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招聘行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4-09-30李飞
摘 要:当前,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就业结构性问题凸显,对人力资源招聘行业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本文阐述了人力资源招聘行业对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作用,分析了当前人力资源招聘行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机遇与挑战,结合国外招聘行业发展的特点,提出了人力资源招聘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就业;结构性矛盾;招聘
中图分类号:C9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46(2024)03-0088-05
Research o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Measures of
Human Resource Recruitment Industry
LI Fei
(Ningbo Talent Development Group,Ningbo,Zhejiang 315042,China)
Abstract:At present,the structural problem of employment coexisting between employment difficulty and recruitment difficulty are prominent,which puts forward a more urgent demand for the human resources recruitment industr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ole of the human resources recruitment industry in solving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of employment,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human resources recruitment industry development,the main problems and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eign recruitment industry,the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resources recruitment industry.
Key words:employment;structural contradiction;recruitment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着力实施新时代就业优先战略,就业质量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业,一头牵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大势,要在“稳就业、保就业”的民生工程中,积极促进各类重点就业群体端稳“饭碗”。只有“饭碗”端稳了,就业群众才能安定、踏实、有奔头;只有就业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从容、坚定、有底气。
1 人力资源招聘行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市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更好发挥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如何充分发挥好招聘行业促就业作用,是关系到民生福祉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人力资源招聘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1 发展的现状
1.1.1 当前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国务院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就业工作,出台一系列政策帮助高校毕业生解决就业困难,努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当前就业供给侧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但需求侧总量持续收缩,供需总量矛盾十分突出,就业压力空前增大。受待业青年增多、海归回流加速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就业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同时,劳动力供需区域不均衡的现象尤为突出,部分劳动者知识技能不能适应产业发展变化,求职和就业难度加大。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指出,“十四五”时期,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将成为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其突出表现就是“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甚至可能出现强化。
1.1.2 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要更多采用市场化办法解决就业问题。在我国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各界已逐渐认识到了市场的重要性,市场不再是由国家宏观调控下对人力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调节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提高我国的生产力与竞争力,在有限的人力与物力条件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1.1.3 招聘行业已成为市场化配置人力资源的主力军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让人才配置到合适的岗位上,是人力资源市场应具有的优势。我国的人力资源行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形成涵盖国家、省、市、县4级,包括公共服务体系和市场化服务体系在内,既有国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也有外资和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完善的市场服务体系,已建立起了以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为主要支撑的市场运行机制,市场已经成为就业和人力资源配置的根本渠道,人力资源配置实现了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人力资源行业特别是人力资源招聘行业,通过各种形式的人力资源市场有效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极大缓解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问题,是促进各类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已逐渐成为市场化配置人力资源的主力军。
1.2 行业发展特点
1.2.1 行业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近年来,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快速增长,外资机构在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占比显著上升。一方面不断加大对我国人力资源行业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借助娴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拓展市场份额。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人力资源招聘行业发展也必须具备国际化战略思维,不仅需要用国际化视角去配置资源,实现竞争合作的国际化、业务网络的国际化;而且在发展中也需要做到服务方式的国际化。
1.2.2 传统模式向全产业链模式发展
招聘模式已从传统的以发布招聘信息为主的模式,逐步向人才招聘规划、雇主品牌维护、招聘管理优化、招聘流程实施、员工入职提升等全过程转变。服务模式也逐步扩展到员工招聘的上下游产品,招聘流程外包、人才测评、入职管理、人员外包等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依靠信息不对称的传统招聘盈利模式已逐步弱化,招聘增值服务盈利模式已日趋明显,招聘综合服务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1.2.3 线上招聘成为主流方式
传统线下招聘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等限制较多,招聘成本高、招聘周期长,而在线招聘极大节约了用人单位的时间成本和招聘成本,提高了招聘效率。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线上招聘以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特点已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1.2.4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招聘行业已经历了多次“洗牌”,部分综合实力较弱、核心竞争力不强的招聘机构已被淘汰出局。招聘行业“小而散”的局面大幅改观,已逐步形成了少数行业巨头,他们的受众数量较多、影响面较广。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区域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从地域看,东南部地区经济活跃,用工需求量大,“招工难”现象普遍;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充裕,部分劳动者由于年龄、学历、专业技能等方面因素制约,存在“就业难”现象。地区间的人力资源供给不均衡,结构性矛盾还普遍存在。
1.3.2 各地分割不利于市场的畅通流动
近年来,各地纷纷成立区域性人才集团,开展区域性人力资源招聘业务,进一步加重了地方招聘市场的割据现象,不利于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大市场,不利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的跨地区顺畅流动。
1.3.3 诚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一方面,少数服务机构在经营中缺乏诚信、不够规范、审核不严,片面追求流量和经济利益,导致“不良招聘”、收取押金等行为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部分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隐瞒信息、签约爽约等不诚信现象在一定程度存在,供需两端的诚信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1.3.4 专业化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与国外相比,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起步较晚,积淀不够,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导致在配置人才过程中,提供服务的专业性、精准性不够,交付质量有待提升。
1.3.5 人才数据安全亟需加强
随着网络招聘的快速发展,窃取、倒卖、交易、泄露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信息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招聘平台还存在向境外势力泄露人才信息等重大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2 人力资源招聘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1 主要发展趋势
2.1.1 在线招聘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企业需求和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为人力资源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招聘行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招聘服务产品日益丰富,招聘服务能力和效果进一步提升,给招聘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2.1.2 数字化招聘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受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影响,传统的线下招聘模式正加速向数字化招聘转型。大数据、人工智能,AI技术、融媒体交互等新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在线招聘、在线笔面试、在线测评等各环节当中,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了安全、公平、便捷的招聘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招聘技术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1.3 以结果交付导向的精准招聘日趋明显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职业细分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企业需要在有限的成本下找到专业化人才;另一方面,求职者希望能快速寻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人才供需双方都需要更加专业、精细的服务,而当前主流招聘平台和招聘模式都是覆盖多行业甚至全行业,往往难以提供更加专业精准的服务。未来,以招聘结果交付为导向的付费模式将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招聘行业也将更加重视细分产品和市场的开发,更加重视专业化、精准化,也将不断促进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率的整体提升。
2.1.4 技能人才招聘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随着我国发展质量效率提高、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我国制造业、服务业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普工难招、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技能人才招聘将会成为招聘市场中的重要领域。
2.1.5 企业国际化人才需求逐步增长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更多国内企业到海外拓展业务,对熟悉跨境贸易、国际法律法规、中西文化差异、外国语言等方面的国际化人才需求将大幅增长。
2.2 面对的挑战
2.2.1 市场竞争白热化进一步明显
数据显示,全国现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4.96万家,人力资源招聘服务各环节、各细分领域市场竞争激烈,呈现“诸强并存”“群雄逐鹿”的竞争态势。
2.2.2 信息安全的风险挑战日益增加
非法获取招聘信息用于牟利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部分人才信息泄露及滥用等情况对构建良好招聘服务生态,保障行业良性发展提出了风险挑战。
2.2.3 劣币驱逐良币风险存在
由于招聘行业准入门槛不高,不诚信、不规范、恶意压价、不良竞争等负面现象时有发生,如打击不严、惩戒不够、违法成本较低,将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危害行业的健康发展。
2.2.4 技术创新投入将进一步增大
传统的人力资源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必须持续性地加大资源投入,不断探索和推进技术和模式创新。
2.3 面对的机遇
2.3.1 国家对人才工作支持力度不断增大
随着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家对人力资源招聘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为招聘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3.2 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人力资源需求更加迫切,对市场化配置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人力资源招聘行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3 国际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据相关媒体报道,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规模和潜力巨大,互联网线上招聘已成为主流招聘方式,新技术在招聘领域应用也日益增加,招聘行业越来越注重数据安全和信息保护。
3.1 招聘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AI已应用于人力资源招聘行业的各个环节中,招聘服务机构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创新与转型升级服务产品,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人岗匹配效率,延伸服务范围,整合平台自身资源,布局人力资源服务生态体系,为求职者职业生涯各阶段提供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对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3.2 服务模式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
在部分发达国家,招聘模式已逐渐从传统单一招聘为主的服务模式向涵盖人才顾问、职业生涯规划、员工技能提升等人才全生命周期、全方位服务转变,单一的人力资源招聘机构已经逐步向人力资源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方向靠拢。
3.3 招聘市场细分趋势越发明显
国外的招聘市场逐步从“大而全”的综合性市场向“小而精”的精准化细分市场转变,按行业、产业、人群等垂直细分领域的招聘服务需求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更加贴合求职与用人特点,招聘行业也不断向专、精、深方向发展。
4 人力资源招聘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4.1 加强行业重视程度
引导社会各界充分认识人力资源招聘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配置人才、促进就业、贡献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为人力资源招聘行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研究和出台专项政策,对开展高端猎头、就业招聘等服务的人力资源机构给予支持,在各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和评选中,减小对营收产值、企业规模、上缴利税等指标的考核权重,增加对招聘、就业、猎头以及新兴高端业态的考核占比。
4.2 支持行业创新发展
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支持人力资源机构开展招聘模式、招聘产品、招聘技术的创新研发,发布行业创新榜单,举办招聘技术创新大赛,树立行业创新典型。在入驻园区、税收优惠、政策奖励、研发补贴等方面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向高新科技型行业发展。
4.3 搭建供需合作平台
积极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机构、高校和用人单位三方供需对接活动,引导企业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机构的招聘服务。积极试点基于地区产业发展规划和人才需求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评价评估体系,探索新型订单化人才培养模式,统筹人力资源机构、高校、企业多方资源,形成从人才培养到人才使用的全过程人力资源服务对接平台,进一步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4.4 强化公益兜底功能
未来几年,我国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增大,要加大财政投入,把人力资源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重点保障范畴,积极引导和支持国有人力资源机构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高公共就业和招聘服务质量,深耕厚植专业领域,承担公共就业兜底功能,切实扛起社会责任。更加充分发挥国有人力资源机构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于稳就业、促就业“压舱石”“减震器”作用,确保就业工作的安全稳定。
4.5 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进一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大力开展正向激励和负向惩戒,建立行业黑名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惩戒力度。加强行业监督自律,实现行业内联合惩戒,共同维护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优化网络招聘平台虚假信息预防措施,推进招聘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强化互联网招聘业务资质审核,建立健全招聘信息发布审核制度,规范招聘服务流程。招聘服务过程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创造平等竞争的就业环境,建立诚实守信,宣传弘扬服务精神、敬业精神、专业精神,引导市场主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着力营造良好行业文化和行业生态。
4.6 加强信息安全从业规范
结合国家数据安全相关要求,建立健全互联网招聘信息安全制度体系,加强人才数据信息安全监管。将招聘数据安全提升到事关人才安全、国家安全的高度去认识、思考和谋划,制定互联网招聘企业行为操作规范,加强数据审核、数据发布、数据使用、数据保存等各环节的安全保护措施,切实保障招聘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莫荣.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2(03).
[2]牛踏宇.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分析与解决[J].中国就业,2023(11):47-49.
[3]郭贝贝.劳动力供给与结构性就业矛盾:特征、冲击与纾解[J].当代经济管理,2022, 44(12):73-80.
[4]王营.猎头招聘行业效率提升的影响因素及其策略[J].人才资源开发,2017(11):58-59.
[5]梁力丹,王艳雨,赵诗洁,等.中美网络招聘行业竞争力发展的比较研究[J].现代商业, 2020(27):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