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路径探究

2024-09-26杜秀娟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5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日益突出。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互融合提供了新途径、新方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机遇。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明确二者融合的重要价值,积极探索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基于此,文章阐述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构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文章旨在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理论参考,进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5-0084-05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运城职业技术大学科学研究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Y2022-4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凭借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广泛的受众群体,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交流平台。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根基,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意义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媒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影响力,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新媒体平台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同时,其以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等优势深受大学生喜爱,对于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结合,无疑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使其更具吸引力和时代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结合,不仅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形式更加多样,还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2]。

具体来看,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随时随地接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从中汲取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他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通过阅读文章、观看视频、收听音频等方式,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提高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3]。另一方面,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大学生可以从各类新媒体平台获取传统文化内容,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加深入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目标,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

除此之外,新媒体的互动性也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使他们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与他人互动和交流,共同探讨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黏合度[4]。

总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相结合,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重要途径。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形式更加多样化,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让大学生在参与和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二)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道德观念和审美价值。新媒体时代,传承与弘扬文化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和便捷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方面,通过新媒体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得到广泛传播,包括诗词歌赋、历史典故、传统节日、哲学思想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能够强化个体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信念[5]。借助新媒体,可以精心策划和制作相关内容,如历史纪录片、文化讲座、互动问答等,进而让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和力量。另一方面,新媒体的互动性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参与和表达的机会。大学生可以通过评论、分享、创作等方式,积极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这种参与不仅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从而增强文化自信。此外,增强文化自信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更加珍视和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更加愿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推动其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在新媒体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高校相关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广泛传播传统文化,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促进文化创新

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广泛的影响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将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既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能推动其在现代社会创新和发展。随着新媒体不断发展,各类先进信息技术、新平台层出不穷,合理利用各类新技术和新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能够有效促进文化传播和展示,对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首先,新媒体平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创新展示的舞台。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高清视频、互动直播、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全新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激发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创造活力[6]。例如,当前部分高校利用VR技术重现古代宫殿的辉煌场景,让大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有部分高校通过互动直播的方式,让相关专家学者与大学生在线交流,探讨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这些创新的方式不仅能够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也能让大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其次,新媒体平台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创新实践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破圈”和传播。部分高校在利用新媒体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开设了线上课程、组织文化创新大赛、设立创新基金等,旨在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鼓励他们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现代艺术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这不仅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还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7]。

三、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径

(一)构建新平台

高校应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将其打造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阵地,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交流渠道。

高校可以积极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社交媒体账号,形成多平台、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开辟新路径。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定期发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章、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内容,涵盖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解读,让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8]。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在线课程、网络讲座等,为大学生提供更为系统和深入的传统文化学习体验。可以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授课,采用视频直播、在线互动等方式,让大学生与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答疑解惑,深化理解。这些专家学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研究者,通过与其在新媒体平台上互动交流,大765cd382f1137c34ce2ed70f09e6ccb3411c0020146463cea7e71245c5c856a1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拓宽知识视野。同时,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设置作业、考试等环节,督促大学生认真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新媒体时代,构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前提。该平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9]。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进一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从而有效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热情,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推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繁荣发展。

(二)创新教育方法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日益多元化的学习需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应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育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使教育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成效[10]。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互动教学方式,让大学生亲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可以结合传统文化背景设计一些有趣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在模拟历史事件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这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制作富有创意的教学课件和视频材料,这也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手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可以邀请专业的多媒体制作团队,结合诗词歌赋、人文字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和视频材料,通过多媒体展示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效果。

最后,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文化考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11]。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遗址、博物馆等场所,采用全息投影、人工智能等技术让大学生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体验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

总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高校应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使教育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成效,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迎接这些挑战并抓住机遇,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以打造一支思想政治教育领军人才队伍,从而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

首先,高校思政教师应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力量。高校思政教师作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必须深入学习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

其次,高校思政教师应具备新媒体新技术应用能力和较高的媒介素养,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新媒体呈现在学生面前[12]。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途径,高校思政教师应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熟练掌握其应用方法和技巧,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将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为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高校应加强对思政教师的培训,定期举办教师媒体技能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和分享经验,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13]。同时,可以组织教师开展校际、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教师的视野和思路,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促进其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多样化的形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传播到更广泛的学生群体中。

总之,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关键。高校应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积极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军者,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

(四)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新媒体时代,高校应更加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首先,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定期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14]。例如,举办书法比赛、诗词朗诵、传统戏剧表演、茶艺展示等活动,同时在新媒体平台展出,让大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其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前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征集大学生的意见和想法,集合优质内容,在校园内建设传统文化主题文化墙、文化长廊等,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沿革、名人故事、经典著作等内容,并同步在网络媒体平台传播,鼓励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营造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氛围,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怀[15]。

新媒体时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重要一环。高校应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和特征,精心策划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结合时代背景,积极思考和探索新的路径和方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构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等多元化路径,加强二者融合。这不仅能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还能让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爱国情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古老的智慧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孙剑,梁国初,熊刁婵.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10):114-116,119.

[2] 吴小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23,9(15):75-80.

[3] 熊沂,骆婉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24):48-50.

[4] 张琴.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教师,2024(10):9-11.

[5] 贾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24(3):87-88.

[6] 付明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中国军转民,2022(24):70-71.

[7] 梁月,梁加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3,14(3):25-28.

[8] 魏圆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N].新华日报,2023-08-25(16).

[9] 李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时代报告,2023(12):104-106.

[10] 俞海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重逻辑[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3(4):4-6.

[11] 李英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机制研究[J].人生与伴侣,2023(30):94-96.

[12] 周春芳.以数字技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J].社会科学家,2023(8):148-154.

[13] 王红.从文本释读到价值重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4):151-162.

[14] 李影,俞德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契合[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35-139,155-156.

[15] 金雨晨,张春波,王春梅,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J].理论观察,2023(12):67-70.

作者简介 杜秀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