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手账资源开拓创意实践的新路径

2024-09-26黄玉蓉

当代家庭教育 2024年12期

摘 要:创意实践是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它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然而,当前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主动开发资源和利用教学资源的观念意识比较薄弱;由于美术内容的广博与学习时间的短暂,教师难以处理好教学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存在对知识理解不深入、实践空洞且泛化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探讨手账资源在实践中的运用,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意实践素养。

关键词:手账资源;实践;美术;教学;创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12-0118-03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突出实践性。实践性被认为是艺术学习活动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特征[1]。美术学科实践性的表现形式并不局限于绘画,还有情境、体验、媒材、工具、审美感知等因素共同构成。将手账资源融入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以体验为主,教师应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来设计课程内容,注重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和综合性,将美术学习实践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一、借助手账资源,拓宽探究广度

手账是集日程安排、旅行打卡、生活感悟、读书心得、消费收支、流行歌曲、社会热点、上映电影甚至百科知识等元素于一体的超级本子,它是个性化生活的记录。

(一)链接生活资源

使用手账资源要从孩子的需要和育人目标出发,强调学生与生活资源的有效互动,注重挖掘校园、图书馆、自然环境等周边资源,同时应涵盖人文资源如名人轶事和风俗人情等。教师应以教学实践为主线,融入手账资源,推进资源的优化利用,提升更新课程资源的认同感和敏感度。手账资源可拓宽课程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引导孩子融合多领域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交互对接、适时生成、再优化加工,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收集实物资源

孩子是手账的制作者和体验者,更是探索者和创新者。这一过程鼓励他们发展广泛的兴趣、深入观察生活、细致欣赏美景和积极收集各种资源的习惯。遵循“物尽其用”的原则,孩子会根据个人喜好收集如贴纸、印章、树叶、饮料瓶、玩具汽车、纸箱、海报纸和商品宣传册等材料。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孩子与这些材料互动,以顺应孩子的认知水平,并使实践活动更具有趣味性、游戏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收集手账材料和资源,孩子们在亲身体验和动手实践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进而促进生命的成长。

二、借助手账资源,推进探究深度

(一)量变积累,实践促质变

手账资源的积累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包括视觉元素、社会科技信息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这些资源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孩子的美术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基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用手账资源来设计具有开拓性的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持续成长。

美术学科强调动手实践,这种实践是日常浸润的结果,不能仅靠画画或者重复训练来实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感受。通过长期的积累,增强学生对美术文化的审美感知,并在体验中提升他们的美术感悟能力。

在苏少版六年级美术《看新闻画新闻》活动中,教师首先对新闻进行分类,如政治、娱乐、社会百科、科技等,并依此组织分组活动。学生依据个人喜好加入感兴趣的小组。活动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分享资源和展示交流。以政治新闻组为例,学生将收集到的图片、漫画作品等手账资源,涉及国家领导人和相关重大事件的资料进行分享。这一过程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多样化的新闻事件。第二部分是作品展示和创意表达。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新闻的理解设计符合主题的创作方案,并与同组成员一起讨论作品想要表达的观点和意义。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帮助学生积累新闻知识,而且使他们能够深入理解新闻内容,建构事件、人物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不断更新。

(二)以学践行,学以致用

通过整合手账资源来开展教学实践,可以促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现知行合一,增强美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当前美术实践中常出现与生活脱节的现象,这种脱节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美术学习变得枯燥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深入挖掘课本内容知识点,将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鼓励学生从周围环境出发进行观察和思考,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使实践活动生活化、社会化,从而增加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升他们的美术素养。

在设计美术实践活动时,应结合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例如,在苏少版六年级《迁想妙得》一课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贴近生活和社会,教师设计了以下活动:一是利用手账资源中的人物和动物图像开展联想;二是观察校园的裂缝、小区的窨井盖、街边的草丛等,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美化环境。这样,学生可以将在美术课上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体现美术的创意实践性。通过这些多样化的美术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体验创意实践的乐趣,将美术的实践性和人文性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创意实践能力。

(三)化繁为简,创意共生

引入手账资源能够改变传统美术课堂中复杂、固化的实践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和创意潜能。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利用贴纸、印章等材料进行设计或展示他们的实践成果,这个过程是一个涵盖知识、情感、意图和行动的综合学习和实践过程,即“做中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选择、探索来“做”,在动手和动脑的实践中学习。他们围绕学习内容,通过听、说、做、展等交流方式,组织协作、互换信息、共享学习资源与经验,并在表达与倾听中整合各种手账资料,促进智力和情感的交流。这种实践方式融合了科技实践、社会实践和审美体验,使学习者在实践中重新构建认识与能力,从而增长知识、提升创新能力和美术素养。

例如,在苏少版二年级《相同图样排排队》一课中,课程目标是引导孩子发现二方连续排列的规律,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仅限于教师演示和个别学生尝试,这种方式限制了大部分学生的参与过程。在这节课中,笔者通过使用印章资源来突破教学重难点,鼓励学生自己用印章进行探索。学生首先独自探索不同的排列样式,如正倒式、波浪式、相对式等。随后,在小组合作中创新排列样式,一起组合印章,考虑不同印章的花纹、大小及其组合的穿插搭配和高低错落,深入理解美术造型规律。使用印章的实践方式相比传统的画、剪、拓印等方式更加简单高效且有利于激发创意生成。

三、借助手账资源,延展时间长度

(一)课前积淀

手账资源从时间上可以分为“课前手账”“课中手账”和“延学手账”。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为“课前手账”准备材料。“课前手账”是学生表达对即将学习内容的感受和理解的媒介,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及自主实践。

例如在教学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我爱运动》这部分内容前,教师可让学生先行预习并准备相关材料。有的学生通过预习了解到“运动”“关节”和“表情”的关联,认识到运动的场地和人数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在“课前手账”上记录了预习中获得的知识以及发现的问题,如群体项目中的篮球要求5人参与,而足球要求11人参与等知识;有的学生发现划船和滑雪的运动场地要求。除了文字记录之外,还有的学生在“课前手账”上绘制表格,将整个表格划分为“单人运动”“多人运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并分别依据“联系”“区别”和“性质”等进行归类。学生的“课前手账”内容丰富、个性鲜明,有效地展示了他们在预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思考的轨迹以及发现的问题和困惑。美术“课前手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美术学习实践中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

(二)课中探索

“课中手账”是一种基于美术学习实践活动而形成的探究形式,能够使美术学习活动形式更加丰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致力于让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更要让学生获得新的思考方式。对于美术创意诞生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整体的知识结构以及在美术思考和探究的实践过程,均体现在手账记录中。“课中手账”可以对学生的实践探索过程进行有效记录,是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与反思的成果,它能够为后续学习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以苏少版四年级上册《鱼的纹样》为例,有的学生在“课中手账”中记录下了箭头图,将实心的点、空心的点、大大小小的点进行比较,从而展示了点的不同效果图;有的学生在“课中手账”中将粗的线、细的线、虚的线等结合在一起,组建线条网络,清晰展示不同线条的效果。“课中手账”让学生的美术实践活动更有趣,它不仅拓宽了学生实践活动的范围,而且拓展了学生实践活动的深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手账资源进行深度加工,让手账资源真正成为美术思维、美术探究和美术表达的最佳媒介。

(三)课后反思

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延学手账”可有效记录学习感悟并进行深入反思。很多学生之所以学不好美术,原因之一是不善于反思。而“延学手账”主要用于课堂美术学习之后记录所思所想,帮助学生反思美术学习过程,可对美术学习经验进行总结,从而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结点,建构全新完善的知识体系。

以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画人物》《人物装饰画》《水墨人物画》《我爱运动》为例,这几课都是人物大单元,学完这些课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做手账。有部分学生在“延学手账”中记录了自己的反思:“我觉得用人像作为参照物画出写实人物更加困难,人物装饰画用夸张变形的方式表达则更加简单,添上色彩感觉会更好”;另一位学生画出本单元每课的重要知识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想,制作了思维导图,通过将方法、经验等记录在“延学手账”中,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四、结语

手账作为一种题材广泛、材料丰富、与时代潮流紧密结合的资源,其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展现出新的发展特征。将手账融入美术教育,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在美术创作中的素材,而且能够体现他们在视觉艺术方面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过程。笔者认为,手账不仅是美术学习的辅助工具,更是学生学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参与美术实践活动的热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通过深化手账资源的教育价值、优化手账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强化手账资源的教育实践等策略,更加高效地利用手账资源,以丰富教育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融合,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美术教育的核心素养目标。

(责任编辑:谢蓓)

参考文献

[1] 尹少淳.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美术(2022年版)解读[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