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减法
2024-09-25李曦乐
林清玄说:“生命若减到极简,一只蝴蝶就能找到无限的花园,一棵树里就有美丽的江山,一朵云就是无垠的天空……”减去生命的凡俗与困顿,为自己寻一口山泉、一点光亮、一方纯美自然。
从生命历程看,每一瞬间都在指尖流逝,这是自然永恒不变的减法。我们的生命中也有减法:卸下不必要的负重,展开身后双翼轻盈飞翔。
行走人生,我们背负着沉重的行囊。天边时舒时卷的云影,偶尔乌云满布的苍穹。大雨倾盆 ,一脚泥泞,我们疲惫不堪。
白落梅曾叹:“无论日子多窘迫,都要从容不迫,方才不负一世韶华。”放眼回望,他的身旁是山雾缭绕、菊香旖旎。山腰处、苍翠间,赭色土地上一起一伏的身影在朦胧山雾中微小而清晰。挣脱官场、世事束缚的陶渊明,在青石板上置一壶清茶,身后一片明黄的菊花灿烂。简庐茅屋下,有犬吠、鸡鸣……炊烟袅袅,柴火香的粳米、几碟可口的小菜,陶渊明怡然自得,生活画卷徐然展开在中国的文化史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从容,是在向我们诠释着生命中减法的从容。
或许,陶渊明的减法是放下后的从容,但我亦认为,生命的减法是抬眸远眺后独到的收获。苏东坡生命中的减法是这样的,饱经官场斗争,不断更职,一直被流放后“一蓑烟雨任平生”,豁达开朗地看过眼云烟。王维“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抬头向前,将希望尽收行囊的淡然不迫。朱淑真窗边,“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她将生命万物放于眼中的欣赏与独获自我内心的宁静。陆游坐书砚前,享受生命“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的清新明媚。各种减法,接续千古,讲述着亘古不变的永恒真理。
“一棵松,一颗石头,一块白石,减而又减,围绕白石的是天地,朗朗乾坤。”蜿蜒人生小径,茫茫前方,北风在耳畔呼啸,别驻足不前,在瑟瑟寒风中偶感生活愁苦,安慰自己“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做几次生命的减法,或许能为人生寻得一份豁达。
(指导教师:佘蜀强/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