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
2024-09-26赖国营
摘 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将“学科知识”转变为“学科观念”,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需求,设计具有学科特色的大单元教学内容,以单元为单位开展有深度和广度的化学教学活动。“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物质的量”概念的认识。基于此,本文以“物质的量”相关知识教学为例,探讨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实践。
关键词:深度学习视角;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大单元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受到广泛关注,其不仅可以优化学生学习方式,还可以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但由于高中化学知识难度较大、知识点较为分散、学生基础薄弱等因素,导致大单元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大单元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本文首先对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的化学课程内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深度学习相关概述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深入理解知识,并将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深度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化学知识,还可以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这对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深度学习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学习内容具有深度。深度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复,还包括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只有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才能实现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并能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经验。第二,学习方式具有深度。深度学习并不是单纯地对知识进行记忆和背诵,而是要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深度学习时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并通过对化学知识进行理解和应用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1]。
二、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一)构建科学高效的化学课堂
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构建是以新课标为基本依据,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通过将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单元,实现学科知识融合,构建学科体系。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化学教师应以大单元教学模式为基本教学策略,对化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整合,构建科学高效的化学课堂。
(二)促进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和理念
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是落实新课标要求的有效途径。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它可以促使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创新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将新课标中对化学知识、化学能力、化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等方面的要求转化为具体教学内容,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升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大单元教学,学生可以在一个完整的单元学习中,自主探索和发现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化学知识的逻辑体系,形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大单元教学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在探究中成长。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为他们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三、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备课不充分,学习主题不明确
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然而,目前很多高中化学教师在备课阶段存在不充分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未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制订的教学目标不合理;二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未能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好教学重难点,导致不能有效开展大单元教学。由于高中化学知识涉及内容较多且较为复杂,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难以全面把握教学内容。
(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难以统一教学进度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化学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得较为扎实,而有的学生则相对薄弱。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使教学进度与学生的基础相匹配。然而,由于学生基础差异较大,教师很难找到一个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进度。如果教学进度过快,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会跟不上;如果教学进度过慢,基础扎实的学生可能会感到无聊。这就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教学挑战。
(三)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够系统地传授知识,但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探究、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然而,由于时间、资源等的限制,很多教师难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这就使得大单元教学变得单调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的有效引导不足,学生难以实现深度学习
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基本素养,还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很多教师却没有做到,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师在授课时往往注重对教材知识的讲解,而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自主探究和思考过程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牢固;二是教师在课堂授课时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导致学生的思维活动和问题解决不够全面、深入;三是教师在授课时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和交流,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自我思考和自我探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和教学理念,以提高教学效率。
四、深度学习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确定单元的学习主题,明确单元内容
深度学习是一种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引导他们进行深度思考。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关注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促进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深度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涵,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合作,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2]。
“物质的量”是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重要的学习主题,它涉及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以及计算方法,掌握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气体摩尔体积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这一单元的学习不仅为学生后续学习化学知识打下基础,也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3]。
(二)设计教学目标,分析核心素养
在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化学大单元的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教学目标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通过设定这些教学目标,学生将在深度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化学知识,还能够培养综合素质,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4]。
例如,在教学“物质的量”相关知识时,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三个:一是了解概念,知道其意义;二是了解相关知识,学会计算质量分数;三是认识相关知识,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同时,教师需要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物质的量”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整合教材内容,搭建单元学习支架
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应当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整合各个知识点,搭建起单元学习的支架。通过构建大单元教学框架,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设计出符合深度学习需求的教学活动和任务。这个框架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还能够帮助他们建立知识体系,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在搭建单元学习支架时,应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深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成果的提升。
以“物质的量”相关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梳理相关知识点;二是进行知识整合;三是完善知识结构。教师可以先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整合相关知识点,然后通过梳理教材内容搭建知识结构,为后续的深度学习活动提供指导。教师可以将物质的量和摩尔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在学生对物质的量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再引入摩尔和质量之间的关系[5]。
(四)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中,可以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设计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化学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索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并将所学应用到解决真实世界题中。
例如,在开展“物质的量”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需求,创设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模拟化工厂生产的实验项目,让学生扮演化工厂工程师的角色,负责计算原料和产品的物质的量,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通过这个实验项目,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还可以了解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为了提升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师还可以将实验项目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任务。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化学物质,并计算其物质的量,如测量家中清洁剂、食盐等物质的量。这样的实验任务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进一步促进深度学习。
同时,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还需要注意情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情境应该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而不是脱离实际的虚假情境。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合理设计实验项目和任务,确保学生在实践中能够真正掌握化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进行课堂评价,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在深度学习视角下,学生需要经历知识的发现、组织和迁移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我建构、自我反思、自我调节。因此,教师需要及时进行课堂评价,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化学知识与技能,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例如,教师在完成“物质的量”相关知识教学任务后,可以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效果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开展课堂评价,如自我评价法、互评法等。通过这些评价方式,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提升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理念,是落实新课标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基于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组织学生开展有深度和广度的化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深度思考,对知识进行探究、实践、创新和迁移,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此外,教师还应结合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组织活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符吉霞,陈程.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硫及其化合物”为例[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2,38(7):28-33.
[2]马金星,王小静,奚堂.深度学习视域下化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3(5):71-75.
[3]齐丽玲.以大概念为引领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以“物质的量”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2022(32):63-65.
[4]戴克华,陈琳琳.在“教”“学”互动中促进深度学习:以高中化学“暖贴的设计与制作”项目化学习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2(12):40-44.
[5]韩娟娟,李玉州.深度学习下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探讨[J].环球慈善,2022(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