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与西汉的建立与灭亡
2024-09-24褚丽芳
东汉与西汉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个历史时期。其中,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2年,灭亡于公元9年。东汉建立于公元25年,灭亡于公元220年,历经195年。东汉与西汉的建立者分别是谁?又为什么灭亡?两个历史时期有什么关系?下面带着这些问题对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梳理。
一、西汉的建立与灭亡
1.西汉的建立及发展。
(1)建立背景:秦朝灭亡后,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取得胜利,统一全国,于公元前202年以长安为都城,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2)发展:为更好地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的稳定,西汉的统治者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法令。汉高祖刘邦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农业得到较好的发展,赋税与徭役得到减轻,政治、经济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被称为“文景之治”。到了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推行“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思想上,汉武帝尊崇儒术,将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经济上,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实施盐铁专卖,对商人征收车船税,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国家的财政状况得到改善;在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2.西汉的灭亡。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朝,至此西汉王朝覆灭。
二、东汉的建立与灭亡
1.东汉的建立。
(1)建立:王莽的施政措施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后定都洛阳,东汉建立。因东汉的建立者刘秀为西汉宗室,延续了“汉”的国号,因此,可以将东汉看成是西汉的延续。
(2)发展:光武帝刘秀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采取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他禁止残害奴婢,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加强对官吏的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允许北方民族内迁等。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东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反复出现,导致东汉国势开始衰败。东汉后期,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名存实亡。东汉末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北撤。之后,曹操、刘备、孙权的势力范围逐渐明晰,三国鼎立的局面逐渐形成。
2.东汉的灭亡。
公元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至此东汉王朝结束。后刘备、孙权又先后称帝,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提升训练】
1.河间献王刘德是汉景帝之子,汉武帝之兄。献王诸子,除嫡长子刘不害继承王位外,其他儿子大多在献王去世后被封为列侯,封地分布在今河北沧州境内及周围地区。这一情形的出现是由于( )
A.“文景之治”的影响B.北击匈奴的需要
C.“推恩令”的实施D.农民起义的打击
2.汉武帝一方面加强对商业和商人的管理,实行彻底的币制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地方IlekZDg3dOM85HoBKrEh7vrtbbB0ucOjXHKWp8Nv48Y=铸钱,统一货币;另一方面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这些措施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发展
B.使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
C.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D.使朝廷对社会的经济控制加强
3.秦代焚书坑儒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激起了强烈反抗。汉代尊崇儒术重在“尊”,把儒家经术作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基本内容,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由此可知( )
A.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
B.教育引导是理政的唯一途径
C.入仕途径决定社会稳定与否
D.儒法结合是强化皇权的根本
4.汉武帝曾派著名农学家赵过到边疆地区传播农耕技术,他在西北边疆地区推广了代田法,还把“三犁共一牛”的耕作技术带到西北边疆。这一做法( )
A.清除了汉代民族之间的隔阂
B.有助于推动西北边疆农业发展
C.实现了农业生产工具的变革
D.加强了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5.西汉时,中原地区出现了良种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外来物产。这一时期,丝绸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打井和炼铁等技术。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汉朝科技的进步
B.西域人对丝织品的追捧
C.丝绸之路的开辟
D.中外农业生产水平提升
6.公元前60年,朝廷设置都护府,对今天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它在维护边疆稳定与安全上具有重要作用。此时的朝廷属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元朝
7.下图为汉代画像砖《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汉武帝把这样的办学经验推向全国。图文信息反映汉武帝时( )
A.推崇诸子百家学说
B.禁锢人们思想言行
C.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D.重视儒学人才培养
8.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没有达成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预期目标,却造就了一项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成就。这项成就是( )
A.平定七国之乱B.促成昭君出塞
C.开辟丝绸之路D.实现盐铁专卖
9.从汉武帝建元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儒家经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专攻经学的博士弟子由武帝时的五十人,逐步递增,成帝时增加到三千人。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文景之治”政治清明
B.察举制度逐步确立
C.“推恩”诸侯加强控制
D.儒家经学成为官学
10.汉武帝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削弱王国势力B.加强君主权力
C.改善财政状况D.提升儒学地位
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C 6.B 7.D 8.C 9.D 1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