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策略探究

2024-09-26董晨晨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5期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家境困难学子得以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亟须创新育人策略,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扩大资助政策的影响力,提升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成效。文章首先分析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包括: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资助缺乏精准性;资助模式缺乏创新,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接着分析新媒体应用于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价值,包括有利于打破时空界限、有利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有利于加强师生互动、有利于促进信息多元传播。为促进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高质量开展,文章从四个方面提出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创新策略:一要构建新媒体资助平台,及时推送国家资助政策和信息,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需求,强化育人的精准性;二要开展多模式的教育宣传,搭建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及勤工助学平台,提升受资助学生的综合能力,传播社会正能量;三要建设素质过硬的新媒体育人队伍,转变工作思路,增强新媒体传播意识,熟练掌握新媒体技能,强化资助育人实效性;四要依托新媒体平台优势,加大资助育人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多渠道多元化获取资源,形成多方帮扶新局面。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资助育人;现状;价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5-0154-05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商丘师范学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资助育人体系融合机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XLL23-50

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是高等学校深化育人机制、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育人工程,以“奖、助、贷、勤、补、免”为主要形式,给予高校家庭困难学子资助,并开展多元化的资助育人活动。例如,高校充分结合校内外资源,开展勤工助学、诚信、感恩、励志等大学生教育活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依托传统媒体开展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已不能满足高校育人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充分利用新媒体,不断探索符合当代大学生成长特点的资助育人工作理念,创新资助形式和工作方法,从而促进国家资助政策顺利实施,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现状

(一)资助政策宣传不畅,资助缺乏精准性

传统媒体时代,宣传“奖、助、贷、勤、补、免”等资助政策的主要渠道通常为校内学工部门的网站发布、录取通知书中的宣传手册、辅导员及班主任的介绍。然而,高校大学生资助项目较多、种类繁杂,以往笼统单一的政策宣传,机械地罗列各种繁杂的资助项目及信息,很难使大学生深入理解并清楚分辨各类资助项目,对于如何享受国家资助政策以及复杂的申请流程知之甚少。加之部分高校对资助后期的具体宣传不够重视,部分学生很难申请到适合自己的资助项目,且仅仅依靠调查表和支撑材料进行困难认定,导致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缺乏精准性。

(二)资助模式缺乏创新,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多数资助教育仍主要采用面授的方式解读和宣传资助政策,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普遍过于官方化和公开化[1],部分学生碍于面子和自卑心理,不愿如实公开自身的家庭情况,对高校组织的各项资助宣传活动持回避态度。另外,以往的大学生资助工作模式通常将名额直接固定地分配到各班,没有跨越班级范围充分考虑困难学生的整体数量及情况,部分学生谎报家庭经济情况获得资助名额,最终导致真正困难的学生无法获得资助。长此以往,困难学生对申请资助项目就会失去信心,对参加资助宣传活动积极性不高,导致资助工作者得不到及时的回应。因此,传统的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缺乏灵活性,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

(三)资助内容比较单一,忽略人文关怀

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要兼顾助困与扶志两大育人功能,除基本的经济资助外,还要求在开展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时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避免其在受资助的过程中产生负面心理和自卑心理[2]。传统模式下的资助工作流程通常为困难学生提出申请、资助人员审核等,中间涉及繁杂的程序,大部分学生对资助政策不明白,对申请流程不熟悉,加之高等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导致资助工作开展不及时、不到位。此外,从家庭困难学生的角度来看,部分学生碍于面子或者认为申请流程太麻烦而放弃申请,从而错失受助机会,导致人文关怀缺失长期存在。

(四)资助效果不佳,育人作用发挥欠缺

大学生资助工作的核心内容在于育人。然而,部分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时,存在过于注重经济帮扶、忽略育人的现象,通常学校将资助金发放完毕后,资助工作也随之全部结束,学校与受资助学生之间基本不再进行相关交流,且不再对受助学生开展后续的资助教育活动,如感恩教育、励志教育、诚信教育、社会责任承担教育等。此外,部分受资助学生存在自闭、胆怯、自卑等心理问题,而高校对此情况并未摸排,没能及时关注与引导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问题及思想动态,这导致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缺失,很难从根本上达到资助育人的目的,给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格带来阻力。

二、新媒体应用于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价值

(一)有利于打破时空限制

所谓新媒体,即以数字技术和无线网络平台为核心技术支撑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3],可以在平台与用户之间迅速传播信息,备受广大用户青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宣传不受特定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博、微信、官网等平台接收国家及学校的资助政策和信息,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灵活的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开展资助育人工作。这样,资助政策及信息可以得到更好的宣传,学生也能更好地接收相关信息。同时,可以利用新媒体便捷地开展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使其更好地融入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充分面向全体学生,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新媒体的兴起和普及,使教育信息的获取、传播以及交流互动方式发生了改变,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灵活的交流平台[4]。这也深刻影响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网络平台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获取和分享信息的能力[5]。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教育资源,如查看资助政策、访问教育网站、线上阅读书刊、观看线上资助课程、收听助困讲座论坛等。新媒体教育资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新媒体具有显著的隐匿性和虚拟性特点,可以有效保护困难大学生的隐私[6],并有效维护大学生的自尊心,消除其抵触心理。同时,高校可以将与资助政策相关的图片、视频等信息呈现在困难学生面前,使其主动学习资助政策知识,由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参与热情。

(三)有利于加强师生互动

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为师生提供了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与学习模式,在线交流使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更加顺畅便捷,学习氛围更加活跃。新媒体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平等交流平台,在不受时空限制的条件下,双方可以及时开展网络交流与互动。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全面了解困难生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多方面的情况,并通过在线平台接收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资助育人的方向,提升育人的精准度与针对性,从而强化资助育人工作效果,满足困难学生的内在需求,提升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温度,加强人文关怀。

(四)有利于促进信息多元化传播

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具有公益性质的工作,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因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社会各领域和各部门协同合作[7]。新媒体时代,高校资助育人信息发布更及时、传播更迅速、覆盖面更广泛、分享更多元化。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的技术优势,打破地域限制,广泛传播资助信息,使社会各界感受到国家资助工作的号召力与感染力,在整个社会营造浓厚的资助氛围,进而达到广泛宣传与推广的目的,提升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实效。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创新策略

(一)打造新媒体资助交流平台,强化资助育人精准性

首先,为提高资助育人工作效率,及时打破信息壁垒,将资助政策及信息快速传递给学生,要求高校及时搭建资助育人平台及网络系统,以网络化的程序开展资助育人工作[8]。同时,积极发挥校外资源的作用,充分运用校外网络志愿服务、微信、微博等资源,通过网络平台传播迅速的优势发布资助信息,消除师生沟通障碍,全面宣传资助信息,实现价值共享和精神共享。拓宽师生互动渠道,在新媒体平台营造师生自由表达与平等交流的话语环境,积极听取受资助学生提出的建议,及时采纳并修正完善,确保资助资金发挥真正的作用[9]。

其次,运用数字化考评机制落实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高校可以采用数据信息反馈及评价方式,对受资助学生在校学习情况、思想品德、成绩成果、活动参与、社会公益、劳动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学生受资助的额度挂钩,明确学生受资助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使学生在享受国家资助政策的同时,心存感恩,回报社会。此外,高校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将信息共享转变为价值共享和精神共享,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追求[10]。

最后,教育工作者要全面掌握受资助学生的在校情况、思想动态以及内心需求,通过多渠道、多路径与受资助学生交流,及时接收受资助学生的反馈,关注个体差异,使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真正实现精准聚焦。例如,利用电子邮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定期与学生交流,设立意见箱、在线问卷等匿名反馈渠道。

(二)开展多模式教育宣传,传播社会正能量

育人是高校资助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点内容。高校想要做好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就要做好资助育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新媒体构建多种宣传模式,组织丰富多彩的资助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大学生身处正能量氛围,思想和认知得到感染和熏陶。

首先,高校应依托新媒体将网络思政教育与资助教育融合,搭建励志教育平台,推送励志故事及典型事迹,以生动鲜活的形象感染受资助学生,使其养成励志图强、坚韧不拔、勇于进取的优秀品质。同时,在每学期末,高校可以组织师生在线投票,对受资助学生的励志行为进行评选,对于表现优秀的受资助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11]。

其次,高校开展感恩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高校要利用新媒体创建感恩教育平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活动,鼓励受资助学生积极参加,在新媒体平台传播社会正能量,教育引导学生要怀有感恩之心。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线上举办的资助感恩主题的作品征集、征文等活动,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推送感恩故事、受资助学生成功典型案例、公益支援活动等,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感恩教育氛围,使学生在受到物质资助的同时,心理也能“减负”,进而拥有一颗感恩之心,从而运用自己所学回报社会。

最后,高校可以结合自身资源,创建有关勤工助学的新媒体平台,在平台及时发布助学兼职信息,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充分满足受资助学生的勤工助学需求。同时,建立困难生勤工助学信息数据库,全面收集受资助学生的各类信息及具体需求,形成个人资助档案,针对其实际情况,向其推荐合适的兼职岗位及工作机会,使受资助学生既能获得劳动报酬,又能提升劳动技能。例如,高校可创建小程序或者官方账号发布信息,在勤工助学数据库里开发智能匹配算法,自动向学生推荐合适的兼职岗位。

(三)建设素质过硬的新媒体育人队伍,强化资助育人实效

新媒体时代,高校想要进一步创新资助育人工作,就必须组建一支思想理念新颖、综合素质过硬、技术水平高的新媒体育人队伍[12]。

首先,教育工作者要转变工作思路,创新教育理念,增强传播意识,提升新媒体运用能力及水平,推进新媒体在高校资助教育中广泛运用。具体来讲,可以开展相关课程及组织相关活动,对教育工作者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培训,加深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平台的了解,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新媒体素养。高校要汇集校内多方资源,实现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形成教育合力,进一步强化大学生资助育人效果[13]。

其次,高校要坚持“专兼结合,专为主,兼为辅”的原则,积极邀请来自校内外的专家团队、著名学者,通过在线直播、讲座、视频通话等方式向受资助学生传播资助育人的理念及知识。通过加强互动沟通,大学生能对资助育人工作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并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最后,高校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发资助育人工作App,打造专业的技术运营团队,积极向全校师生推广,将App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及时归档,作出全面评估,顺利实现育人目标。例如,通过高校自主研发的App,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和学习生活消费行为等数据后,技术运营团队对数据进行评估,高校根据评估结果将资助资金通过App发放至学生账户。

(四)多渠道获取资源,形成多方帮扶新局面

作为一项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育人工程,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需要社会各领域汇聚合力,形成多维帮扶、多处支援、多方育人的新局面[14]。

为使国家资助育人政策落到实处并广为宣传,首先,高校应积极挖掘校外资助资源,扩大宣传对象,如企事业单位、公益团体以及社会各领域人员等。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为困难学生搭建实习实践平台,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为毕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高校要借助新媒体平台,积极筹集来自社会各界的公开捐赠及资助,并及时公示资金使用情况,保证捐助资金使用途径透明化,打消捐助主体的顾虑,保证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公开[15]。

再次,高校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采用在线直播、图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受资助学生的学习表现、日常行为等情况。主动接受社会资助主体的监督及评价,激励和鞭策受资助学生以良好的表现回馈资助主体。同时,为使受资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精神激励和教育引导,高校要积极搭建多媒体资助交流平台,加强资助者与受资助者的交流,强化彼此之间的信任。

最后,高校应注重开展扶志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对受资助者实施精神激励,培养其顽强的毅力及优良的品格。例如,利用高校在线教育平台,开设理想信念、人生规划等线上课程,开展线上心理咨询服务,组织线上优秀典型表彰活动,开放线上奖助学金评选渠道等。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给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既提供了丰富的育人资源,又创新了教育模式,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高校要及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依托科技进步,充分结合自身条件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推动新媒体与资助育人有机融合,探索二者融合创新路径,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升级与转型,优化资源配置。新媒体时代,构建创新型资助育人体系,充分体现资助育人的公平、公正、公开,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升新媒体资助育人成效,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推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张永.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11):154-159.

[2] 何岳.生态人文理念指导下的高校管理建设分析[J].环境工程,2022,40(9):329.

[3] 蒋敏,丁云.精准资助视角下高校资助宣传路径探析[J].四川劳动保障,2023(11):85-87.

[4] 任颖.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29):93.

[5] 田心.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5):130-131.

[6] 麻嘉宜,潘思含,林晨,等.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助力教育精准扶贫策略探究:以安徽省卜陈村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9):47-49.

[7] 温嫦艳.角色理论视阈下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角色重塑:评《高校资助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22(3):2.

[8] 刘健余,韦柳夏,吕亿.易班媒体平台与大学生资助工作融合以提升育人效果的研究与实践[J].数据,2021(11):131-133.

[9] 唐志文.论新发展阶段推进高校资助育人的高质量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21(11):105-111.

[10] 阎茹,仲维维.教育精准扶贫视阈下的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效果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21(10):91-96.

[11] 季俊杰,熊婧.高校资助政策价值主题的演进规律与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2021(9):37-44.

[12] 林海燕.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探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10):235.

[13] 陈怡钿,白迅文,钱鹏,等.基于大学生志愿背景下电商扶贫模式研究[J].智慧中国,2021,61(4):92-93.

[14] 张璇,欧雷,唐熙媛,等.大数据和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资助工作管窥[J].就业与保障,2020(16):177-178.

[15] 秦昌建.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决策探索,2019(8):64-65.

作者简介 董晨晨,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