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发现另一种“美”
2024-09-24姜猛
短短三天,从城区到乡村,从小学到中学,我们一路走访、一路探寻、一路体悟,在夏日炎炎中发现了它们的另一种“美”……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令人惊奇的日记博物馆
在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走访一圈,最令我们惊奇的是一座“馆”——洛阳日记博物馆。
这座馆位于图书馆三层,是我国第一个日记专题类博物馆。馆内综合藏品六千多件,涵盖不同时期、各个阶层、种类齐全的日记手稿和日记书籍,有《有泰驻藏日记》《曾国藩日记》《荣庆日记》等“清代日记”,有《周恩来旅日日记》《鲁迅日记》《恽代英日记》《茅盾日记》等“国内名人日记”,有《托尔斯泰日记》《东史郎日记》等“国外名人日记”,有气象学家竺可桢、军旅作家胡世宗等的“工作日记”,有书法家庞中华与寇广生、作家杜鹏程与寇广生等的“朋友日记”。尤以“开国大典日记手稿”最为珍贵——这本日记,封皮找不到了,日记主人的身份也无从考证,但日记字迹清晰,完整还原了开国大典现场情景,堪称“镇馆之宝”。
2013年,由闻名全国的“日记狂人”寇广生(洛阳一高老校友)发起捐赠、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投资建设,洛阳日记博物馆应运而生。此后,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多管齐下,整理日记发展脉络,接收民间人士捐赠,引入学校语文教学,开展日记文化活动,使日记博物馆声名鹊起。
日记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文体,或源于古人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西汉经学家刘向在《新序·杂事一》中写道:“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对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子来说,在学习之余,徜徉于洛阳日记博物馆,品味前辈的记述,领略家国的历史,何尝不是一桩人生快事?
洛阳外国语学校:
在三大书院间穿行
迎着阳光,站在洛阳外国语学校丽正书院的椭圆形院门下,恍若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从前。
洛阳外国语学校有三大书院,分别是丽正书院(属于高一年级学区)、应天书院(属于高二年级学区)、嵩阳书院(属于高三年级学区)。古时,这三大书院极负盛名:丽正书院位于洛阳,由唐玄宗创立于开元五年(公元717年),为中国最早的官办书院,首要任务是搜书、校书、藏书;应天书院位于商丘,由五代后晋时期商丘人杨悫始创,初为聚众讲学的学舍,后升格为“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初为佛教寺院,后成为宋代程朱理学的发源地之一。现在,这三座书院穿越时空相聚洛阳外国语学校,各自融学与宿为一体,兼配休闲区、远望区和多种兴趣小组活动室,成为具有精神和文化底蕴的学习与生活场所。
这三大书院的美,说不清,道不尽:远远观望,建筑黄白相间,气质古色古香,与周围的河洛古城、洛河景观遥相呼应,造型抢眼;信步行走,它们的空间既独立又统一,传统园林中的“院”“园”“廊”“围”元素巧妙地串联起了绿茵别径、亭台楼阁、池塘水榭,一条风雨连廊通达校园各个角落。“如鸟斯革,如翚斯飞”,三大书院承载的是浓缩了千年的传统文化精华。
从晨光斜斜到晚风徐徐,一群群洛阳外国语学校学子手捧书本,在丽正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间穿行,只闻得满庭书声成律,只嗅得满院草木香气。
新安县铁门镇育新小学:
加长版的大课间活动
如果问小学的统一大课间活动有多长时间,很多人会说“二十分钟”“三十分钟”。但在新安县铁门镇育新小学,统一大课间活动却长达五十分钟。
育新小学的统一大课间活动安排在上午,从九点五十分开始,到十点四十分结束。每当铃声响起,各班学生成群结队地涌出教室,奔向运动场和小操场,全身心投入大课间活动中。说起来,不同学段的大课间活动项目各不相同,一至二年级学生多进行短跑(五十米)、跳绳、拍运球、接力赛(八人组),三至六年级学生多进行短跑(一百米)、中长跑(分四百米、六百米和八百米)、跳高、跳绳、投掷实心球;还有不分学段不分班级不分男女生的集体活动项目,比如啦啦操、韵律操、竹竿舞……偌大的校园顿时变成一个竞技场,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夹杂着一声声或喝彩或加油的呐喊,宛如擂鼓敲锣,直令人心动神摇——且看那大汗淋漓的畅快,那热情洋溢的笑脸,无不彰显了孩子们真正品尝到了丰富多彩的童年味道,更令孩子们的大课间活动有了趣味有了活力。
“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育新小学的加长版趣味大课间活动为学生每天能保质保量参加体育锻炼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春风、夏日、秋霜、冬雪中,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们的童年更加绚丽多彩。
洛阳市航空实验学校:
“三航精神”培育“智慧的脑”
在领航楼下,三名学生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做各种花样飞行,引来围观学生阵阵喝彩。
这样的场景,对洛阳市航空实验学校的师生来说早已是司空见惯了。洛阳市航空实验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其前身是航空工业子弟学校(二零二学校),一代代教师继承“航空报国,精益求精”文化基因,从小为学生种下航空报国的种子。近年来,洛阳市航空实验学校结合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的历史与特点,提倡“和”文化,着力通过“三航精神”(航空、航天、航海),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创新、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于是,“三航”课程体系和文化长廊应运而生,“四航”教学楼(领航楼、启航楼、续航楼、远航楼)盛装亮相,学生们每天都浸润在“航的海洋”里。
为通过“三航精神”培育学生“智慧的脑”,实验学校精心打造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瞧,在三航科技馆里,进驻了机器人社团、创客社团、3D打印社团、小牛顿科学家社团等多个社团。以小牛顿科学家社团为例,可以同时进行风谷机、滑行飞机、履带坦克、电动飞椅、啄木鸟、齿轮传动、空间站模型、魔法小台灯、观景长廊、DNA模型、陀螺动力车、彩虹风车、望远镜、双曲狭缝等十多项实验操作,这对培养学生的分工与合作能力大有裨益。正因如此,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常常在这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令人叹为观止。
厚积,薄发。有理由相信,在“三航精神”培育下,洛阳市航空实验学校的学子,必能在航空报国乃至科创报国的征途上走得更远。
洛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在陈冬科技馆仰望太空
走进洛阳市第二高级中学陈冬科技馆,一股浓郁的航空航天氛围扑面而来。
陈冬科技馆足足有一千多平方米,既有“陈冬介绍”“陈冬寄语”“航天精神”,也有“火箭模型”“长征火箭家谱”“中国空间站模型”,还有学生自制的“‘洛龙二号’地震及水位监测卫星”(能通过传感器监测地震和河水水位变化情况,为人们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洛阳二高’北斗气象站”(能测量空气温度、湿度、气压和PM2.5浓度)以及“‘龙山一号’科学实验火箭”等,都让人既惊且叹。
陈冬科技馆的诞生,源于陈冬和洛阳市第二高级中学的情缘。陈冬于1991年至1997年就读于洛阳市第二高级中学的前身学校,是妥妥的“洛阳二高校友”。后来,陈冬进入中国航天员大队,先后执行神舟十一号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和中国航天精神的践行者。鉴于此,为更好发挥科技强国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对青少年的教育引领作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报经陈冬同意,洛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正式设立“陈冬班”并将学校科技馆命名为“陈冬科技馆”。
作为航天英雄,陈冬先后三次(2017年4月、2023年4月、2024年5月)回到洛阳市第二高级中学,通过专题讲座、参加科技活动、共庆中国航天日、操作科创实验等多种形式,传授航天科普知识,鼓励学弟学妹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就这样,在洛阳市第二高级中学,许多学生把陈冬视为学习榜样,对航空航天生出浓厚兴趣,陈冬班的报读学生越来越多。
“心有凌云志,手可摘星辰。”在陈冬亲笔题写的寄语的激励下,在洛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把实验与兴趣有机融合”的教育中,一颗颗探寻太空的种子正悄悄萌芽,一个个努力全面发展的未来航天人正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