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幻电影《我是你的人类》中的人机关系与启示
2024-09-24朱雯熙闫紫柔
摘 要:德国科幻影片《我是你的人类》(Ich bin dein Mensch)由艾玛·布拉斯拉夫斯基(Emma Braslavsky)同名短篇小说改编而成,它以极少的特效与极简的叙事讲述了女科学家阿尔玛(Almar)和她制造的男机器人汤姆(Tom)共度一生的故事。本文基于技术伦理学视角,通过体悟影片中人与机器间相互依赖、彼此渗透、相互嵌入三个层次的关系,探讨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对生理机体、社会机体以及精神机体可能产生的挑战,并从中国哲学的观点出发,提出“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的发展既要合乎天道,也要合乎人道;既不能脱离了法律和伦理的约束,又不能违背人的天性。
关键词:人机关系 技术伦理 《我是你的人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人工知觉、仿生技术等技术领域迅猛发展,相关技术产品正在以深入且全面的方式进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与我们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现状催生了一种共识:随着技术的精进,人类终将创造出与其各方面极尽相似的“机器”,并与其演化出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嵌入的复杂关系。德国爱情科幻电影《我是你的人类》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不同于好莱坞电影《异形》中,利用象征性的造型符码并结合先进的技术和塑造手段将怪兽形象进行夸张和戏剧化的艺术转化,亦不同于《星际迷航》中蒙太奇拍摄手法,以科技特效创造“太空版速度与激情”,更有别于《吸血鬼》题材电影中对吸血鬼形象,及其文化内涵、情感符码等天马行空的演绎,《我是你的人类》用极少的特效与极简的叙事完成了对“人与机器人相处之道”这一抽象命题的深刻探讨。
影片的主人公阿尔玛是一位在柏林佩加蒙博物馆(Per-gamonmuseum)工作的人类学家。当柏林的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新研发的类人机器人进入最后试验阶段时,单身的阿尔玛符合“体验用户”的各项条件,受邀参与产品调研。为了获得研究经费,阿尔玛不得不以与类人机器人共同生活三周,以撰写体验报告为代价。于是,基于大数据和私人偏好而生的类人机器人汤姆便与阿尔玛开启了一段“浪漫”旅程。最初,“现代女性”阿尔玛对于外形英俊,举止儒雅的机器人汤姆完全不买单,在她看来,自己并不需要一个“唯命是从”的非人类伴侣。然而,大量“基于诸多精致算法”“系统发达”的汤姆很快便找到了阿尔玛的“痛点”,它开始持续更新自己的程序,学会了“生气”“拒绝”,甚至是“睡觉打呼”。他能像恋人般表达“你的眼睛就像两个山中的湖泊,我可以沉入其中”的情话,能不需要一秒思考时间便说出“3587乘以982除以731”的答案,能像人一样有自己“喜欢的诗”并准确背出其中的第六七行,能“思考”并阐述生命的意义在于“让世界变得美好”…… 渐渐的,它成长为阿尔玛的理想伴侣,满足了阿尔玛对于爱情的全部想象与渴望。阿尔玛也从最初的极力排斥,开始慢慢发现汤姆作为“类人机器人”的“新鲜”“可爱”与“人性”的特质。正如她在最终的体验评估报告中写道,“在人类历史上,我们假定的进步是缓慢的,在许多情况下,进步的结果需要几十年或几百年才能显现出来……有了完美的机器人伴侣,人类可能会沉迷于这种无条件顺从、依赖的关系,享受机器人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幸福感’,丧失了认识自我、探索自我的动力与刺激。”
那么,“人与机器”的关系究竟何为?影片中并没有给出“最终版”答案,但从主人公阿尔玛对类人机器人汤姆的态度转变中,我们可以发现,她经历着“依赖 — — 渗透 — —嵌入”三个层次的转变与递进。
一、依赖:虚假而上瘾的“人机之恋”
作为“人机关系”的最初阶段,“依赖”旨在描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人和机器作为独立个体,但却彼此需要的状态。 ① 就物质层面来说,人们越来越依赖现代智能机器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各色难题,例如智慧城市系统下急救、消防、交警等多方职能部门对城市安全建设的全面保障;而在精神层面则主要表现在对现代智能产品及其功能的依赖,例如智能手机里有问必答的语音助手。上述两个层面依赖的愈演愈烈,使得人们开始感受到自身逐步被周围的世界塑造为“技术存在物”,不得不依靠技术改造自己、武装自己。正如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指出,“现代技术确是更有效地宰制自然,但也同时成为更有效的宰制人的工具。现代科技产生了一种不自由的、理性化的程序,让人无法自主、自由、自己决定人生。” ② 而上述依赖产生的基础,往往是人类自身某种情感的过溢或缺乏。对于影片的主人公阿尔玛而言,则更多的源于自身情感的缺乏。
阿尔玛曾与一个男人相爱,并怀有孩子。然而不幸的是,孩子流产、爱人分手并另结新欢,一次次的打击使她将内心渐渐封闭起来。面对这突然到来的类人机器人汤姆,无论是理智告诉她的“眼前这个男人不过是算法程式”,还是感情上即将要重新与这样一个男人建立联系,都让阿尔玛一时难以接受。一开始,她难以将自己代入恋人的身份,而是以旁观者的角色审视汤姆这样一个类人类机器人的设计。随着阿尔玛和汤姆相处时间的增加,她逐渐发现“人工智能”机器人并非一无是处。相反,汤姆的到来像是对阿尔玛的一次情感救赎,让曾经坚信自己“飞机坠毁前最后一瞬间不会向上帝祷告”的阿尔玛终于卸下包袱,释放出压抑已久的情绪。汤姆会陪伴阿尔玛一同在工作室观察带有楔形文字的化石,能够帮助阿尔玛发现苦心钻研的课题被人捷足先登的风险,可以通过自己的数据调查给阿尔玛提供可靠线索。虽然阿尔玛得知3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一时间难以接受,但却也达到了及时止损的效果。酩酊大醉后,当阿尔玛回忆起曾经的“伤口”而失意伤神,她对汤姆的态度也从“犯点错吧,你就是个机器人”转变为“我今天可以拿你当个人吗?”。此后,她也会替汤姆拉起半夜被掀开的被子,担心他因着凉而“感冒”;也会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间,害怕吵醒“熟睡”的他;会用勺子捧着煮熟的鸡蛋在流水下耐心地冷却,试着为他做出一个完美的水煮蛋。即使阿尔玛在理智上仍然将两者的关系阐释为“我正在演一出戏”,但心理上对汤姆的依赖感早已油然而生且愈演愈烈。
可见,现代技术为人类设定了“座架”,促逼着人把一切存在物当作技术的持存物来定制。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利用机器控制和支配自然,让自然不断满足自身的一切需求。但与此同时,由于人与机器之前存在相互依赖,人类在身心享受机器的各项功能的同时,也不得不陷入了机器的摆布之中。而这种现代技术建构起的发达社会,从人文意义层面上来看,“它只能是一种与人性不相容的‘病态社会’。” ③
二、渗透:欲望的“瘾君子”
作为“人机关系”的第二阶段,“渗透”旨在强调原本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和机器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得传统意义上二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事实上,“渗透”并非是现代人机关系所特有的。早在传统手工业时代,工具与人之间的相互渗透就已经存在。人类为达到省力、耐用目的制造使用工具,使其随之成为人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手段。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人们开始追求生产的快速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相继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人们创造了“力大无穷、永不疲倦”的动力工具,并使其逐渐开始替代人的体能进行劳作。大机器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的生产方式,甚至直接导致了人类在身体上、心理上的异化。现代高新技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原子能等信息和生物技术的新兴技术发展,使人机关系的“渗透”程度更加深入且复杂。原本专属于人的模式状态下的“识别能力”和复杂情况下的“沟通能力” ④ 已经发生了动摇。根据“感知信息 — — 检索识别 — — 信息判断”模式发展而来的人工智能已经全方位地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
影片中的类人机器人汤姆身上便凝结了上述能力。例如,他可以利用传感技术将路况信息实时反馈完成驾驶判断;他可以模拟人类的复杂沟通能力,与阿尔玛进行有效对话;他甚至可以参与到阿尔玛的科学研究之中,并给出合理化建议。可见,在阿尔玛与汤姆之间出现了一种普遍而持久、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统一的生活性渗透。对于上述渗透,阿尔玛做何反应?在行为层面,阿尔玛最终拒绝了让汤姆成为她的终身伴侣,拒绝为了驱散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感而陷入虚假且上瘾的感情。她决意提前结束了这场实验,汤姆随之离开。但她却在最终的体验评估报告里对人类与类人类机器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剖析。在她看来,人类发展的漫漫长路上充斥着所谓的“进步”,但现世之人往往只见眼前利,未见后世弊,骇人的后果或许在数十载甚至数个世纪后才渐渐清晰。像汤姆这样的,被设计出来代替妻子或丈夫的机器人,毫无疑问就是如此的一个“进步”。她写到:“如果我们允许类人类机器人作为配偶,我们将创造一个由瘾君子组成的社会。因为他们的需求会被永久的满足,并从持续不断的个人承认中得到满足。”由此可见,一个完美的机器伴侣映射着人全部的幻想与欲望,阿尔玛早已“着魔般”深陷其中,失去了选择的能力。
在虚拟化条件下, 技术是以一种隐蔽的、不可见的形式对人和世界产生影响, 没有可感知的具体的现实规定路径。从这个意义来看, 技术虽然虚拟且不可见, 但其并不缺少实在性,既不能和“现实”明确联系, 也不能同“现实”明晰界限, 而是产生一种可能的联系和界限。 ⑤ 与此同时,技术为我们的行为创造了新的可能性空间,使在传统行为所遇到的阻隔实现了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全面拓展,同时还包括了性质上的重构。在这种“智能环境”中,一方面,我们享有系统主动诊断和解决问题或主动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另一方面,确保信息通信技术的自主权也突出了信息自决等基本权利。为了实现自身更多的欲望,我们不得不放弃部分“自主”的权力,而成为欲望的“瘾君子”。
三、嵌入:人机融合的新主体
作为“人机关系”的第三阶段,“嵌入”旨在说明“人”与“机”都并非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机器”与“有机体”的杂糅,一种“既现实又虚构”的“新型存在物”。 ⑥ 可见,这是一种机器对身体的介入。而机器在某些部位的介入一方面有利于人类的生物功能的优化改善,另一方面还增强扩展了人类的思维认知功能。感知、感觉、思维等这些人类原本引以为傲的主观活动,已经逐渐可以被机器所“感知”。就如现阶段Chat GPT向我们所展示的那样,在生物智能和人工智能融合的“崭新世界”中,已经存在于人类大脑中的知识,必然会与我们所创造的更大容量、更快速度和更大知识共享能力的智能深度融合。
影片中的汤姆正是这样一种类人型的“赛博格”。一方面,汤姆绅士、智慧,体贴,几乎是人机融合、完美无缺的代表。然而另一方面,这种完美无缺却又注定了他情感上的缺乏。汤姆不能明白阿尔玛研究项目被人抢发了的挫败,不能理解她因流产和高龄可能生不了孩子的遗憾,也对“人类不是说过爱没有界限吗”产生困惑。即使再精密的算法,再深度的学习,汤姆模拟人类情感的程序共情力始终为零,也始终无法参透人类依托于复杂人性与个体经历所建构的本质。程序能使他给出严谨的分析与准确的推断,却不能让他感同身受,感受遗憾的滋味,正如他不在乎鸡蛋是生是熟一样,在汤姆眼里,只有事实,没有感受。对于阿尔玛而言,他的完美反而成了壁垒,使他缺乏人性,失去了人类的自私与本性,也就失掉了产生共鸣的基础。他有能力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却不能成为感情路上情感互相支持,心智共同成长的伴侣,可以共同快乐却很难共担苦痛,更没法一起承担生命中所遇的风险与责任。
在弱人工智能时代,人类还在尝试为实现自身能力的拓展而将自身的功能赋予机器。而进入强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则是能否将自身的责任赋予机器,也就是说,人类能否使智能机器拥有具有责任意义的“Agent”(能动者) 属性,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对并自己的行为“负责”。 ⑦ 而“嵌入式”的“人机关系”常见于人与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之间。主体性哲学认为,“人之为人”的身份关键在于人类独有的思维特性。 ⑧ 然而,“人机融合的杂糅体”一方面消解了思维和身体、人工与非人工间的界限,另一方面超越了性属的界定方式。 ⑨ 在它不断追求人类社会合法性的认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思考,它是否也可能同时具有“道德自主性”。一方面,从技术的角度来说,通过在机器内部植入伦理准则,可以使机器具有某种行为能力并遵守某种行为准则,从而具有道德自主性;另一方面,从康德哲学的视角出发,即使机器能够进行价值断送,但它无法拥有自由意志和理性,因而它无法具有道德自主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让人机整合的新主体作为责任伦理中的一个环节,受道德规范约束、做出价值判断、承担伦理责任,却有助于推动人机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也会由于滥用或转嫁责任而带来无法控制的风险。
四、人机关系的伦理启示
影片从人机关系的三个不同层次探讨了人性与科学技术的博弈。毫无疑问,这二者间任何一方肆无忌惮、无休无止的扩张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可怕后果。物理学家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曾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最终会成为人类终结的魔咒。一旦人类开发出人工智能,后者将以不断增长的速度独立启动并重新设计自己。人类受限于自身缓慢的生物进化,无法与人工智能竞争,终将被其取代。” ⑩事实上,人机关系的变化已经在生理机体、社会机体以及精神机体上带来了冲击与挑战。
从形成人的生命历程看,儒家在强调基于血缘关系的自然秩序的同时,也倡导由此及彼衍生至世间万物的情感。对于个人的品格修养,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以人为本,人人心德谓之“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谓之“义”;处事有规,以正为本谓之“礼”;明白是非,文理密查谓之“智”;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谓之“信”。对于人在社会的角色,儒家强调“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身在家庭,整治家政,维护和睦,延续生命;身在社会,积极入世,君舟民水,善政善教。从对待外在器物的态度出发,儒家强调善用器物,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子亲民爱物,善将器物为自己所用以达到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的目的;同时也强调人对物的主动性与选择性,所谓“君子役物, 小人役于物”,君子以自己为主体役使万物,不被羁绊于世俗。从社会理想来看,“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为“大同”社会的基本形态。上有高堂颐养天年,下有儿女承欢膝下,阖家欢乐,共享天伦,显然是一个家庭最为期望成为的样子。从精神教化上看,“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强调以知识充实自身,从而明智明德,符合人生理规律的知识获取必然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更非一劳永逸。
然而。如果人类将自身的一切功能、道德观念、情感欲望与行为以计算的方式呈现于机器的运行之中,人类社会、人类的智能和心灵都将成为拉 · 梅特里笔下的“一台巨大的计算机”。 人类的思维活动、心智都由计算机“读”出来,而人类存在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也就将随之消失。 因此,“以人为本”应当成为机器设计与使用的准绳,人应该是目的,而非手段。中国传统哲学中常有“天人合一”的说法,即人应该与外部世界建立起整体、和谐的关系,即“人道”与“天道”的有机交融。因此,“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的发展既要合乎天道,也要合乎人道。这并非是说“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不能如电影中相互依赖、彼此渗透、相互嵌入,而是说“人机关系”的发展不能脱离了法律和伦理的约束而带来更难以管控的消极影响。 “人机关系”的发展不能违背人的天性,这一点值得引起人们格外的关注。
注释:
①于雪, 王前. 人机关系:基于中国文化的机体哲学分析[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7, 34 (1): 97-102.
②Marcuse, H. One-Dimensional Man: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M]. Boston: Beacon Press, 1964.
③Marcuse, H. Industrialization and capitalism in the work of Max Weber
[M]. Boston: Beacon Press, 1968.
④布莱恩约佛森, 麦卡菲, 蒋永军译. 第二次机器革命 [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4.
⑤王国豫, 朱雯熙. 从规范伦理到信息形而上学 — —普适计算时代的德国信息哲学与伦理学研究[J]. 哲学动态, 2017(2): 69-77.
⑥Haraway, Donna J. Simians, Cyborgs, and Women: 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M]. New York: Routledge, 1991.
⑦David, G. The machine ques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I, ro⁃bots, and ethics[M]. London: The MIT Press, 2012.
⑧朱雯熙. 技术社会中人类主体性发展与缺失 — —以普适计算为例
[J]. 文化学刊, 2020(6): 39-41.
⑨范芷欣. 人工智能科幻电影中人机交往的身体问题研究 [D]. 武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1.
⑩彭国翔. 人工智能最终一定是人类的威胁吗 — —一个儒家的视角
[J]. 道德与文明, 2020(5): 28-35.
郑玄 (注), 十三经注疏, 李学勤主编. 礼记正义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9.
干春松.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儒家伦理所可能带来的影响[J]. 孔子研究, 2019(5): 38-47.
拉·梅特里. 人是机器[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段伟文. 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审度与伦理调适[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 31 (6): 98-108.
朱雯熙, 王国豫. 德国媒体在技术伦理传播中的作用 — —以人工智能伦理传播为例[J]. 科学与社会, 2022, 12 (4): 120-133.
注:本文系2023年度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近现代德语文学中的动物书写研究”,(项目编号:JYTMS2023053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