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山河·家国:西山永定河文化展》分析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传承
2024-09-23丁含
作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北京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本文参阅《山河·家国:西山永定河文化展》一书,深入探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传承。
北京市“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建设“三个文化带”的发展目标,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便是其中之一。其历史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古人类与古都文化的摇篮。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记录了远古时期人类活动的足迹,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遗址与文化遗存,促进了北京乃至中国北方地区人类文明的延续发展。在众多文化遗址中,北京周口店遗址最为著名,发掘有27 处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揭示了古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悠久历史,对于研究古人类的生活习性、社会结构乃至文化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同时,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也是古都文化的摇篮。历史上北京作为多个朝代的都城,其文化的积淀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紧密相连。这一地区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库和文化瑰宝。从周武王封召公于北京,到元、明、清等朝代建都,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始终是北京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二是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将险峻的山峰与美丽优雅的河流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景观,使得旅游爱好者可以沉浸式享受自然风景,领悟古代诗人的闲情逸致以及文学作品中的诗情画意。其中,妙峰山作为历史悠久的山峰,是北京市城郊的知名景区,实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游览者既能从群山峻岭的蜿蜒盘旋中欣赏到晚霞、落日、松雾等自然风光,也能从远处眺望妙峰山依山而建、层次分明的“莲花金顶”,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深远意境。此外,妙峰山还有从明代流传下来的庙会习俗,至今已有四百年历史。此外,圆明园、颐和园等园林景区采用中西结合的设计理念,以杭州西湖为蓝本,借鉴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再融入欧洲古典造园艺术,形成了规模庞大、特色鲜明的皇家园林,也是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的代表性景点。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历经长期发展,积淀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为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新时期,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更加重视文化传承,采取了以下举措。
第一,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与保护。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作为历史悠久的知名文化带,拥有丰富多元的自然人文资源,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由于年久失修与城市改造建设,文化带内部分重要历史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重要文化遗址也产生不同程度的老化情况,出现与周围自然景观不协调的情况。对此,政府部门积极组织专家学者与文物工作人员对文化带内的各类文化遗址进行系统性梳理分类,并建立详细的档案,系统记录各个遗址的信息;然后,根据各个景区的地理分布进行整体规划,将分散各处的景区整合为相对集中的大景区,开展统一化、集中化管理。同时,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还注重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积极开发不同主题与类型的文化旅游项目,完善景区周围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升游客的体验度,使其能够真正开展沉浸式旅游观光,充分感受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魅力。例如,石景山区围绕永定河水利遗址资源,推进了十八磴古石堤等水利设施遗迹的保护修缮工作,并挖掘其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打造永定河生态文化名片。此外,模式口大街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修缮整治项目,不仅恢复了古街的原貌,还通过举办非遗展示展演等活动,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二,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文化传承方式。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路径,以科技之光点亮传统文化的璀璨未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以石碑石刻的数字化保护为例,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内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借助先进的激光雷达扫描技术,高精度捕捉石碑石刻的三维信息,生成文物的正射影像、二维线画图和数字拓片,为文物建立详细的数字档案。这不仅有助于文物的长期保存和修复,而且使得文物的研究、展示和传播更加便捷高效。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人们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欣赏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周口店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则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游客可身临其境地感受70万年前“ 北京人” 的生活场景,了解“ 猿人洞” 的形成过程和研究历程,不仅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而且使得历史文化的传承更加生动有趣。
作者简介:丁含(1987—),女,河北石家庄人,博士,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法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数据财务应用、会计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