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指导学生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几点经验

2024-09-25符迪嘉雯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4年6期

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复活》中的部分章节,要求学生阅读小说,结合其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语句,感知“正处于心灵转变的关键时刻、内心激烈震荡的人物”。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会引导学生抓住其中的细节,通过细节去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下面,笔者就以《复活(节选)》中的心理描写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一、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抓住描写心理活动的关键句

在讲解《复活(节选)》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细读作品,找出其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具体来说,可以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其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然后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

比如,有的学生找到了这样一个句子: “‘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刚开始与玛丝洛娃交谈的时候,聂赫留朵夫在称呼她“你”还是“您”之间犹豫不决。之后,他决定用“您”,因为他发现自己眼前的这个女人早已不是以前的“卡秋莎”了。眼前的女人让他感到陌生,他们早已不像以前一样亲密无间了。如今,他觉得自己愧对她,想来赎罪,所以选择用“您”来称呼她。

又如,有的学生找到了这样一个句子: “聂赫留朵夫觉得她身上有一样东西……”聂赫留朵夫一直想要赎罪,想要得到玛丝洛娃的原谅,但玛丝洛娃却只是鄙夷地看着他微笑。这让他感到非常痛苦。虽然他觉得玛丝洛娃已经关上了心门,不让他靠近,但她的排斥与拒绝反而让他获得了一种新的力量,想要去靠近她、帮助她。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感情发生了变化,不再嫌恶她,也不再是只怜悯、同情她的处境。他决定拯救她,在精神上唤醒她,让她得以“复活”。

二、带领学生揣摩细节,掌握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揣摩这些细节,让他们从中总结写作的经验,掌握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有人说: ‘列夫·托尔斯泰更关心过程本身,尤其是心理活动中那种细微的、难以捉摸的改变。’你觉得列夫·托尔斯泰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展现人物心理活动中那些细微的变化的?”有的学生说:“再次见到聂赫留朵夫时,玛丝洛娃已经是监狱里的犯人了。当时,她的心理活动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列夫·托尔斯泰写道: ‘玛丝洛娃怎么也没想到会看见他……他的出现使她震惊……’之后是她对往事的回忆。起初,她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接着,她想起他的残忍,想起他带给她的痛苦和屈辱……于是,她想利用一下他。作者使用各种能展现人物心情的词,如震惊、痛苦等,直接展现了玛丝洛娃当时的心理变化。”有的学生说: “眼前的聂赫留朵夫对她来说,早已不是她所爱过的那个人,她只把他当作有钱的老爷,想‘利用他弄到些好处’。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心理独白和对过去的回忆,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表现了女主人公与男主人公当时的关系,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之后,他们总结出这样的一些写作方法:1.使用细腻的形容词来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2.构建心理冲突,展现人物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使读者感受到人物的挣扎和犹豫。

三、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最后,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利用刚刚习得的写作方法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为其布置这样一些写作任务:请大家从以下三个场景中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个,运用在本节课上所学的知识,代入角色,描写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

场景一:

羽毛球比赛结束了,站在领奖台上,望着台下的同学,我的心里既紧张又激动……

场景二:

第一次被几十个同学盯着,我顿时觉得汗毛倒竖,像是在怀里揣了一只兔子,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将准备好的演讲词全忘光了……

场景三:

发令枪一响,我一下子便冲了出去,像箭一样快,耳边风声呼啸,仿佛在为我加油。这一次,我……选择多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可以更好地检验其学习的成果,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复活(节选)》中细腻的心理描写非常适合学生揣摩和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细读作品,抓住其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带领他们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同时掌握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