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与根性叙事:中国台湾早期电视剧叙事文化史考(1962-1984)
2024-09-24张帆唐莉
摘 要:台湾电视剧,不仅仅是台湾社会图景的一个缩影,也是台湾文化发展变迁的历史纪录者。台湾早期电视剧受当时台湾政治文化的影响,呈现出鲜明的中华文化和根性叙事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伦理剧创作和以中国历史为背景的古装剧创作。
关键词:中华文化 根性叙事 儒家文化
一、根性叙事:台湾电视剧叙事的历史溯源
台湾文化与祖国大陆的母体文化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台湾文化是在祖国大陆母体文化的催生下发展起来的,是母体文化的一部分。尽管1949年以后两岸在政治上经济上有一段时间的隔绝,但祖国大陆的母体文化在台湾还是占据了主体性的地位。两岸都是炎黄子孙、两岸都是中华民族。这种文化的同根性和主体性使得台湾电视剧的叙事从一开始就呈现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特征,剧中的人物、历史、事件等要素都框定在中华文化的范围之内,形成了依托于中华文化的“根性叙事”。
之所以称之为“根性叙事”,这还要从作为台湾文学主流的“乡土文学”说起。20世纪50年代,台湾社会对西方现代主义进行强烈的追捧,排斥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和民族风格,所以在台湾民间兴起了以“怀念祖先,认同祖国:爱国反帝,民族尊严:同胞之爱,回归之情”的乡土文学。这些作家反复强调台湾与大陆的“同源同根性”。陈映真在《乡土文学的盲点》中指出:“台湾的新文学运动……是以中国为民族归属之取向的政治、社会、文化运动的一环。” ① 同时,黄春明等作家也强调要站在“中国人的立场”“寻找到自己文化的根”“我们中国人关心的是整个中国的事情”。 ②至此,以中华文化为根性基础的叙事通常被称为“根性叙事”。但随着台湾社会的风云变幻,台湾电视剧的根性叙事在不同阶段出现了的“沉浮”。台湾电视剧根性叙事最显著的作品出现在台湾“解严”前的电视剧中。当时的台湾当局利用强大的统治力“构建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大中华民族主义” ③ ,这使得当时台湾电视剧的叙事肩负着发扬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所以,台湾早期电视剧呈现出根性叙事的特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台湾早期电视剧并没有严格的类型区分,但从叙事内容与叙事的时代背景上来区分,本文认为可以从时间上将其划分为现代剧和古装剧。现代剧着重表现当时中国社会民众的生存状态与人间情暖;古装剧则是更多地将“故事”嫁接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朝代,钟情于讲述中国朝野历史与民间侠义之道的历史故事。总之,这些展现中国历史和反映中国社会的台湾电视剧都是依托于中华文化进行的根性叙事,具体表现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伦理剧创作和以中国历史为背景的古装剧创作。
二、儒家文化:作为台湾伦理剧创作的内核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经千百年的延续与发展,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可谓是影响深远,他们都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因为儒家文化所倡导的血亲人伦、修身存养、礼义道德等思想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所以儒家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进而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西周时期,周人建立起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以礼为纲,这也被视为儒家文化的“滥觞”;之后,孔子将儒家文化发扬光大,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孔子奔走于各个诸侯国,宣扬“礼”和“仁”为中心的儒家思想;其后的孟子、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文化,更是在百家争鸣中让儒家学说脱颖而出;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上的统治地位,成为中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其实,不仅仅在中国,即使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东亚的“汉文化圈”,儒家文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海峡两岸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长期以来,大陆儒家文化中的“宗族制度、乡族制度、科举制度、文化思想带到台湾,世代相传,成为台湾的本土文化” ④ ;同时,儒家文化也成为台湾社会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精神支柱与道德规范。这也就是,尽管台湾在不同时期遭遇到不同殖民者的统治,却依然能够在精神层面上不被“殖民”的历史原因。1945年,蒋介石来到台湾后也大力颂扬传统文化。1966年10月10日,蒋介石发表了《告全国同胞书》,他指出:“凡是一个民族之存亡消长,全视其传统文化之优劣文野而定。如其优秀文化,一旦毁灭,则民族精神,随之丧失,而整个民族,亦等于名存实亡!我中华民族之所以可大可久,历五千年而不坠者,就是其文化能绵延不绝,永恒保持,并随其时代而进步,所以他能发扬光大,历久弥新!” ⑤正因如此,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儒家文化对早期台湾电视剧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儒家文化影响了早期台湾电视剧的创作者;另一方面,儒家文化也成为早期台湾电视剧叙事的文化根基。早期台湾电视剧的主创人员大多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与熏陶,儒家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规范成为其待人接物的处世准则,更是成为其艺术创作的表现内容。所以,早期的台湾电视剧呈现出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台湾著名的影视编剧张永祥出生于山东烟台,他的成长环境与文化传统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其代表作有《重回怀抱》《风雨故人事》《还我河山》《汪洋中的一条船》等。其中,《汪洋中的一条船》以“自传体”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丰喜虽然具有先天性小腿萎缩双足畸形的顽疾,但却宽以待人、与人为善、求存图强的成长故事。主人公丰喜的言行更是充分地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中君子的处世之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故事的讲述都体现出早期台湾电视剧创作者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进而在作品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彰显。
不仅如此,台湾早期电视剧的创作者还将儒家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投射在台湾电视剧的艺术创作中,这也对台湾电视剧的叙事内容产生了重要影响。龙佳解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儒家文化》中指出:“儒家文化中的伦理思想总体上是一种以家庭血缘宗法伦理为基础,并扩展到政治和社会的伦理思想,其中的主要是人际关系伦理。在人际关系上,儒家文化关注的是五伦,即五种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⑥ 因为受到制作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台湾早期的电视剧几乎都是家庭伦理剧,还没有出现表现政治伦理、商业伦理,以及其他伦理的电视剧,因此,儒家文化中的伦理思想集中体现在早期台湾的家庭伦理剧中。儒家文化的核心概念是“仁”。在儒家经典《论语》中,“仁”字就出现了109次之多。因此,无论后世如何继承与发展儒家文化,不变的“仁”成为儒家文化千百年来的精神内核与价值理念。因此,以“仁”为叙事精髓、以“家庭”为叙事核心、以夫妻关系、父子/女关系、母子/女关系为叙事对象成为当时台湾电视剧叙事的主要特点,具体的表现在对中国妇女传统美德的颂扬和对父慈子孝人伦亲情的歌颂。
中国文学中历来不缺少对中国妇女传统美德的歌颂,无论是《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还是《琵琶记》中的赵五娘,这些妇女所具备的自尊、自强、刚毅、善良等品质都使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熠熠生辉。作为中国文学视觉化的表达的样式,台湾电视剧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传播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的主要载体。1962年11月18日台视播出台湾第一部普通话电视剧《浮生若梦》,这部电视剧不仅讲述了邱秀荣为人妻的生活磨难,更是通过这些磨难歌颂了以她为代表的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浮生若梦》这部作品通常被认为在台湾电视剧发展史中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视剧,因为他开创了台湾普通话电视剧的先河 ⑦ 。该剧的主人公是年轻的邱秀荣,她因貌美如花受到很多爱慕者的追求,其中就有关山首富的儿子 — — 林德旺,养母收下了对方给予的2万元聘礼钱便将秀荣嫁给了林德旺。原本以为可以过上幸福生活的邱秀荣,丈夫却三番五次的出轨,丈夫的事业也一落千丈,万事成空。为了养家活口,支撑起这个即将破碎的家庭,邱秀绒开始帮人做手工、带孩子、从事看护工作……种种压力下,邱秀绒对人生产生了消极的想法,但在与她情同母女、又似好友侄女美奕的不断鼓励下,邱秀绒面对苦难,守得云开见月明。尤其是在接触了慈济后,秀荣越发地见苦知福。无论是德旺的荒唐行径还是生活中的不幸,秀绒都可以平静地面对。当秀荣决定放下这段折磨她几十年的婚姻时,德旺却突然大病了一场,秀绒又不计前嫌,尽心照顾德旺。看到这一切时,德旺也痛改前非,与秀荣重归于好,而且一起做起了慈善义工。当德旺离世后,秀荣将自己的下半生都献给了慈济,期盼帮助一些像她曾经一样需要帮助的人。随后,台湾又出现了《温暖人间》《亲情》《爱心》等作品,这些剧中的中国妇女都体现出对家庭、对社会自强自立的责任意识、忍辱负重的牺牲精神、贤良淑德的忠贞信念,以及宽仁大度的忍耐意志。
儒家文化非常重视父子关系,而维持父子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孝与慈,即父慈子孝,但“孝”被置于优先位置。正如孔子的弟子有若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其为人之本与!”(出自《论语 · 学而》);孟子认为:“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出自《孟子 · 滕文公下》)因此, 早期的台湾电视剧也创作出了大量反映“父慈子孝”这一主题的作品,如《寒门孝子心》《父与女》《稚子情》《爱的教育》《亲情似海》《天下父母心》《青青的故事》《满庭芳》等。其中,《满庭芳》引起了台湾社会的更大反响、受到了台湾民众更多的关注。这部电视连续剧讲述了身为人父的主人公陈德裕辛苦工作、安分守己,虽然遭到种种迫害,但他仍然努力成为一个好爸爸,带着儿女一起温馨成长的故事。剧中主人公陈德裕生活美满、家庭幸福,却街头偶遇老友苏震环,以“小铁箱”中有几个儿女的孤儿身份被其勒索要挟,陈德裕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只能被迫同意了苏震环的威逼,不间断地向他提供金钱,以确保他守住这个秘密。如果说陈爸爸是“父慈”的代表,那么女儿则是“子孝”的体现。大姐温柔婉约,为家庭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婚姻;二姐为了给陈爸爸减轻生活负担,抱着吉他参加了新人奖比赛。但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当真相大白后,他的几个孩子更加感激陈德裕作为养父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就如同电视剧的主题曲唱到的一样:“花满庭,吐芬芳,大地温暖又安详;你拥有多少的热爱,可得有多少新希望;别心焦,莫匆忙,把握美好时光。情如水,水长流,潺潺东流到远方,你不该心疑生惆怅,更不该犹豫徘徊;地会老,天曾荒,有我陪你身边。”《满庭芳》通过生动细腻的手法、曲折动人的故事、强烈的戏剧冲突歌颂了至善至美的人间亲情。主人公父亲的形象质朴、自然,对领养的孩子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和爱,独立地支撑起这个家,最后牺牲个人的幸福,树立起一个伟大父亲的光辉形象。李献文教授这样评价《满庭芳》:“连续剧阐发了亲情温暖、父慈子孝、兄弟姐妹相亲相爱的巨大力量,歌颂了人间至善至美的亲情、手足情。陈德裕为了子女,独立支撑这个家而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他尽心尽力带领6个儿女走过成长的岁月,是一个典型的为子女而牺牲的传统式的好父亲形象。” ⑧ 不仅仅是《满庭芳》《春闺孝女心》是根据台湾花莲妇女彭美媛的真人真事改编的电视剧,讲述的是彭美媛孝敬父母的故事。当然,这样的作品很多。台湾地区第一部普通话电视连续剧《晶晶》就以主人公小女孩晶晶万里寻母为叙事线索,讲述了国共内战期间,在国民党败退台湾的动荡局势下,母女分离又互相寻找,历经千辛万苦母女重逢的故事。剧中的母女对于亲情的寻找与坚持让无数电视观众为之感动,这是一部以“歌颂中华民族的亲情美、人情美作为自己的重任,从而谱写出千千万万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的作品 ⑨ 。
这些台湾电视剧以儒家文化中的“仁爱”为叙事精髓、以“家庭”为叙事核心、以弘扬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和父慈子孝的人伦亲情为叙事的主要内容,是对儒家文化进行的影像化诠释。“他们(台湾电视剧的创作者)发现,中华民族传统的人伦亲情,是本民族的美德化身,有着根深蒂固的社会基础和影响,就紧紧抓住这一有民族特色的题材,编织出一幕幕悲欢离合的人生戏剧。他们还注意到,亲情、人情是如此地贴近民众的现实生活,和每家每户每个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折射出社会、人生、家庭的真善美。” ⑩ 台湾电视剧中所歌颂的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和父慈子孝的人伦亲情正是儒家文化的影像表现,而台湾电视剧也正是通过对这些故事的讲述,完成了以中华文化为主体文化的根性叙事。
三、中国历史:作为台湾古装剧创作的背景
如果说台湾早期的现代剧所讲述的“故事”更多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那么台湾古装剧的发生“背景”则更加凸显了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和底蕴深厚。台湾古装剧的根性叙事体现为叙事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故事发生的历史时空是中国历史中的某一朝代。台湾“古装剧”,就是大陆通常意义上的历史题材电视剧,也有称之为“新编历史剧”,如中国传媒大学的李献文教授。本文取“古装剧”之名原因有二:一是尊重当地学者的命名,台湾电视的相关研究者对该种的类型称谓均选择“古装剧”,如何贻谋在《台湾电视风云录》中首次谈及台湾电视剧就是这样说的“1963 年 3 月 16 日,台视首演国语古装电视剧《郑成功》” ;王唯在《透视台湾电视史》中写到:“两档古装剧《杨贵妃》与《西施》推出后造成空前的轰动。” ;二是忠实于电视剧的内容选择,该类型的台湾电视剧不同于大陆历史剧,因其在选择人物时注重人物的历史真实性,但在内容与细节的表达上并不是特别在意历史的真实性,而是更加注重“故事”的戏剧性。另外,这些台湾古装剧的故事表达也过于神话化、传奇化,并非是对历史的真实再现,这也影响到了台湾古装剧的拍摄和制作风格。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台湾电视业界和学术界更愿意称之为“古装剧”而非“历史剧”,因此本文也采用“古装剧”一说。
台视于1963年3月16日制作并播出了台湾第一部普通话古装电视剧《郑成功》。一提到郑成功,对于两岸民众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郑成功在1661年率领军队横渡台湾海峡,第二年就击败了荷兰在台湾省台南市境的驻军,完成收复台湾的历史使命。他以赤嵌城为东都,创建了府县,编制了军队,屯田垦荒,奖励移民,推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两岸的融合发展。所以,人们一提起郑成功想到的修饰词语是“民族英雄”。该剧就以历史真人郑成功为主人公,讲述他东南抗清、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历史故事,而郑成功的这些光辉业绩和历史故事也成为该剧叙事的主要内容。《郑成功》这部电视剧的每集开头都是郑成功身披山纹甲、威风凛凛的立姿,双眼炯炯有神、透着自信,而郑家军的将士们也都身着铁甲、气势威武,他们站立在郑家军的战船上,船头上都刻画着一个张牙舞爪的老虎头,那是标准的中国福船或广船。郑成功仪表端庄、不怒自威、举止得体、寡言少语;其对下属有张有弛,但对自己的内室则轻言一句便要动怒,这种表现完全符合历史上对他的记述。1963年5月2日,台湾第一部闽南话古装电视剧《吴凤》问世。台湾闽南话古装电视剧通常以民间传奇故事为主要表达对象,这与普通话古装剧的叙事有所区别。本文认为,造成这一区分的主要原因在于:民间传奇故事来源于生活,而闽南话作为一种方言,其表达更具生活味道,也更符合台湾民众的欣赏习惯。而后,台湾又制作和播出了《公主潭》《金兰与梦龙》《碧血丹心》等闽南话古装电视剧。这些闽南话古装剧虽然在叙事的人物选择上与普通话古装剧有所区别,但叙事人物与叙事情节的发生背景依然是中国历史。
台湾电视剧的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古装剧是1974年7月4日播出的350集电视连续剧《包青天》。这部台湾古装剧取材于北宋年间的民间故事,塑造了公正廉洁、除暴安良、一代清官包拯的形象,并对诸多中国历史故事进行了演义。宋仁宗年间,开封府尹包拯,被老百姓称为“包青天”,因为其人为官清廉,为民伸冤,主张正义。他在办案时强调“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强权,除恶务尽,如“铡美案”“真假状元”“狸猫换太子”等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的改编获得民众的广泛好评。这部台湾电视剧也开创了台湾连续剧播放时间最长与收视率最高的辉煌纪录,带领台湾电视连续剧进入了“黄金时期”;同时,在台湾社会上也掀起了一股拍摄古装剧的风潮。当然,台湾古装剧的收视热潮也与台湾社会转型后民众的精神需求息息相关。快节奏的发展和现实的种种不堪,使得民众需要精神层面上的慰借,而古装剧的出现刚好满足了社会民众的精神需求。与此同时,转型期的台湾社会也面临诸多问题,比如政治上的民主与法治、经济上的发展与稳定、社会上的公平与公正,这些问题也亟需在影视作品中有所展现。于是,台湾电视剧的创作者便采用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抒今的艺术创作手法。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台湾古装剧之所以受到台湾民众喜欢是因为这些古装剧都是根据中国的历史人物和中国的民间故事进行的艺术创作,这些中国的历史人物和中国的历史故事是天下每一位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因此这些“熟悉”的因素也为台湾民众奠定了认知和观看台湾古装剧的基础。
台湾早期的电视剧注重叙事内容,并通过戏剧的手法向台湾民众传递社会价值观念。正如英国当代文化研究学者斯图亚特 · 霍尔教授指出的一样:电视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早已超越传播信息或提供娱乐。台湾电视剧不仅塑造了社会共识、意义及价值观,更是一种通过信息传播意识形态的文化活动。台湾电视剧正是通过“熟悉”的叙事人物、叙事情节、叙事背景,向民众传递一种“中华民族”“中国历史”“中国人”“炎黄子孙”的“社会共识”。
除了正常的台湾古装剧以外,台湾电视剧也出现了一些对中国历史进行“极端化”创作的作品。这种表现形式与内容的“极端化”与当时的台湾社会密不可分。由于当时台湾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台湾电视业也正处于所谓的八年“联播时期”(1976—1984)。因为当时的台湾当局还一直停留在“反共复国”的理想之中,提出“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反共呓语。为了实现国民党所谓的政治抱负,那时的台湾当局对文化艺术界进行严格控制,尤其是要求其管制下的台湾各家电视台要加紧政治控制,肩负政治宣传和教化使命,“对文化艺术进行严格控制,积极推进和倡导为‘反共复国’服务的‘战斗文艺’” ,并通过法令条文进行管控。1976年出台的《广播电视法》对台湾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加以限制,如其实施细则中第十七条对广播电视节目不可以播出的内容做了规定,其列举的六项事项中包括“(一)损害国家利益或民族尊严;(二)违背反共复国国策或政府法令;(三)煽动他人犯罪或违背法令;(四)伤害儿童身心健康;(五)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六)散布谣言邪说或混淆视听” 。1983年4月,台湾地区新闻事务主管部门颁发了关于电视节目“先审后播”条例,除新闻节目外,其他节目播映前七天必须送到台湾地区新闻事务主管部门的广播电视处进行审查,如果没有对节目进行送审,一日罚金3000元台币。当时台湾的电视业已经沦落为台湾当局宣传的工具,台湾电视剧也未能幸免,其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政治诉求,即“反共复国”。《蓝与黑》《心桥》《春雷》《河山春晓》《雨过天晴》等台湾电视剧表现出台湾当局强烈的政治主张,蒋经国甚至认为“这《寒流》是一部最好、最真实、深入浅出的反共教材,可以在历史上传下来,值得大家一看” ,此后的《风雨生信心》也如法炮制。当时,台湾电视剧不少都沦落为国民政府御用的宣传工具,这种违背艺术创作规律的现象在台湾也持续了近八年的时间。虽然这些“极端化”的台湾电视剧在讲述故事时呈现出歪曲事实、颠倒黑白的特征,但在叙事主题上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也坚持以“中国历史”为台湾电视剧的叙事背景,这不得不说也是根性叙事的“另一种表达”。
总之,台湾早期电视剧的叙事呈现出以中华文化为内核、以中华历史为背景的根性叙事这一特征。尽管在八年联播时期呈现出“极端化”的表达,但相较于当下台湾电视剧叙事呈现出的“本土转向”还是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和时代价值。作为台湾电视剧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早期电视剧的历史考证对于研究当下台湾电视剧的叙事文化以及叙事话语极具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注释:
①武治纯. 台湾乡土文学初探 [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50.
②武治纯. 台湾乡土文学初探 [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51.
③谢国斌. 族群关系与多元文化政治[M]. 台北:台湾国际研究学会,2013:216.
④陈飞宝,张敦财. 台湾电视发展史 [M]. 福建:海风出版社,1994:172.
⑤宋淑玉. 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述论 [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6(2).
⑥龙佳解.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儒家文化[M]. 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107,108.
⑦但本文在查阅资料中发现:台视首次播出的普通话电视剧,是天主教光启社于1962年10月22日所播的《热泪心声》,以此推断,台湾的第一部普通话电视剧应是《热泪心声》而非《浮生若梦》,只不过《热泪心声》不是由台视制作的,而《浮生若梦》确实是台视制作的第一部普通话电视剧,而非播出的第一部普通话电视剧。
⑧李献文. 台湾电视文艺纵览 [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25.
⑨李献文. 台湾电视文艺纵览 [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21.
⑩李献文. 台湾电视文艺纵览 [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24.
何贻谋. 台湾电视风云录[M]. 台北:商务印书馆,2002:68.
王唯. 透视台湾电视史 [M]. 台北:中国戏剧艺术实验中心,2006:105.
李献文. 台湾电视文艺纵览 [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32.
郑瑞城,等. 解构广电媒体:建立广电新秩序[M]. 台北:澄社出版,1993:139.
李献文. 台湾电视文艺纵览 [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34.
注:本文系厦门理工学院科研攀登项目《台湾电视剧根性文化的叙事修辞研究》(项目编号:XPDST2000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