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这份报告里,读懂“做自己”的年轻人

2024-09-22贾诗卉

中国新闻周刊 2024年33期

2024,年轻人的钱都花哪儿了?

可能是一场200公里外的演唱会,可能是一座人少景美的小城,也可能是一家3.5分的餐厅。

消费是丈量生活的重要刻度,连续四年,中国新闻周刊及旗下“有意思报告”、动漫IP“哎呀我兔”,都以“消费”为出发点,洞察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与消费之变。今年,在调研了7725位16—40周岁的年轻人后,有了这份《2024有意思生活方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在花钱这件事上,年轻人不需要帮助和指导,他们的秘诀是:做自己。

如何“做自己”,可以总结为三个关键词:自我、自在、自然。它们共同构成当下年轻人生活和消费的底层逻辑。

自我

自我是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

这届年轻人是物质丰裕的一代,他们开始对消费主义祛魅,在消费上悄悄变“精”。“精”可以理解为“既要” “又要” “还要”,既要精打细算,又要精益求精,还要精神满足。

精打细算,首先体现在他们今年增加消费支出的类目上——吃喝排在第一位,或因为他们知道,最本能的享受最值得,最简单的快乐最实惠。价格更是精打细算的应有之义,在影响买单的各种因素中,“折扣的吸引力足够大”为46.7%的人所选择,年轻人的每次消费似乎都能听到算盘珠噼啪响。

价格重要,但不能牺牲品质换取低价,而是要在满足自我需求的道路上精益求精。在宁愿多花钱也不愿降低品质的日常消费里,73.5%的受访者同样选择了饮食。毕竟,吃得好,是保持健康的必备条件之一。

除了在吃上精益求精,在旅行方面年轻人也更加从自我感受出发,体现在对于旅行目的地的选择,不是哪里风大去哪里,而是在人少、景美的小众景点中深挖。《报告》显示,今年出门旅游,超四成受访者偏爱国内小众目的地。

今年以来,在各大旅游社交平台,运城、毕节、衢州、六盘水、陵水黎族自治县等“小地方”爆火,背后或许是现代人对松弛感的追求。随着近些年的发展,这些小城既不缺连锁酒店、时尚游乐等配套服务,又能保留地域特色。到“小地方”旅行是一种平淡的省心。

不只精打细算、精益求精,这届年轻人还不断向内探索,为精神买单。在今年增加消费支出的领域,学习/教育培训,阅读、演出、展览等精神消费排在第三和第四位。

尤其是无房的人,更愿意把钱花在充盈自己的身心上。调查显示,在今年增加消费支出的项目中,无房的受访者在旅行、服饰鞋包、阅读/演出/展览等精神消费支出上都比有房的受访者占比更高。同样,在“格外为哪些因素买单”的题目中,无房的人也显示出更大的“自我关照”,愿意为能提供情绪价值、能表达自己的个性或审美以及人无我有的小众爱好格外买单。

自在

自在是在认清自我的基础上,对旁人的眼光保持“钝感力”,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做出选择。

最主要的体现是穿搭,这届年轻人,“悦人”不如“悦已”。

最近一年,从“中国女性抛弃高跟鞋”,到“职场的尽头是帆布包”,再到“薄底鞋打败厚底鞋”,种种流行趋势都指向一件事:在追求美的道路上,年轻人不装了。

根据《报告》,今年在选购服装鞋帽时,舒适度、质量、实用性(适配多种场合和风格)排名前三。而曾经最能为鞋服带来溢价的设计感、时尚感和品牌,重要性在下降。2024年,洞洞鞋、勃肯鞋等标榜舒适的“丑鞋”流行,也反向证明:年轻人的审美观念正在升级,真正的美是让自己感到舒服自在。

除了舒适,今年在选购服装鞋帽时,超半数人注重实用性。实用性是灵活百搭、适应各种场合。今年以来,马面裙等新中式穿搭的爆火也是源于满足了多场景穿搭的需求。

如马面裙配T恤、中式小立领衬衣配阔腿裤等,新中式穿搭正从传统服饰向时尚单品靠拢,从特殊场合向日常生活渗透。其背后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让衣服去适应人,让人穿得更自在。

出门穿什么要自在,在家待着也要自在。

如今,空调、冰箱、空气炸锅等家电产品已经为年轻人解决了生活的“大痛点”,年轻人正把精力用在更加私人的数码设备上,期待通过它们建造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自在小世界。

“小世界”里都有什么?

首先是智能手机;其次超四成人点名表扬耳机,音乐、播客、广播剧、有声书,耳机创造的小世界,既私密又有安全感;还有超两成受访者认为,智能手环/手表也在改变他们的工作与生活状态,不论是作为手机的临时替代品,还是监测运动与健康数据,智能手环/手表提供的是比耳机更为贴心的“照顾”。

除了让各种家电、数码产品各司其职、各显身手,年轻人还希望各类智能家电生态互联,创建一个自己的“小宇宙”。因此,在智能家居产品的痛点方面,超六成受访者认为“每买一件设备就要多下一个App”是当下智能家居产品亟待解决的问题,价格高、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都排在其后。

窗外的世界白云苍狗,而自己构建的小世界充满秩序感。“耳机一戴,谁也不爱”“轻抬手腕,一切尽在掌握”“App一点,万物互联”……生活或许会随机播放,但在家这个方寸之地,年轻人想要自己说了算。

自然

如果说自我、自在是通往小世界的入口,那么拥抱自然则是跟更广大的世界对话的出口。

去户外一直是这几年最火的趋势。但今年,户外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场景、一种运动,而是变成一种“户外力”,一种健康活力的状态,是年轻人去除班味儿、逃离内卷窠臼的良方。

都市白领的户外,不一定是爬山,或去没有天花板的地方。在有天花板的地方,一样可以穿户外装,今年以来,“户外氛围组”占领办公室,户外风成为时尚“顶流”。《报告》显示,在今年热门的流行趋势里,排名前三中,和“户外”有关的占据其二。其中,山系户外风关注度最高,占比28.3%。

山系户外较为硬核,更注重功能性,适配各种野外场景。而城市白领多数时候的户外,是从家到公司的通勤,因此,都市户外风成为新晋流行趋势,占比近两成。户外风的本质是追求身体的自由和活力,以及随性,不用太辛苦。报告也显示,在今年选购服装鞋帽时,舒适度和实用性排在功能性(防晒、保暖、防水、特殊设计等)前面。

年轻人穿上冲锋衣、跑鞋、网球裙、工装裤、溯溪鞋通勤,看起来是户外人就够了。“人在上班,心在山野”,户外的入口更多是被当成班味儿生活的出口。

去户外不一定穿得“硬核”,去户外的时间也不一定很长,20分钟就够,“公园短放松”正在成为流行,走进公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调查显示,在“今年你参加了哪些户外项目”一题中,有73.8%的受访者选择了逛公园。

逛公园的目的也很纯粹,超八成人是为了放松身心,超六成人是为了亲近自然。换句话说,逛公园,更像是年轻人的一种情绪快充,让紧绷的神经得以舒展,为生活按下暂停键。

年轻人追求自然、活力的方法有很多,除了去户外,还可以去运动。

首先是审美的改变。从年初电影院里的《热辣滚烫》,到盛夏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热辣滚烫,年轻人对美的定义,变了。“白瘦幼”不香了,年轻人开始追求能量感,用“气血充足”来赞美一个人,追求身心像自然那样生机勃勃。

落实到行动上,运动成为很多人2024年的关键词。《报告》显示,在今年“已经尝试或计划尝试的健康管理举措中”,运动健身超越了饮食管理、规律作息和体重管理,位列榜首。有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已经践行或将运动健身提上了日程。徒步、骑行、攀岩、桨板、八段锦等热门运动,一度成为年轻人的“社交货币”。

运动的流行或源于身体给人的即时回报,而它在精神上带来的力量更为重要:不管你的生活正在经历什么,只要动起来,就始终会有一种向上的力量。

自我、自在、自然,年轻人在“做自己”的道路上有坚持、有改变,不断寻找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己。正如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王晨波在“2024有意思生活方式大会”上所说的,这个世界从不完美,但总有人正年轻,勇敢做自己的年轻人会用自己的方式改变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