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人的村庄
2024-09-25陈瑜昊
生活的仆仆风尘追得每个人都狼狈不堪。在这繁忙的都市里,能够在精神的小屋里寻找到一个宁静的自我,也是一件难事。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就是一部让人身处滚滚红尘亦能体悟世界辽阔又静谧的作品。
他是村庄最闲的人,有足够的时间去猜想狗的心事:“一条狗能活到老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太厉害不行,太懦弱也不行;不解人意不行,太解人意也不行。稍有马虎就会被人剥了皮炖了肉。”这是狗的际遇,何尝不是人的际遇!现实社会中,有多少人活得像狗一样忙碌和焦虑。做狗很难,做人更难。但无论境遇如何,我们都要对身边的事物保持一份敬畏之心,每个生物的生存都是一份奇异的景观,都有一段纷繁的心灵经历,彼此理解,彼此包容。让我们保持一份卓越独立的坚韧,达成人与周边一切生灵的和谐。
他在驴的立场上考量人性和驴性:“人穿衣乃遮羞掩丑,驴无丑可遮,它的每个部位都是最优秀的。”驴也好,人也好,永远都要保有一种自信,不怨天尤人,不孤芳自赏。作者深入村庄的一草一木、一狗一猫,甚至一滴雨、一粒尘、一缕风,用对待恋人的火热激情,对待母亲的感激之情,去对待村庄的每一个角落,赞颂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深情厚意。
他也是最忙的人,他蹲在田垄上研究风的心情,悟出“生命简洁到只剩下快乐”,想吹就吹,想歇就歇,来去自由。而我们这些聪明的大生命老是无端苦恼:为一所房子能否晒到太阳而忧虑,为孩子的成绩、为上司的眼神、为明天的面包而忧虑。人和风,到底谁活得通透!他用孩童般的心灵观察这片大地上的一切,又以老者的悲怆叙述着吹彻生命的风和年年积累的冬。
他在《孤独的声音》中写道:“离开野地后,我再也没有见过那只灰色的鸟,这种鸟可能只剩下一只了,它没有了同类,只希望找一个能听懂他话语的生命。她找到了我,说了那么多动听的鸟语,可我只是个农民,没有在天上飞过,没有在高树上站过,我怎么会听懂鸟说的事情呢。”想必这里所隐喻的,正是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吧。这等情感,怎是一句孤独可以言表?
他笔下的文字干净如水、质朴如泥。读之,让我们深悟: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需要一个村庄,可以让灵魂在其中得到安然的栖息。
(指导教师:陈淑慧/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