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地标,时代新风尚
2024-09-22向煜
近年来,苏州市在推动文化建设和文旅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匠心打造了百余个“江南小剧场”,这些剧场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苏州作为文化名城的品牌形象。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90后”的苏晴,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寻得一丝喘息,她踏着月光,步履匆匆地穿梭于石板路上,只为去苏州昆剧院赶赴一场与戏曲的浪漫邂逅。新剧启幕,她如同久旱逢甘霖,将白日里的尘嚣与疲惫悉数卸下,与众多心灵旅者一同,沉浸于艺术编织的梦幻之境。
在温婉如画的苏州,各色小剧场艺术犹如雨后春笋,绽放出勃勃生机。这些江南小剧场不仅藏匿于古朴的老宅深院之中,更巧妙地融入现代的购物中心、静谧的文化馆、高雅的艺术馆、特色街区和历史悠久的古镇。每一处都是那么的“小而美”“美而精”“精而新”,仿佛是为这座城市量身定制的文化珍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
剧场内,每一次的驻足观赏,都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灵旅行。观众们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成为艺术之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台上的光影交错、悲欢离合共呼吸、同悲喜。这些小剧场,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更以其独特的魅力,悄然间拉近了“城市”与“戏剧”的距离,在“观众”与“艺术”之间,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亲密纽带,共同编织着苏州这座古城的文艺新篇章。
一座戏韵悠长的城市
每每说到苏州,便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那悠长缠绵的戏韵,它如同古城脉络中潺潺流淌的细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苏州人的心田。
清代诗人沈朝初,在其脍炙人口的《忆江南》一词中,深情地吟唱道:“苏州好,戏曲协宫商。”这不仅仅是对苏州戏曲艺术的高度赞誉,更是对苏州这座城市文化韵味的一种深刻洞察。宫商角徵羽,五音和谐,苏州的戏曲,恰似古乐中的精灵,以它独有的韵律,讲述着千年的故事,传递着亘古不变的情愫。
漫步于苏州的老街古巷,仿佛能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繁花似锦的年代。《姑苏繁华图》中,苏州城的繁华景象跃然纸上,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热闹非凡的戏台与茶馆。画中的苏州人,或站或坐,或凝神静听,或低声细语,无一不被那台上的一唱一和深深吸引。
谈到苏州戏曲,那就不得不提昆曲。作为“百戏之祖”,昆曲以其“水磨调”的细腻温婉,缠绵悱恻,成为那个时代最动人的旋律。另一个要说的,一定是评弹,其以独特的“说、噱、弹、唱”艺术形式,讲述着一个个或悲或喜或爱或恨的故事,让听众在悠扬的丝竹声中,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
不仅如此,从古至今,苏州坊间还涌现出众多民间艺人,他们或擅长吹拉弹唱,或精通说学逗唱,以各自的方式,为这座古城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这些艺人,有的出身贫寒,却凭借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在苏州的街头巷尾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有的则来自名门望族,却甘愿放下身段,将高雅的艺术融入百姓生活之中。他们的存在,不仅丰富了苏州的戏剧文化,也让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更加多元。
苏州人对于戏剧文化的热爱,是深入骨髓的。他们不仅爱听戏、看戏,更懂得欣赏戏中的韵味与意境。在苏州,戏剧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每当夜幕降临,苏州的各大戏院、茶馆便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一场场精彩的演出在这里轮番上演,吸引着四面八方的观众前来观赏。而在这份热闹与喧嚣之中,苏州的戏剧文化也在不断地传承与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
岁月悠悠,戏韵绵长。步入新时代,这座充满魅力的古城,也以她独有的方式,讲述着关于戏剧、关于文化、关于生活的动人故事。而那些流传至今的戏曲艺术,也如同古城中的一串串珍珠,串联起苏州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城市与戏剧的对话
在21世纪的文化版图上,苏州同样精心绘就着绚丽多彩的戏剧长卷。
“曾经为了看一部国家话剧院的作品,打着飞的去了北京,也曾每个月往上海跑,只为看一场自己心仪的演出,后来不用跑去外地,我就可以看到《如梦之梦》《白鹿原》《戏台》了。”苏州人姗姗打趣地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好戏来到,自己也成功“晋级”成为资深文艺青年。
苏州的剧迷应该都深有体会,真正能够在家门口欣赏到一流的戏剧演出,是从2007年开始的。这一年,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在苏城的文化天际线上熠熠生辉,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苏艺的落成运营,让苏州有了一个真正的剧院,有了一个常态化运营的艺术空间。”在苏文投集团总经理助理、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亮看来,当年苏艺的诞生相当于一个连接器,在城市的百姓生活与全国乃至全球的艺术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那里,苏州市民有了更多和时尚的、富有文化气息的生活方式亲密接触的机会。
有了好的空间,更需要好的剧目。“从2011年的‘话剧艺术节’到2015年‘戏剧元年’,再到2023年‘苏艺演艺文化集聚区’,苏州的戏剧发展经历了从‘探索’到‘深耕’再到‘发展壮大’的过程。与此同时,苏州的戏剧文化不断放大,戏剧土壤也日渐肥沃。”张亮如是说。
文化的繁荣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仅凭外来佳作的堆砌所能成就。苏州戏剧的繁荣,寄托于对本土文化的深耕细作。“所以,在引进优质节目,开发商业市场之余,我们对于苏州戏剧的发展期待也在不断调整。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不能只是靠买来的节目去堆砌。我们除了培育观众,更要培育文化的‘生产力’。”张亮回忆,2018年,首届苏州青年话剧节横空出世,通过短剧竞演等环节,一批本地戏剧人才被挖掘出来,2019年,第二届苏州青年话剧节期间,苏州大学东吴剧社、谭伟民戏剧工作室、普罗公园戏剧计划三家本土优秀剧社的剧目通过专家甄选,受邀参加首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的展演,让更多人看到了本土戏剧的力量和可能,到了2020年,第二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进一步将苏州青年话剧节整体纳入其中,并更名为江南青年戏剧节。
“青年戏剧节的很多剧目,非常适合在小剧场内进行演出。”张亮直言,舞台戏剧是实践的艺术,小剧场更能为青年戏剧人的舞台实践提供平台,“在小剧场中找到自身价值,通过积累,这批年轻人能够慢慢走上专业道路,去创作更优秀的作品。”
也是在2020年,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苏州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提出打造江南小剧场品牌。而后4年,苏州市聚焦街头巷尾的生活场景,鼓励将旧厂房、商场公共空间等改造升级为江南特色小剧场,推动国有院团建设“创排演”一体化的小剧场,累计建成蓝·Sport黑匣子小剧场、琴川小剧场、娄东戏台等百余个江南小剧场。此外,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公益小剧场覆盖率超过60%。其中,梁辰鱼昆曲剧场、中国昆曲剧院、保利小剧场等6个小剧场被认定为江苏省“示范小剧场”,数量居全省第一。
与此同时,苏州市还积极整合资源建设演艺集聚区,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在金鸡湖畔打造苏艺演艺集聚区,内含国风剧场、魔术剧场、婴幼儿剧场等8个针对不同人群的小剧场,并着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苏州戏曲传承演艺集聚区,建有戏曲小剧场、凤苑书场、戏曲大舞台(古戏台)等多个不同功能的小剧场。
纵观近些年发展,以江南小剧场为依托,苏州不仅让本土优秀剧目得以发光发热,更为市民提供了高质量的文化生活享受,同时也为本土戏剧人才的成长与涌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可以说,在这场城市与戏剧的对话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见证者,更是受益者。
家门口的戏剧大餐
江南小剧场,这个承载着文化与梦想的璀璨舞台,历经四年的精心培育与璀璨绽放,终于迎来了它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第二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暨“江南小剧场”秋季演出季。这不仅是对过去四年辛勤耕耘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戏剧艺术无限可能的展望。
9月13日至23日,11天时间,23部剧,30场演出,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澳门等23家全国优秀院团、知名演出机构汇集苏州,带着他们精心打造的话剧、戏曲、舞剧、儿童剧、皮影戏等种类形式的优秀剧目,共同为江南这片文化沃土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傅亦轩在介绍第二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活动的主要特点时,特别强调两个关键词。一是“多元多彩”,展演剧目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展现了当下我国小剧场戏剧的发展成果,展示了当代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戏剧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值得一提的是,小剧场戏剧不受载体限制,能够最大程度地贴近观众。今秋的小剧场展演将在苏州全域多点开花,除了在吴中区的苏州保利大剧院,园区的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姑苏区的中国昆曲剧院安排了展演,精彩剧目也将在吴江的苏州湾大剧院等大剧院中的小剧场上演,园区北部市民中心、苏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市民“家门口”的文娱园地也都有安排剧目,让戏剧的温暖与力量触手可及,真正实现了艺术与生活的无缝对接。可以说,以这场展演为笔,苏州试图在点、线、面之间勾勒出一个开放的、沉浸式的社会交往空间,跨越年龄界限,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与共鸣。
傅亦轩提到的另一点是“戏韵无间”,增强交流互动,延展戏剧空间。小剧场戏剧探索性强,贴近观众,能够格外聚焦戏剧艺术魅力,更能把戏剧的种子撒向民间、撒向大众,激发人们对戏剧艺术的热爱与参与,共同推动中国小剧场戏剧在新时代的交流互鉴与融合发展。
所以,这一次苏州与中剧协秉持着“让戏剧不止发生在剧场”的理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展演期间,剧场的空间限制将被打破,苏州多个城市地标将举办“More Than Theatre”场外活动,让全民参与到这场戏剧狂欢中来。在23台剧目展演完场后,还设有演后谈环节,希望能将观众继续留在剧场,将以往“进剧场看戏”延展为“散场后谈戏”,打造零距离的亲密戏剧体验。还有展演摄影展、“观演打卡·集章有礼”等互动活动,让戏剧以游戏等形式润物无声。
值得关注的还有,展演期间,第四届全国小剧场戏剧创演人才培训班也将开班,邀请国内小剧场戏剧专家及业内资深人士,为全国青年、苏州本地戏剧工作者和“文艺两新”工作者进行授课,积极储备青年戏剧人才力量,培育、开发江南小剧场戏剧创作和演出。
本届展演活动,代表着全国小剧场戏剧的较高水平,不仅为各院团提供了难得的交流互鉴机会,还为广大市民群众带来了文化盛宴,更将为苏州带来了繁荣文化市场新的机遇。在此期间,苏州将立足江南小剧场本土资源优势,更好地为来苏游客做好餐饮、住宿、游玩等服务配套,创造出更加多元化、差异化的文化消费新体验,为苏州文旅产业发展蓄势赋能。另一方面,苏州也将充分发挥举办戏剧人才培训班、主题学术研讨主阵地的优势,积极储备青年戏剧人才力量,带动本土文艺院团创作更多文艺精品,助力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们满怀期待,随着第二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暨“江南小剧场”秋季演出季的顺利举办,江南小剧场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引领潮流、创新前行,为中国的戏剧艺术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