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24-09-26王建辉

当代家庭教育 2024年12期

摘 要:游戏是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以游戏为载体的游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也愈发普遍。然而,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以期通过文章的分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12-0143-03

相较于小学生,初中生在身体和心智方面更加成熟。虽然他们并不会像小学生那样痴迷于玩游戏,但游戏仍然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他们非常喜爱的活动项目之一。通过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活动,既可以让学生释放自己爱玩的天性,又能够让他们在游戏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肢体协调、心理调适等多种能力,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在日常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地运用游戏教学法,将游戏巧妙地融入体育教学,使体育教学效果获得显著提升。

一、游戏教学法概述

游戏教学法又称游戏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游戏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通过将游戏活动融入课堂教学,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可以通过游戏学以致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减轻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压力,而且还可以达到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游戏中成长的教育目的。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游戏教学法就是将教学与游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一种综合且高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深受师生的喜爱[1]。实质上,游戏教学法就是将游戏活动融入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掌握所要学习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将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强调的是,游戏教学法并不是将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随意叠加的过程,而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为载体,将所要学习的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巩固知识。在国内,游戏教学法自引入国内之后,便深受师生的喜爱,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虽然在应用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完善、不系统的地方,但是该教学法仍旧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一大趋势,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游戏教学意识相对淡薄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体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愈发突出,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也越来越高[2]。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更加重视初中体育教学,特别是通过体育教学可以进一步提高体育成绩,为中考体育加试打好基础。可以说,当前体育教学的重心主要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上。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违背了体育教学的初衷,而且也严重挤压了游戏化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使得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此外,部分教师的游戏教学意识淡薄,也导致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不理想。

(二)游戏活动内容较少

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需要以游戏活动为载体。为了确保游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游戏活动的内容不能过少,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但是,由于体育在中考中的分值加重,导致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应试倾向,即教学内容以课程标准上常考的内容为教学重点。而中考常考的体育内容基本上以跑步、跳远以及球类运动等体育项目为主,这些内容讲究一定的运动规则与技巧,需要学生反复识记与练习,整个练习提升的过程比较枯燥且漫长,当中缺乏学生喜爱的游戏元素。这对于天性喜欢游戏活动的学生而言,会感到相对无趣,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

(三)游戏教学结构不合理

游戏教学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游戏活动与体育教学的衔接不紧密。即游戏是游戏,教学是教学,两者之间的匹配度不够,这就导致游戏和教学难以形成教育合力,游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会大打折扣[3]。其次是游戏活动与体育教学在内容上匹配度不足。具体来讲就是教师所选的游戏活动与体育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不强,缺乏必要的内在联系,这也导致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难以发挥应有的育人价值。最后是游戏活动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占比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游戏活动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过高或者过低,影响游戏教学法的实际应用效果。

三、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更加突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在教学中自主选择他们喜爱的游戏,也可以自主选择他们心仪的游戏伙伴。在整个游戏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性都得到充分尊重,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处于一种辅助引导的地位,教学环境更加宽松和自由。学生在这样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成长,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这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游戏教学中,游戏的种类是十分丰富的。有些游戏相对轻松,有些游戏则难度较大,有些游戏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各种形式的游戏都具有不同的育人价值。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时,学生在游戏中能够感受到游戏所带来的轻松愉悦,这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4]。在应用难度较大的游戏时,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可得到充分的锻炼,这对于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会有极大的帮助。在应用那些考验意志力的游戏时,学生的意志会得到有效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无论应用哪种形式的游戏,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三)有利于学生社会化发展

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应将体育教学和游戏互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会参加很多游戏活动,而这些游戏活动基本上都是需要多人参与配合的。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需要处理好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确保游戏的顺利开展。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都会得到有效提升。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特别是步入社会后,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意识以及集体意识,这些都对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游戏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这些品质,为他们的社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树立游戏化教育理念

人的行为是由思想或者理念所决定的,不同的教育理念往往生成不同的教学行为。教学理念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能够对课堂教学活动产生方向性的影响。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首先应该树立游戏教学理念,以更好地引导游戏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树立游戏教育理念:一是不断学习有关游戏教学理念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深入了解该教育理念的优势与价值,逐渐树立游戏教育理念。二是通过定期进修或者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了解游戏教育理念的最新发展态势,这样对游戏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游戏教育理念。三是和一些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学习他们运用游戏教育理念的经验,进一步深化游戏教育理念的运用。

(二)设置游戏化教学目标

虽然目前体育教学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但体育教学不能走向功利主义,而应该以学生身体素质以及体育素养的提升为主要目标。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时,教师应尽量避免设置一些功利化的教学目标。在设置游戏化教学目标时,可以借鉴三维教学目标以及游戏教学理念来进行设置[5]。首先,在知识技能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和游戏规则。其次,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可以游戏化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最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热爱体育游戏的兴趣和习惯,以提高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设置游戏化的教学目标,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会更具有目标性和方向性。

(三)选择游戏化的教学内容

为了确保学生可以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教材上的内容,很少设计教材之外的内容。虽然这样的教学内容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但并不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展,也压抑了学生爱玩的天性,不利于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时,应该增加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元素,将游戏元素与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完美的融合,这样可以显著提升游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深入挖掘教学中的游戏元素,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其隐含的体育元素巧妙融合。二是在深挖体育教材的基础上,将教材以外的一些游戏元素渗透其中,这样既可以拓展教学内容,又能够提升游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组织游戏化的教学活动

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教学法的育人价值,就需要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教学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游戏类型的选择上和游戏活动的组织安排上,教师要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并尽量少干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篮球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花样篮球比赛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将篮球教学活动与花样游戏融合,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将体育教学、游戏活动以及体育比赛的各种优势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游戏过后还应该开展激励措施,使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更高。

(五)采用游戏化的教学评价

作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应该改变以往由教师主导的单一评价形式,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并融入一些学生喜欢的评价元素。游戏化评价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模式,将教学评价与游戏活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参与度较高,评价效果也更显著。在运用游戏化教学评价模式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以游戏活动的形式开展评价,丰富教学评价的形式,提高教学评价的吸引力。二是在评价内容中增加一些游戏元素,即评价时不仅评价体育知识技能,还应该评价一些知识技能以外的内容。三是评价标准要更加多元化,不能以体育成绩的高低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例如,可以将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参与度、活跃度、集体协作度等纳入评价标准。通过这种方式,可大幅提升游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化,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然而,受限于应试教育的传统思维,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仍较为重视分数,轻视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教学与游戏相结合,为体育教学带来了积极的变革。在未来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运用游戏教学法,将体育知识与游戏活动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谢蓓)

参考文献

[1] 杨建武.游戏教学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教育(教学),2024,(01):93-94.

[2] 聂振.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4,(01):122-124.

[3] 项兵.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4,(02):7-9.

[4] 王向阳.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价值及策略[J].亚太教育,2023,(21):83-86.

[5] 杨海.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23,(19):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