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规则影响他人
2024-09-30王可越

我们通常会对他人有一种“理性人假设”。“理性人假设”意味着,我们都会基于理性做出完全合乎道理且能使自己收益最大化的选择。可是,这只是理论上的一个抽象假设。现实中大多数人是凭借激情和欲望活着的,而且非常善变,容易进入圈套。公允地讲,我们总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徘徊。
无论消费、投资,还是做出决定,我们都容易打着理性的旗号,做出不太理性的决定。
在任何情况下,说服他人都很难,强迫他人的效果更不理想。更好的方式是依靠规则,让别人自愿去做。
例如,如何解决人们在街头乱扔烟头的问题?通常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赞美、褒奖,用道德引导。比如,贴一张标语:“做文明市民,请勿乱扔烟头。”第二种,惩罚、训诫,用严厉的语言警告:“扔垃圾的人,就是垃圾。”或者威胁要严惩:“乱扔烟头,罚款100元。”
除了这两种方法,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要提出更巧妙的办法,需要洞察他人的心理,创造新的游戏规则。
例如,在英国某城镇,大多数烟民也是球迷。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在街头安装了一个“烟头投票箱”。醒目的黄箱子上写着说明文字:请投票选出世界上最好的球员。左边是罗纳尔多,右边是梅西。社区中抽烟的球迷们很乐意用烟头投上一票。
这项设计并没有规劝或威胁用户。设计者只是洞察了当地抽烟者的喜好,并依据这一喜好设立了相应的规则,将作为废物的烟头变成了有用的选票。
在我辅导过的创新比赛中,有个小组听了这个案例介绍后,也想出了一个类似的方案。
他们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应对美食街上游客乱扔竹扦子的现象”。
美食街上的大量摊位出售各类烤串,游客吃完之后,剩下的竹扦子如果不能有规则地堆在一起,就很难清理。小组在创意方案里创立了一种游戏规则:游客如果集齐5根竹扦子,就可以去服务店抽取一支“好运签”。“好运签”上写了一些祝福的好话,游客拿走精美的签,也能把它当作一个不错的纪念品。
这个创意也包含相似的洞察。小组在回收竹扦子与抽“好运签”之间,建立了一个游客乐意接受的规则。
(离萧天摘自人民邮电出版社《10种洞察:探索理所当然之外的世界》一书,王 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