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深处却平夷
2024-09-30耿艳菊
读者 2024年19期

陆游有一首诗是怀念他的老师曾几的,其中有一句这样写道:“律令合时方帖妥,工夫深处却平夷。”“律令”在这里是指诗歌的格式和规律,“工夫”是指诗歌的语言成就。诗歌的4TSKC6ZHcOu88KZFQSj7vA==格式、韵调和语言,不是越复杂、越难懂越好,反而是越简单、越流畅、越贴切越好。
五代著名诗僧齐己写过一首《早梅》。一夜大雪,他清早起来发现有几枝梅花已经开了,觉得梅花开得很早,为了突出一个“早”字,便写了这首诗,其中有一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对这首诗很满意,欢喜地拿着这首诗去请教好友郑谷。郑谷看了后,把“数枝”改为“一枝”。郑谷说,数枝梅花开已经相当繁盛,不足以说明早,不如“一枝”贴切。至妙的字句无须工巧,一条横线足矣。
契诃夫有句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姐妹。”他在信中也表达过同样的观点:“学着写得有才气,就是写得很简洁。”美学家王元化曾用“工夫深处却平夷”来形容契诃夫的作品。契诃夫讲的都是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平淡的生活,其中却蕴含着深邃的思想。
木心说:“社交场中善于辞令,是一种本领。默然、蔼然、萧然却显得很融洽,同样是一种本领。说话不多,声调不高,而使人一直觉得你在说话,是一种本领——因事因人,随机更换此三种本领者,尤见本领。”这三种本领的高下立见分晓,正是“工夫深处却平夷”。
想到卖油翁和“庖丁解牛”的故事。“无他,惟手熟尔”,说的也是“工夫深处的平夷”。
平夷,其实是自信。因自信,而远,而深,而平和。
(岁月静好摘自《思维与智慧》2023年7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