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片叶子下生活》《古典幽梦》

2024-09-25丰帆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15期
关键词:刘亮幽梦万花筒

刘亮程:《一片叶子下生活》

作者简介

刘亮程,1962年生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一片叶子下生活》等,小说《虚土》《凿空》《捎话》等,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乡村哲学家”。2023年8月,小说《本巴》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作品介绍

《一片叶子下生活》是刘亮程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17年5月,书中共收录了36篇散文作品。刘亮程借动物的“他者”视角,重新审视土地与人、人与万物的关系,并完成了孤寂生命向万物共舞转变的生命哲学历程。他的文字朴实理智、充满哲思却又不刻板严肃。在齐物论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下,作者在散文中自觉地体现了生态整体观,试图摆脱人类中心主义,赋予动物“生命主体”的伦理特性。

片段摘录

有些虫朝生暮死,有些仅有几个月或几天的短暂生命,几乎来不及干什么便匆匆离去。没时间盖房子,创造文化和艺术。没时间为自己和别人去着想。生命简洁到只剩下快乐。我们这些聪明的大生命却在漫长岁月中寻找痛苦和烦恼。一个听烦市嚣的人,躺在田野上听听虫鸣该是多么幸福。大地的音乐会永无休止。而有谁知道这些永恒之音中的每个音符是多么仓促和短暂。

适用主题:大道至简,纯净是美;返璞归真,超凡脱俗;亲近自然,简化人生……

运用示例

在这个世界上,欲望与烦恼成正比。一个人,当他的追求变得简单而纯净,他的幸福感和充实感便会瞬间而生。正如刘亮程的《一片叶子下生活》中所言:“我们这些聪明的大生命却在漫长岁月中寻找痛苦和烦恼。一个听烦市嚣的人,躺在田野上听听虫鸣该是多么幸福。”人生的烦恼,很多都是自寻的。摒弃贪欲,放宽胸襟,简化人生,幸福自来。

朱以撒:《古典幽梦》

作者简介

朱以撒,1953年生于福建泉州,当代书法家、散文作家。1995年开始散文写作,作品发表于《散文》《美文》《十月》《散文选刊》等刊物,散文集《古典幽梦》荣获全国首届“冰心散文奖”。

作品介绍

《古典幽梦》,是朱以撒书法艺术教学、创作及研究之余撰写的系列文化散文专集。在书中,作者不仅以独特的审美情趣对古典艺术中的钟鼎碑帖、瓦当画砖、笔墨纸砚等文化内涵进行了全新的开掘与阐发,还仰观历史风云,俯察黎元草芥,对古往今来若干具有典型文化意义的人物、事件、物象作了富有新意的分析与解读。全书不仅注重书法艺术与文学表现的统一,而且饱含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片段摘录1

人的名字本来就是一种符号,好像我们称为“树”的植物,未必真的是“树”一样,只是为了辨认方便才安上去的。

适用主题:实至名归,天下服膺;名实相副,人心所向……

运用示例

许多人都会为某些“名称”所困扰,其实名与实绝非完全等同。就像朱以撒在《古典幽梦》中所写的那样:“人的名字本来就是一种符号,好像我们称为‘树’的植物,未必真的是‘树’一样,只是为了辨认方便才安上去的。”古今中外,多少曾冠以“伟大”的人,其实卑鄙渺小;多少默默无闻的人,真正伟大崇高。这就是名与实的距离!

片段摘录2

生命不可能如万花筒似的每天都有眼花缭乱的巨变,那样的生命虽花哨艳丽都是极不可靠的。

适用主题:去除幻影,回归本真;返璞归真,追求自然……

运用示例

不要一味追求万花筒般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生活,因为那不是生活的真面目,而是玻璃镜中的幻影。在生活中,平平淡淡才是真。就像朱以撒在《古典幽梦》中所说:“生命不可能如万花筒似的每天都有眼花缭乱的巨变,那样的生命虽花哨艳丽都是极不可靠的。”生活中那些爬得高、摔得重的人往往就是将幻境当成生活本身,使自己失去踏实前行的路基。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刘亮幽梦万花筒
人物刘亮程
刘亮程 作品
最大万花筒
自制缤纷万花筒
一帘幽梦——幕帘与光影的互动
是谁给刘亮的被窝里铺上了无穷的温暖
刘亮·油画《洞庭十月》
万花筒
一枕闲情入夏,且等幽梦乘马
幽梦影,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