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的名义
2024-09-30程玮

那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我像平时一样走进超市。
一个年轻人迎上来,先给我看了他的证件,然后问我,我可不可以在购物时顺便为战争地区的平民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他们组织了三辆卡车,计划当晚出发把救援物资运往战区。
“我愿意帮忙。可是买些什么呢?”我有点儿迷糊。
年轻人很耐心地说:“想象一下,此刻您正坐在地下防空洞里,您最需要什么呢?”
我推着购物车走过一个个货架,想象着此刻我正坐在黑暗、潮湿的防空洞里,头顶炸弹在轰响,身边有孩子在哭泣。这时我最需要什么呢?我给小孩子们买了饼干和巧克力,给女人们买了卫生用品。我发现在超市购物的人或多或少地为战争地区的人买了一些东西。
我走出超市。那是一个初春的下午,阳光温柔,路边的树木正在冒出淡绿色的树叶,樱花开得轻盈而盛大。我心中猛然涌上一阵难以言说的悲伤。
战争,从未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消失。世界上几乎每天都会爆发大大小小的战争。可我们总觉得它离我们很远,仿佛发生在一个跟我们毫无关联的世界。也许,我们有意无意地背过身去,不愿意正视它。可它若骤然出现,几乎会击碎整个世界原有的秩序。
战争,一直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古今中外的朝代更迭、民族的盛衰与强弱变化、近代国家的形成与疆界变迁,莫不与战争有关。战争是这个世界上的强者们掠夺财富、人口和土地最常用的手段。无论战争的结局如何,它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结局都永远是一样的:破碎的家园,失去亲人的家庭。
战争,给儿童带来的灾难是最为深重的。儿童在战争中失去父母和家园,失去玩伴和童年的欢乐,甚至失去某一部分肢体乃生命。战争带来的食物短缺,使得一代青少年营养不良,生长受到影响。战争使儿童从小生活在暴力和仇恨中,没有安全感。战争剥夺了儿童该接受教育的机会,导致他们知识严重匮乏。而这一切的一切,几乎不会被记录进战争史中。
终于,有一个叫安妮·弗兰克的女孩,写了一本叫《安妮日记》的书。它记录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她和父母躲藏在密室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它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是记叙了一个女孩子在那段时间的心路历程。可是,在人性的意义上,它是一部关于战争的伟大作品,因为它通过一个年轻的声音,真切、响亮地向全世界控诉了战争,控诉了战争给她这样一个普通的、充满梦想的女孩带来的灾难,引起了全世界的注目和警醒。
我去过阿姆斯特丹王子运河边的“安妮之家”,在那里,我感受到的不是仇恨,而是永远记住,不要忘记,不要让这一切重演。
我想,也许最终会有一代年轻人站出来,高声说:“以儿童的名义,请停止这一切!”人类应该,也可以寻找出一种解决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争端的和平方式。或许你便是其中的一员。
(李金锋摘自《少年新知》202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