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建筑的空间价值转向
2024-09-24文静
摘 要:当前国家日益重视红色旅游的大背景下,保护和利用红色建筑遗产空间变得尤为重要。其中,一些红色建筑遗产商业化程度过高,无法引发参与者的自发兴趣,使得过程中无法真正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更难以增进大众对红色遗产的了解、认同和传承。遗产空间得以保留下,但它们缺乏文化用途,缺乏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本文以认同感理论为研究工具,从认同感视角多维度分析红色建筑遗产空间价值。
关键词:红色建筑 空间 情感
当我们回顾中国的发展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红色建筑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双重属性:革命性和纪念性。这些建筑不仅承载着革命的历史记忆,也是对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缅怀和敬仰。红色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它们的建立和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紧密相连,见证了无数重要的历史时刻和革命事件。其出现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而且它们的存在也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建筑话语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一、空间价值的指向
空间价值的概念在当代社会中愈发显得重要,尤其是当涉及历史文化空间时,这一概念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历史文化空间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不仅与地理位置有关,还深深植根于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个层面的因素之中。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共同塑造出一个充满独特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的区域性国土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种碎片化的识别现象,这意味着该空间内部的文化元素并非呈现出一种单一的、均匀的分布状态,而是展现出了多样化和分散化的特点。这种特点使得每一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印记,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文化地图。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来说,历史文化空间不仅仅是对过去长时间形成的独特人文与地理关系以及空间格局的一种重新认识和理解,它更是一种对中国特有的传统智慧的学习和传承。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与土地之间的深厚关系,以及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所创造的空间格局,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智慧。这种智慧不仅体现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利用上,也体现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政治运作等方面。中国的历史文化空间,因此成为了一个丰富的知识宝库,它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学习、去继承,通过对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空间的研究和理解,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空间价值的认知起点
建筑,作为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构形活动,其内涵远远超出了对物理空间的简单创造。它不仅仅是用砖石和水泥搭建起的实体,更是一种文化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它反映了一个特定社会群体共同认同和接受的文化前提,这种文化前提在建筑的设计、形式和功能中得到了体现。基于物质形态,它还承载着语言学中的诸多概念,如文化、规约系统、集体性、记号等。这意味着,在建筑活动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类似于文本理论中所探讨的各种问题,例如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文本的形成与阅读过程,以及主体在文本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开始进行自觉的理论反思,以更深入地理解建筑作为一种构形活动的本质。这种构形活动不仅仅是文化语境和自然效果之间的联系,更是一种文化前提的体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认同感在建筑象征领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它已经成为了这一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空间认同感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建筑的内涵,也从质量上提升了使用者对建筑的记忆。这种记忆的提升,使得建筑不再仅仅是一个物理存在的空间,而是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实现空间认同感的表达,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元素,如街道、广场、建筑、公共空间、家具和雕塑等。这些元素在空间特征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空间的形态,塑造了空间的特性,使得空间具有了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在国外,对空间认同感理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公园和建筑遗产三个领域。这些领域的应用,涉及规划、建筑学等多个学科,显示了空间认同感理论的广泛性和深远性。在建筑遗产领域,空间认同感理论被用来保护和利用建筑遗产,使得建筑遗产得以延续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国内学者对空间认同感的应用则更为广泛,主要涉及文教建筑空间、商业建筑空间、纪念建筑空间和社区公园等多个领域。
这些领域的应用,显示了空间认同感理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在文教建筑空间领域,空间认同感理论被用来提升教育环境的品质,使教育环境更具有人文关怀。在商业建筑空间领域,空间认同感理论被用来提升商业环境的品质,使商业环境更具有吸引力。在纪念建筑空间领域,空间认同感理论被用来提升纪念环境的品质,使纪念环境更具有纪念意义。在社区公园领域,空间认同感理论被用来提升公园的品质,使公园更具有社区特色。红色建筑的空间认同感是多维度的,是与某种文化或历史意义相关联,与建筑的功能和社会作用有关等因素,成为一个具有强烈个性和认同感的空间。
三、红色建筑认同感转向
根据专家学者对于红色建筑遗产的深入研究和定义,我们可以明确地认识到红色建筑遗产所涵盖的广泛范畴。这些遗产不仅包括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馆和纪念物,而且还承载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时代化、本土化的物质载体。
通过对红色建筑遗产的归纳整理,发现其时间跨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至建国(1921—1949)的阶段,这一时期是党的成立和革命斗争的关键时期;其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至建国(1919—1949),这一阶段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时期;最后是从1840年至建国的各种革命运动,这一阶段涵盖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重要革命事件。红色建筑遗产的类型也可以分为三种:首先是各种重要革命事件发生地,如党的诞生地、革命战争遗址等,这些地方见证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时刻;其次是重要人物或革命先烈的故居、殉难地或墓园,这些地方承载着革命先烈们的精神风貌和他们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的伟大牺牲;最后是后人修建的有关革命事件或人物的纪念馆、博物馆等,这些建筑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和学习革命历史的场所。这些历史上留下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是中华民族追求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历史见证,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而不断演变,它们的丰富内涵和特殊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凸显。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传统建筑逐步被赋予革命的意义,成为纪念革命事件和人物的典型建筑。
红色建筑遗产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和历史载体的精神传承,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让我们能够在这里进行心理上的邂逅、回忆和反思,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革命精神的内涵。这些红色建筑遗产空间的功能远不止于物质层面的展示,它们对于革命意志的交流和精神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精神触动,能够激发人们对于革命历史的思考,对于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红色建筑遗产空间的创造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基于美学和心理学原理的应用。艺术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会产生各种心理反应。在红色建筑遗产空间中,设计师们巧妙地运用符号、隐喻和其他视觉和听觉元素,刺激人们的生理变化和情感转变,从而创造出深刻的审美体验。
红色建筑遗产空间利用这些要素来营造一种纪念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历史,更重要的是为了让人们在参观过程中获得更深层次的心理和行为体验。通过整合这些要素,使用者可以在参观过程中感受到革命历史的伟大,体验到革命精神的力量。设计师们试图让纪念主体参与精神活动,激发参观者的纪念心理,创造对空间的认同感。因此,认同感是纪念主体体验红色建筑遗产空间心理和行为影响的必要基础。认同感可以影响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知,引发人们对于红色建筑遗产的情感共鸣和纪念心理。
四、多维认同感搭建
红色建筑遗产作为革命历史的“活的见证”,对于传承历史文化、促进社会教育和推动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红色建筑遗产的价值,科学有效地评价和优化这些空间是关键。红色建筑遗产空间的评价,不仅关乎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更关乎历史记忆的延续与革命精神的传播。认同感,作为参与者对空间的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能够全面揭示空间的价值所在。当我们站在那些历经沧桑的红色建筑前,感受到的不仅是建筑的宏伟与庄重,更是对那段历史的敬仰与怀念。这种认同感,让我们更加珍视这些红色建筑遗产,更加深刻地理解革命精神的内涵。
首先,视觉识别是红色建筑遗产空间评价的重要要素之一。红色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形式,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这些建筑所呈现出的红色元素、革命符号等视觉特征,不仅能够让人们一眼识别出其身份和历史背景,更能够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例如,在延安革命圣地,那些古朴而庄重的红色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人们在这些建筑前拍照留念,感叹历史的沧桑与伟大。这种视觉识别的力量,让红色建筑遗产空间在红色旅游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空间组织也是评价红色建筑遗产空间的重要因素。红色建筑遗产空间不仅是一个物质载体,更是一个情感交流的场所。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规划,可以让参与者更好地融入历史场景,感受革命精神。例如,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那些依山傍水的红色建筑被巧妙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红色旅游景观。游客们在这里可以亲身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艰苦生活和英勇奋斗的精神风貌。这种空间组织的巧妙运用,让红色建筑遗产空间在红色旅游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最后,文化特征也是评价红色建筑遗产空间不可忽视的要素。红色建筑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革命精神是其核心价值所在。通过对这些文化特征的挖掘和传承,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认识革命精神。例如,在瑞金中央苏区纪念馆中,通过对苏区历史的详细展示和解读,让游客们深刻感受到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和苏区人民的英勇奋斗精神。这种文化特征的挖掘和传承,让红色建筑遗产空间在红色旅游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和启迪作用。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和历史符号,红色建筑遗产空间的可识别性是人们认知和理解这些建筑的基本前提。与其他物质空间所提供的安全感、舒适感等直接感受不同,红色建筑遗产空间所引发的认同感是一种更为抽象的体验。它不是一种可以直接测量的感知,而是受到空间结构、环境氛围和文化情感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为了确保空间的有效传达,空间的营造必须具有鲜明的识别性。只有这样,空间才能在人们的心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意象。正如凯文 · 林奇在其研究中所指出的,人们往往能够描绘出与周围环境截然不同的事物。因此,可识别性不仅是对红色建筑遗产空间特性进行视觉认知的第一步,而且也是其独特形式吸引人们注意的关键。这种“环境形象吸引注意力的能力”强调了环境如何暗示空间的特征和关系,使使用者在对所见之物进行选择和安排时,能够赋予它们特定的含义,从而对这些事物进行了强调。红色建筑遗产空间的形象在不断的交互过程中经过筛选,形成了独特的空间特征和文化归属感,这些特征和归属感在不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研究红色建筑遗产空间时,我们必须重视其可识别性,即空间特性是否能够以独特的形式吸引人们的注意,并引发人们的兴趣和理解。
当参观者走进红色建筑遗产空间时,建筑的外观首先提供了视觉刺激,引起参观者的关注。在进入审美关注状态后,参观者在情感期待的作用下形成一定的态度。空间的审美属性是指空间被人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和再创造的能力,它能够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满足和情绪上的享受。空间特性不仅要具有可识别性,还要能够给人们带来真实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能够引起参观者的关注,并产生心理感受,这是人们对空间进行视觉交流与筛选的结果,也是人们对空间从“接受”到“欣赏”的过程。随着使用者深入到红色建筑遗产空间中,建筑的颜色和风格等方面的审美属性逐渐显现,给参观者带来审美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享受。红色建筑遗产空间的审美效果会在参观者的心中持续存在,并成为使用者对该建筑的评价和重返的重要标准之一。
红色建筑遗产空间具有独特的意义和象征性,这些意义和象征性不仅源自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还来自空间本身。由于个人对红色建筑遗产空间的个性化解释,每个人对红色建筑遗产空间的感知都是基于自身的理解,充满了各种可能性。认同感的形成是因为它与我们头脑中长期形成的“模式”相契合,这种行为类似于“阅读”,是空间特性视觉感知的深层次结构。寻求认同感的过程是对空间的探索,是对空间意义的不断发现和重构。
这些空间本身就具有社会性的特征,因为它们所代表的历史和政治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共鸣和关注。这些空间往往会吸引参观者前来参观、学习、交流和纪念。红色建筑遗产空间的环境特征也对其活力度产生影响,这些建筑往往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遗产价值,这些特征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增加活力度。活力度的定义是某空间有很多人在参与一系列固定或持续的社会性活动的情况。雅各布斯曾经指出,一个成功的场所往往是充满活力的,各种各样的公众活动都与空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空间充满活力。那些支持社会行为并具有独特环境特征的空间是充满活力的空间。余柏椿也认为,将活力作为空间特性的参数是合乎逻辑的。在这个空间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活力度也存在差异。个人特征如年龄、职业背景、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会影响参观者对历史和政治事件的兴趣和理解,也会影响他们对红色建筑遗产空间的参与程度,从而形成建筑遗产空间的认知基础。同时,这些建筑所代表的价值观和意义也会引起使用者的共鸣和反应,增加活力度。红色建筑遗产空间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兴趣,吸引使用者的关注和活动参与,从而增加红色建筑遗产空间的活力度。
五、结语
红色文化建筑,作为中华民族红色基因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神遗产。它们不仅仅是一座座静态的建筑,更是时代精神的重要集合,是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这些红色文化建筑,直观地呈现了红色建筑的独特魅力和力量,它们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见证,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成就的生动写照。
因此,科学、合理地对红色建筑进行研究,注重红色文化积极作用的发挥,对于我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有助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能够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同时,红色文化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也有助于带动地区社会经济、政治等的发展。红色文化建筑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从而带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同时,红色文化建筑也可以作为教育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新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朱虹,宋丹丹,胡兵. 中国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流耦合协调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2024(3).
[2]张可,王新波. 探寻中华红色建筑见证百年党史辉煌[J]. 建筑结构,2023(13).
[3]张亮. 红色建筑的历史变迁、时代特征与话语结构[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
注:本文系2022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名称:哈尔滨红色建筑岩彩绘画表现研究,项目编号:22YSE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