痛急性发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硝酸甘油是如何从炸药厂走进制药厂,在医药领域焕发它的第二个春天。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了解硝酸甘油的发展史,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欲。任务二:了解心绞痛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在复习旧知的同时为预习新知打下基础。任务三:讨论分析教师发布的临床案例,学生自由分组,以问题导向、沟通研讨等方式引发学术积极思考,以此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知识点的获取上化被动为主动,培养分工协作、协调沟通的能力。课前导学通过完成教师发布的任务,使学生在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时对心血管类疾病心绞痛和硝酸甘油有一定初步的认识。

6.2课中实施

以胸痛中心急救的工作视频导入新课,启发护理专业学生思考:此时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办?在争分夺秒抢救心梗患者的危急情况下,不仅要有如何正确急救的专业知识,更要有救死扶伤、生命至上的医者仁心。

学生观看3D动画,学习心绞痛发作的原因和症状,将抽象知识点形象化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痉挛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有更深刻的印象。动画演示使用硝酸甘油前后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血流的变化导入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通过直观地观看演示过程,得出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是通过显著扩张血管平滑肌从而有效地改善缺血区心肌的血液供应。教师引入问题:为什么硝酸甘油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用于临床治疗心绞痛,在前面的视频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心绞痛的发作原因,然而如何结合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导出临床应用是一个学习难点,教师利用医学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问题,从而掌握硝酸甘油的临床应用。古人云“是药三分毒”,凡事都具有两面性,药物的作用也不例外,既有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有利的一面,也有不良反应不利的一面。而且药物的不良反应不仅是学习药物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临床合理用药的依据。通过“周一病和硝酸甘油”的故事阐述,即硝酸甘油生产工人周一回到硝酸甘油暴露的工厂经常会感到严重的头痛和脸部发烫,从而引出硝酸甘油在治疗时可因扩张血管引起搏动性头疼、皮肤及颜面潮红、眼内压升高、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在讲述知识点的同时通过讲解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教师可以延伸到辩证思维的两面性,以此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学会用辩证的思维看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应用时所发生的药效变化,既有能够增强疗效的一面,也有减弱药效的一面,既有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一面,也有增加不良反应的作用。重视药物相互作用,对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有效地联合用药极为重要,不仅可以趋利避害,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还可以保证用药安全。在讲解硝酸甘油和普萘洛尔联合应用的意义和作用机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通过设计图表进行比较和阐述,硝酸甘油和普萘洛尔是如何发挥相互增强抗心绞痛疗效的同时还降低两药的不良反应的,后通过竞答型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重要知识点的发问,在教师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

6.3课后拓展与评价

课后教师提前上传本节相关案例分析,例:患者,张某,女,70岁,体重60kg,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患者2个月前因天气变冷出现心前区疼痛,为压榨性疼痛,伴压迫紧缩感,持续时间约2~3分钟,每天发作2~3次,口服消心痛后可缓解,无恶心呕吐,无肩背部放射痛,无大汗,无反酸烧心。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心前区疼痛症状发作较前频繁,性质同前。为求系统诊治,就诊于我院。现患者偶有心慌,心前区疼痛未发作,乏力。病来无发热,无咳嗽咯痰,饮食可,睡眠差,二便正常。问:(1)本次发作属于哪种类型的心绞痛(2)需要用何种药物治疗?其主要的作用是什么[8]?学生登录智慧职教APP客户端结合课堂所学知识点进行学习并开展实时分小组在线交流讨论,从而得出案例分析结论。同时学生还可以进入校院线上实践平台进行学习,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硝酸甘油的深入理解。课后拓展与评价不仅能够起到对知识点再巩固的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欲,让学生体会到临床实践护理工作之趣,为以后在工作岗位中具备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救死扶伤的医学工匠精神奠定基础。

7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过程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环节之一,本次课程教师通过综合学生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和效果性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很直观地反映出学生各环节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同时教师还运用APP中的问卷功能针对本次课程设计相关问卷,让学生参与并完成问卷,通过相关数据反馈,不断优化教学各个环节,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及时调整教学,为教学改革提供有用的策略支持。

8教学反思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反思是对课程评价体系的再评估,作为一名教师,对每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多维度的教学反思,以此来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并通过全面深刻的思考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本次教学将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开拓了教学过程的新局势,在学习的过程中借助线上APP和相关教学资源,将护理药理学专业课知识化抽象为具体,突破了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体会到原理枯燥乏味的专业课知识也能够如此趣味生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但是通过课后教学评估发现,学生因为缺乏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所以对相关案例分析题普遍反馈觉得有点难,即使掌握了课中所讲知识点也无法考虑全面地回答相关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紧密联系临床实践,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不断培养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变为工作实际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进行教学设计,协同发挥线上教学资源和线下课堂教学的优点,促进传统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转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教学方式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团队协作、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培养优秀的护理工作者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卫华,刘志华.传出神经系统药理的教学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8):7071.

[2]张海红,刘永飞.高职药理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探讨——以“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的教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23):290291+300.

[3]赵汴霞,刘姝敏,马香芹.高职高专多元素融合式药理学教学设计的构建[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2(05):576579.

[4]张玉琴,南丽红.蓝墨云班课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1(36):4447.

[5]姚立,陆红,王一奇,等.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08):169170.

[6]包书茵.《药理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思考——以《镇痛药——吗啡》教学设计为例[J].数据,2023(03):179180.

[7]李向阳,龚其海,吴芹,等.改进药理学课堂教学效果方法的探讨[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0,33(01):9596.

[8]武娜,国承亮.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青春岁月,2014(12):238239.

作者简介:郑佳莉(1992—),女,汉族,江西上饶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