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网”开来,乘“数”而上

2024-09-25林奇李沙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15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数字化

2024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三十年来,中国超四分之三的人口、千行百业实现“触网”,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从互联网的后来者,变为勇立数字化发展潮头的开拓者,中国,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步履不停,无尽攀登。

让亿万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是信息时代对人的价值的深切观照。体现这份获得感的维度有很多,它们有一个共同指向,那就是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方式超乎想象的改变。网络购物、移动支付、智慧出行、网络直播、线上办公,我们的生活场景,已经与数字技术密不可分。

素材呈现

黄土高原上,宁夏固原市彭堡镇曹洼小学传来阵阵歌声。与羊群相伴长大的学生海洋,通过教室里可触控的“智慧黑板”学习厦门六中合唱团演唱的《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根网线,将两地孩子连在一起,同唱一首歌。重庆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地处丘陵地区,没有耕作优势,一度成为“空心村”。信息化、数字化的浪潮让这里呈现出新气象。“只需轻轻一点鼠标,成片的柑橘树就能同时‘喝’上水。”2021年,青龙村运用数字技术,开始实施柑橘基地智慧农业项目,闯出了一条丘陵山地数字农业发展新路子。短短几年,青龙村建成全国首个丘陵山地数字化无人果园,带动当地村民亩均增收1万余元。互联网成为惠民、利民、便民的一大“利器”,让人民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数字经济蓬勃生长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高效的连接,是互联网带给广袤土地最大的进阶。网络技术与多种行业结合,重塑产业结构,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

素材呈现

连接的力量,在时间的累积中,结出了硕果。从“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引领”,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光纤宽带和移动通信网络;紫金山实验室集聚了国内较早研究6G的科研团队,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创造了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多项“全球第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工厂生产也在发生深刻变革。如今,工厂车间闻“G”起舞,“只闻机器响,不见工人忙”渐成常态。长春的汽车生产广泛应用全机械化总装,每1分钟就有一台汽车下线;青岛特钢则通过先进的算法指挥生产,成功研发出全球强度最高的缆索钢丝用钢盘条;三一重工长沙18号工厂更是凭借其智能化水平,成为全球重工行业“最聪明”的工厂之一。

此外,各地政府也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浙江桐乡,自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由“三丝一纺”发展为以智能汽车、智能计算、智能传感和工业互联网等“三智一网”。湖南长沙,十年深耕,跃升成为移动互联网第五城。

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我国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放眼全球,全世界网民数量达到53.5亿,占全球人口比重超过66%,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类,成为世界人民的普遍诉求。然而,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共享不充分等问题长期存在,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网络空间治理成为一项全球性课题。

素材呈现

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创造性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从理念提出,到具体行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秉持的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中国援非“万村通”项目为近万个偏远村庄接入卫星数字电视信号,中国已与29个国家建立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北斗产品已在全球半数以上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

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在网络空间休戚与共、利益攸关。

运用示例

宾夕法尼亚大学曾有一句校训:“毫无特征的努力,便只是一事无成,而创新,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的确,科技创新永远都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动力。在社会发展的道路上,无论是直道冲刺还是弯道超车,归根结底都离不开创新的驱动作用。互联网三十载,波澜壮阔,见证了无数创新的火花。从最初的简单网页浏览,到如今的智能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凝结着创新者的智慧与汗水。这三十年,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三十年,更是人类创新精神不断迸发的三十年。互联网的创新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唯有借创新东风,步青云之路。而那青云之路的终点,便是星辰大海、宇宙未来!——吉林省长春市第六中学 孙宇航

(编辑:关晓星 王冠婷)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数字化
数字化:让梦想成为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数字化制胜
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立法之名与实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