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市实验小学:秉承“崇实”精神 践行“五育”融合
2024-09-30张铁范星星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03/nWYkUbUyF54vEfM6juuCqb.webp)
汾阳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百年老校。学校在百余年的历史发展中,曾先后开展杜威“新教育”、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等多项教育实验,将实验传统一以贯之。“实验”和“实践”是学校的核心精神。学校秉承“崇实”精神,践行“五育”融合教育,先后被评为“山西省示范小学”“山西省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先后承担“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省级规划课题研究任务。
学校着力构建“五育”融合的课程架构,实施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晋剧、剪纸、制香、泥塑等非遗项目和丰富多彩的社团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成长的沃土,体育、艺术、手工、阅读、合唱等兴趣课程满足了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的需求,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共同构成一个色彩斑斓的课程体系,使校园充满朝气。2023年,学校被汾阳市文旅局认定为“非遗文化传习基地”,被全国少工委评为“年度全国红领巾中队学校”。
学校将“五育”自然渗透到课程内容和教学中,基于历史的传承与创新,围绕核心素养,构建了五大课程:品实课程、慧实课程、健实课程、灵实课程、行实课程。这五大课程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可持续发展。
品实课程———扎实习惯、明晰价值
品实课程是培养学生品德与修养的主渠道。学校强化德育课程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纲领,以党建带队建,围绕“崇文进德,求真立本”校训和“育德于心,成德于行”德育理念,完善德育课程体系,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德礼”为主线,开展红色文化研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国旗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将环保教育、安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德育课程开展的形式主要有班队主题课、实践活动课、专题讲座、国旗下讲话。学校在学期初制定德育课程计划,确定时间、任务、目标、要求,融入整个学期的“大课程”中,以此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dc46adf300434f795c0d390e927edcae708c38f487c1caf4bd731c3ff3d6f020慧实课程———启迪思维、增长智慧
培养底蕴厚实的少年是教育的使命。学校致力于开发慧实课程,激发学生的智慧与思维,让学生在文化的传承中积淀智慧和文化底蕴。在开全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我校创造性地开设了《经典诵读涵泳诗文》《英语绘本阅读———Magik tree》《数学阅读·魅力无限》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深入思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学校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不同领域获得成长,让每一位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03/CBuBsKeaogCpdYjNCYynxY.webp)
健实课程———强健体魄、健全人格
健实课程关注的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在健康的身心条件的支持下,会拥有更多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和勇气。因此,学校设置体育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身心健康的少年为己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篮球和跳绳是我校的传统体育项目,学校把篮球、跳绳纳入课程体系,在每日课间操开展“千人跳绳”活动,每学期开展学校“篮球联赛”,意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快乐生活习惯。
灵实课程———激活潜能、培育情趣
培养情意敦实的少年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实践,让学生在体验中培养情感、在成长中懂得担当。学校开设的社团选修课有阅读、国画、书法、合唱、管乐、舞蹈、钢琴、古筝、琵琶、二胡、架子鼓、戏曲、剪纸、制香、泥塑等。
学校合唱社团成立于1994年,每学年招收学员40余名,由学校音乐教师耿秋芳和钢琴教师董志娜负责训练、上课。社团编制规范,教学内容系统化、训练常态化。合唱社团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和表演,赢得很高的社会赞誉。“非遗进校园”是学校的一大办学特色,我校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和教师资源优势,开设了戏曲社团、剪纸社团、制香社团。汾阳市鼓峰晋剧团与学校相邻,学校充分开发此社会资源,在校内开设晋剧社团,聘请剧团老师每周五来校上课。剪纸是汾阳市地方民间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流传甚广,学校每周五聘请该项目非遗传承人来校指导学生学习剪纸。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助力学校培养具有审美素养、情趣高雅、热爱生活的阳光少年。
行实课程———热爱劳动、学会创造
行实课程的实施以家、校、社为主体,形式主要有:课堂学习———以地方教材《新劳动》为内容,通过“课堂学习+实践操作+以组展示”的形式来开展;班级劳动———以教室和卫生区为阵地,开展劳动实践;家庭劳动———以家庭为主阵地,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完成劳动任务;基地劳动———以学校劳动基地为阵地,定期开展劳动教育;节日教育———以“五一”劳动节为契机,开展劳动主题教育。这一课程有助于促进学生热爱劳动、学会生活,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新的历史时期,实验小学将继续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赓续“勇于创新、改革为先、责任担当”的实验精神,通过“五育”融合课程体系为学生赋能,培养身心健实、底蕴丰实、情意敦实、行动坚实、生命华实的新时代少年。
(作者单位:汾阳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田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