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2024-09-27马一德

前线 2024年9期

[摘要]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充分认识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关键作用、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紧迫性。按照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教育综合改革要突出教育的先导性功能,科技体制改革要突出科技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突出人才自主培养。处理好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自身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系,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关键词] 教育; 科技; 人才; 体制机制; 改革

[中图分类号] C964.2; G521;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4)09-0038-0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1这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政治气魄和历史担当。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确保改革举措贯彻落实到位。

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重大论断,突出体现了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地位,明确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战略部署。

充分认识教育、科技、人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关键作用。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集中体现在科学技术的研发和突破上。我国现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各级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5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2教育现代化程度稳居全球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400万件,成为全球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3研发人员总量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卓越贡献,已载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光辉史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必然需要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继续发挥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把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置于战略地位,先后于1995年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02年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12年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近年来,尖端科技领域成为大国博弈最前沿,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新征程上,高质量发展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靠拔尖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更需要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相辅相成,实现良性循环。

充分认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紧迫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和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在体制机制上还存在许多堵点卡点。为此,《决定》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详细部署。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谋划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过程中,推动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整合教育、科技、人才资源,构建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长效机制。围绕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让一切创新和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1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知识的创造、获取和传播手段发生历史性变革,对科技人才的培育和遴选模式也提出了新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创新思维能力强、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拔尖人才的需求迅猛增长。应当看到,我国存在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较低、工作联动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载体依托不聚焦等问题,其根源在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基础还比较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尚未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决定》提出:“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2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必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教育先导—科技自强—人才拔尖”的良性循环,才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不竭动能。

教育综合改革要突出教育的先导性功能,围绕造就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人才培养主阵地,推动教育理念、评价制度、治理体系等变革,以教育质量的跃升扩容人才资源、赋能科技资源。教育能够塑造未来,也能够引领未来,对推动人才全面发展、增强国家创新创造活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具有决定性意义。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一流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应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推动高质量教育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拔尖人才、复合型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应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为导向,树立“能力本位”的拔尖人才培养基准。新质生产力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提质扩容和未来产业的有效培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紧跟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前沿,依托新型研发机构或交叉研究平台,通过交叉融合催生学科创新、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建设更多交叉学科、新兴学科,推进专业结构优化和内涵提升。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拔尖人才、新型劳动者的历史使命,应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统筹人才培养差异性、科学创新多样性、评价机制包容性和政策资源导向性。建立高校分类设置、分类支持、分类评价的机制和管理办法,探索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优化基础学科研究设施和文化氛围,为有能力、有毅力专注于高价值基础研究的拔尖人才提供长期稳定支持。

科技体制改革要突出科技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围绕制约科技自立自强的最紧迫问题改革攻坚,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激励机制。在布局重大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实现科技发展与高质量教育、拔尖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以科技创新推动教育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创新,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取得新成果;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和匹配度。培养新型科技人才,推动人才在产业链关键环节上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成长。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突出人才自主培养,围绕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破除育才用才引才的机制障碍,打造一支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更好支撑教育发展、技术创新突破。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科技实力强弱,既看科技工作者队伍的规模和结构,更看顶尖科学家的规模和结构。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必然要求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要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更好地保障青年科技人才待遇。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过程中遴选和磨炼人才,让人才在筛选和储备阶段就接触产业前沿与创新实践,实现产教融合与科教协同有效贯通。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汇聚人才合力,开辟未知领域,力争实现更多原始创新突破。

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围绕科技制高点和高端人才的战略博弈空前激烈。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国际竞争呈现复杂而胶着的态势,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决定》指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1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与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以系统集成,体现出党中央基于国际形势和综合国力的深刻变化,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已经形成更为科学、更具韧性的战略筹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好一个庞大集合体的发展,一定要处理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然后再从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方面下功夫。”1评判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成效的标准主要是看能否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这就需要处理好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自身发展与协同发展的关系,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统一,形成“1+1>2”的倍增效应。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应当看到,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尚未有效解决,教育和人才供给未能很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应加快转变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探索建立市场驱动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机制。依托庞大市场为技术研发提供应用场景,在大规模市场化应用中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支持链主企业在重点产业链中发挥引领作用,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织创新联合体。打通成果运用转化通道,支持企业既作为“出题人”、又直接参与“答题”过程,让企业在解决高校、科研机构“沉睡专利”“不能转”等问题中充分发挥作用。

强化战略科技项目的牵引拉动,健全创新平台建设和管理机制。探索建立重大科技任务分类管理组织模式。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一批应用牵引、供需匹配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载体或平台。针对不同领域的特点,实施中试2孵化扩容专项行动,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适用性和转化效率;推动校企“双向流动”、产教“双向赋能”,前瞻满足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设置里程碑节点,减少各类过程性评估、检査、抽查、审计等,做到宏观上管住,微观上放宽搞活。在政策、资金、土地、场所等方面支持创新平台发展,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杠杆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教育、科技、人才领域。

完善科技创新全链条联动机制,建立多部门联动实施、接力实施工作机制。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正酝酿重大技术突破,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巨大空间。《决定》强调:“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3要促进人才要素高效流动,为取得科创成果的研究人员提供灵活就业创业的“旋转门”。结合各地产业禀赋,布局前沿交叉学科,推动主攻方向相近的高校开展学科联建、复合型人才联合培养。全面实施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速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转化改革,建立健全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市场化评价导向,加强对中小企业、民营科创企业的法律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对数字化转型成果的评价和奖励机制,激发人才、科研组织乃至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07-22.

[2]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马一德,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 / 高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