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学视角看昆山地名“兵希”的演变
2024-09-22蔡佞
兵希原本是昆山城东的一个小镇,夏驾河穿镇而过。地方志记载它本名兵墟,我们实地走访,听到当地八九十岁老人却称之“丁墟dīnɡxù[tin44ɕy41]”。随着考察的深入,我们发现早在一千年前的宋代它居然真就叫丁墟。淳祐《玉峰志》说:“丁墟在县东南二十里,本名兵墟。吴国尝屯兵于此,故曰兵墟,今俗讹为丁墟。”由于《玉峰志》认定兵墟是本名,丁墟是俗讹,所以元明清三代的昆山方志皆以此为准,正式书写地名时都用“兵墟”,顶多在结尾拖一句“俗讹丁墟”。实际从地名丁墟在百姓中流传至清末民初情况看,丁墟应该就是本名,兵墟则属于“训写地名”。
训读、训写是语言中常见现象,指口语说甲词,书写时却用同义的乙词记录。举个例子,吴方言口语说“箬帽”(斗笠),但箬帽浜、箬帽顶、箬帽山等一众地名里却都写成“笠帽”,这里“笠帽”就是“箬帽”的训写。古代汉语里,“兵、丁”是同义词,两字的语音又很接近,因此与其说兵墟是本名、丁墟是俗讹,不如讲兵墟是丁墟的一种训写更贴切。纵然《玉峰志》以后的文献都写成兵墟,但当地百姓口耳相传,丁墟古名仍叫了千年未变。
无论是兵墟还是丁墟,光盯着文字琢磨这两个地名的来历很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兵希镇志》介绍道:春秋末年,吴国在此扎营屯兵,吴被越打败后,越人把吴国军营烧成了废墟,因此得名。实际上太湖平原地名里的“墟”基本都不作废墟、遗址解释。苏南地名里的“墟”多数读“区”,与韵书记载的古音“去鱼切”一致,通常指村墟、村落,地方俗字常写“”,比如苏州有沙、前后戴、黄,沿运河北上还有陆、邹等村镇。昆山地名里“墟”读若“虚”,对应于另一个读音“许鱼切”,早期指土墩、丘墟,这在苏南地区显得比较特别。淳祐《玉峰志》最先将昆山兵墟、高墟、戴墟三个地名列入“山墩墟岗”条目下,明清方志沿袭之,光绪《信义志》仍把高墟列在“墩阜”类里。昆山的三个丘墟如今只有高墟仍有残迹,即正仪集镇东侧的土丘黄泥山。与绰墩、庙墩、赵陵山、少卿山类似,估计早年兵墟也是这样一处土墩文化遗址。
今名写成兵希是相当晚近的事,它由宾曦演变而来。宾曦是昆山县城东门的名字。元代至正年间,昆山县城始筑土城,开有六门。根据正德《姑苏志》记载:“明弘治四年知县杨子器建楼其上,名东曰宾曦,西曰留晖……”从城楼名字看,东楼宾曦对应于西楼留晖,可知宾曦义指迎接朝阳。“宾”古代有礼敬、迎接义,宋代官修《广韵》解释道“宾,迎也”,宾曦或化自《尚书·尧典》“寅宾出日”。后来城楼名逐渐转为对应城门名字。
民国时期,政府推行乡村自治,昆山的小乡纷纷建立。在那个时局不稳,社会疮痍的年代,地方乡绅看到“兵墟”两字,联想到清末昆山城镇横遭兵燹,市躔化为废墟的惨状,认为兵墟作为乡名不吉利,需要另拟。兵墟村恰在昆山东门宾曦门外,昆山到兵墟,宾曦门是必经之地。宾曦寓意好,且兵墟、宾曦在吴方言里读音相近,因此1925年兵墟村改名宾曦,成为乡公所驻地。地名里“曦”带“日”旁,由于书写思维定式和汉字偏旁同化的影响,“宾”也时常写成“”。当时小地名书写没有统一标准,政府公文报告用字也很随意。有人写成“曦”,有人嫌“曦”笔划太多,生僻难认,写成“賓晞”或“晞”。1936年,《昆山县县政报告》里多数写賓晞,但也有记音写法“兵希”。1937年,《昆山县廿五年度合作事业概况》一书则写成晞,该写法被大众广泛接受,一直延用了三十年。
“”是个根据汉字简化原则类推成的生造字,词典字书都没有收入。众所周知,地名是一个地方的门面,在当地需要频繁书写,在社会交流中作用巨大,这样一个音义无从着落、印刷麻烦的俗字在1950年代全民扫盲大潮中显得格格不入,也与当时地名整治要求相左。因此196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发文把镇名规范为“兵希”,并一直使用至今。丁墟、兵墟、宾曦、曦、晞到兵希的地名演变过程,犹如一部记录社会变迁的历史书,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江南小镇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