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背景下开展家园共育的研究

2024-09-26戴珠凤戴云云

留学 2024年18期

学龄前幼儿的假期较长,且没有假期作业,教师无法与幼儿、家长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如何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有哪些?我园依托“钉钉”平台为幼儿营造温馨愉悦的网络班级氛围,为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给予适时、适宜的指导。

家园共育新模式内容的设计。适宜幼儿假期开展。基于学龄前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小衔接,可以围绕幼儿感兴趣的,适合在家中开展的内容进行活动。如自制小书、绘画、亲子运动、制定家务计划表、观察记录自身变化等。

有助幼儿整体发展。活动内容要具有整体性,尽量覆盖包括健康、社会、语言、艺术、科学等领域。教师可以以周、月为单位,将内容穿插到活动中,帮助幼儿全面整体地发展。

贴近幼儿近期热点。线上互动的活动内容要贴近近期热点,能够吸引幼儿全身心地参与其中,避免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游离。活动内容的趣味性和可分享性能让大部分幼儿参与到线上互动中,最大限度调动幼儿的主动性。

家园共育新模式开展的策略。依托“钉钉”开展线上互动活动。钉钉的“家校通知”功能,是学校开展家园沟通工作的首选,钉钉让教师向家长推送的每一条通知都有迹可循;“班级圈”功能类似于微信的“朋友圈”,是班级范围内师幼互动的社交圈。教师在钉钉班级圈创建专题性互动话题,家长与孩子响应话题,并将线下开展活动的照片或视频上传在班级圈中;通过“视频会议”,幼儿可在教师的邀请下开麦、闭麦,保证活动过程有序进行的同时也减轻了家长的操作负担。根据个体需要,教师会将幼儿提前发布在班级圈的照片或视频通过“共享桌面”的方式展示出来。被展示的幼儿通过语言描述和照片视频向全体小伙伴分享自己的活动过程、感受或问题。图像与语言的结合,使分享者讲得更清楚,让倾听者听(看)得更明白,分享互动的效果丝毫不亚于线下分享会。

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活动内容。教师通过收集网络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活动内容进行再加工处理,设计出适宜大班幼儿开展的线上互动活动内容,主要的呈现方式有PPT、音频、视频、微课等。除此之外,教师还会利用VR技术软件,整合网络资源,开展云游小学、云游上海天文馆等,让幼儿足不出户沉浸式参观活动,感受科技的魅力。利用钉钉打卡功能,教师设置了一系列结合互动活动内容的打卡任务,如“劳动小达人”“运动小达人”等,让家长可以在线分享幼儿假期生活,推动家校交流无障碍常态化进行。

借助视频会议提升家园共育能力。我园定期推荐教育专家针对幼儿生活开展专题讲座,让家长系统地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升家长的科学育儿理念。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嘉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