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传播的文化社会学阐释
2024-09-23张亚君陈利利
黄河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与精神追求。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黄河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本文旨在参阅《寻根与传承:黄河文化传播前沿报告》一书,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对黄河文化的传播进行深入阐释,探讨其在新时代的意义、路径与策略。
一、文化符号与认同构建:黄河文化的象征意义。从文化社会学视角来看,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后天产物,以无形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行为表现,又以各种物质符号的形式呈现出来,使特定区域人类的行为方式、思想认知、生活习惯等趋于规范化、统一化,并随着人类社会的代际传承和交流互动得以传承,成为人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影响因素。黄河,作为自然地理实体与文化象征的双重存在,其形象、故事、习俗等均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符号。这些符号不仅记录了黄河流域的历史变迁,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生命、社会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表达。其一,自然符号。黄河奔腾不息,蜿蜒盘旋在我国北方地区,连通汾河、清水河、沁河等众多支流,构成了庞大的水系,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磅礴大气的形象以及黄河儿女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已成为黄河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其二,社会符号。在黄河漫长的治理历程中,流传着许多知名的治水故事,最为经典的就是大禹治水。大禹为了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成功疏通河道,使黄河得以安澜。后世还在这一故事中融入了一定的神话色彩,黄河水患治理成功之后,洛水神龟传书给大禹,大禹依据书中内容治理九州,重新划定中华大地的边界,并制定了系统的法制体系。“洛书” 与数字“九” 则演变为黄河文化的一种代表性符号。
二、社会结构与传播网络:黄河文化传播的社会基础。首先,社会结构中的关系网络是文化传播的基础条件。关系网络可以促进文化信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的传递与共享,使文化得以代际延续,并在空间上广泛扩散。同时,社会结构不断调整,新的社会群体、社会关系和社会需求应运而生。文化在适应社会结构变化的过程中,不断融入新元素,以保持其生命力和活力,黄河流域就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社会结构。其一,黄河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等多个地理单元,地势西高东低,不同地区在农业、交通、居住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二,黄河流域是封建王朝兴起、发展的重要根据地,众多古代文明和王朝在此兴起、繁盛,创造出了丰富文化遗产,丰富了黄河文化的内涵,也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结构和制度。其次,黄河文化的传播网络由多个节点和连接线组成,包括政府、媒体、社会组织、个人等多元主体。这些主体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构成了黄河文化传播的复杂网络。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等方式推动黄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媒体则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宣传与报道,社会组织和个人则通过志愿服务、文化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这些节点之间通过互动与合作,促进黄河文化的广泛传播并深化其影响。
三、文化资本与权利关系:黄河文化传播的动力机制。文化社会学中的文化资本概念,指个体或群体所拥有的文化知识、技能、艺术品等文化资源的总和。在黄河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文化资本的积累与转化是重要的动力机制。一方面,通过教育、研究、创作等方式积累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旅游项目等经济形态,实现文化资本的增值与转化,还能够进一步推动黄河文化的传播。同时,文化传播往往伴随权利关系的交织与影响。在黄河文化传播过程中,政府、媒体、企业等主体之间的权利关系错综复杂。政府通过政策制定、资金投入等方式对文化传播进行引导与调控;媒体则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引导等方式影响公众对黄河文化的认知与态度;企业则通过文化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方式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推动黄河文化的传播与普及。这些权利关系互相交织与影响,共同构成了黄河文化传播的动力机制。
总之,黄河文化传播既是新时期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也是促进中华文明现代化、国际化传播的关键支撑。各地应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资源,探究其时代意义与社会内涵,对黄河文化遗产进行大力保护,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并积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借助新媒体平台将黄河文化转化为视频、图片等形式,提高大众对黄河文化的认知与保护意识,让黄河文化成为支撑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支柱。
作者简介:张亚君(1984—),女,重庆人,重庆传媒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
陈利利(1985—),女,河南新郑人,重庆传媒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