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也教育着我们
2024-09-30刘晓兰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03/h4gbe7JHXXb7nEE3g9pWyb.webp)
我是在2023年9月11日来到万柏林区十一中担任校长的。
万柏林区十一中地处西山矿区老旧小区,学区内生源较少,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差,因此,学校的问题学生就比较多。面对现状,学校确定了“幸福教育”理念:珍惜我们拥有的,接纳我们缺失的,在与不完美共存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不盲目追逐外在条件的高大上和身外的功利,幸福就在改变的路上和奋斗的过程中,把让师生获得幸福感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03/Dhsdp5rbLNrk9ivhoEcPDW.webp)
由于学校缺英语教师,我来了之后就带上了七年级二班的英语。班里有13个孩子,是典型的小班化教学。13个孩子当中有一个低智商的女孩儿,医学上诊断她的智商和7岁孩子的智商相当。她长得白白胖胖的,眼睛有些斜视。同学们叫她小面包,她也乐意同学这样叫她,总是笑眯眯地答应着。
就是这个笑眯眯的女孩让每一个老师费尽苦心。由于智力上的缺陷,她身上有很多毛病。比如上课要上厕所,稍微慢点,就会尿裤子;她经常找不见东西,每节课要用的练习册、习题本五分钟也找不出来,每次都需要同桌来帮忙;她的反应慢,记忆力和理解力差,无法和大家同步。好多老师都到我办公室抱怨,说能不能想想办法,让她转到特殊教育学校,甚至还有老师说,不想带这个班了,因为有她,根本没法儿教。面对老师们的反映,我总是笑着说,“如果她是咱自己的孩子呢?过段时间再看看,静待花开吧!”
好在班里孩子少,老师对每一个孩子都给予了比大班化教学的孩子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很快,这个班的孩子就团结得像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一样。对小面包,大家上课随时借给她笔、尺子,帮她找练习册。下课后,教她跳跳绳儿,和她组成一对一学习帮扶组,放学前帮她收拾书包等等,大家相约一起来上学、一起玩耍、一起放学,就连出板报,也一个都不能少。
她的爸爸妈妈每天陪着她来上学,早早的就来接她放学,隔三差五来学校沟通,感谢班主任和老师们对她的好,经常惭愧于她给学校添的麻烦,说学校有多好,班里的孩子对她有多好,就因为这,不愿意让她转学,并尽一切努力陪伴她。
有一天,我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看咱们的教室里摆着好几盆花,这些花儿都像你们一样,需要精心培育。中间开花的那一盆儿,因为没有浇水,现在枯萎了,是不是很可怜呀?”小面包听见了,连忙拿起自己正在喝的水杯,跑到窗台前,嘟嘟嘟嘟……她的那一杯开水全灌溉给了那盆花。我和其他孩子们都哭笑不得,大家嚷嚷开了,“小面包,你个笨蛋!”“小面包,开水不能浇花儿。”小面包站在那里,满脸通红,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儿,低着头,一声不吭。
我怕她太伤心,摸摸她的脑袋,问她,听到同学们说啥了没有?她点点头。我又说,开水能不能浇花儿呢?她摇了摇头。我又问,开水浇花儿,花儿会怎么样?大家抢着说,花会死。我又问她,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水浇花儿呢?她抬起头,一脸无辜的瞅着我。大家又抢着告诉她,必须用凉水浇花儿。听明白没有?她使劲儿点点头。等了一会儿,她一步跨到讲台上。笑眯眯地有些结巴地说:“我做的不对,做的不对,没事儿,用凉水浇花儿。”然后瞅着我呵呵一笑。我想,这个常识她再也不会忘了。
我来到十一中以后,给孩子们开设了社团课。其中,“阅读与分享”课深受孩子们喜欢。老师在课上把各学科的知识融入了阅读课中。比如,“语文中的数字”“听歌·赏词·励志”“词语中的故事”等等。小面包也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她经常下课后跑到老师面前竖着大拇指大声说,你讲的课真好!
在学校秋季运动周活动中,她虽然一个项目都不能参加,但是她在操场上很忙,到处跑着夸赞别人:老师,你踢的毽子真好!老师,你真会跳绳儿!那谁,加油!那谁,你真棒!最后老师们和孩子们都说,她是学校情商最高的学生。
她虽然是一个低智商的孩子,但是,她每天都是微笑着背着书包来上学。一天的学习生活,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比如不会做题,比如听不懂,比如拿不出作业本儿,大家着急地等她帮她有时也训她,她从来没有生气沮丧失望,只是害羞地笑着,她知道,大家没把她当外人。有时候,她甚至还鼓励别的同学,“不要害怕”“没事儿”“你是最棒的!”
每天的学校生活,她依然有很多题不会做,她依然有很多听不懂的内容,但她也依然笑着面对每一天的生活和学习。
作为老师,我们在用心教育孩子,带动家长。但有时候,家长和孩子也在教育我们:你笑着面对生活,生活就会笑着继续。教育就是这样一件美好的事情,学生、老师和家长互相温暖着彼此,教育便充满了温度,充满了幸福。
(作者系太原市万柏林区第十一中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栗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