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华:在岗位上坚守到生命最后一刻

2024-09-20黄莎曹颖频周雅丽

方圆 2024年2期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检察院里,有一个房间的门已经好些天没打开过了。房间所在的大办公室里,其他人在忙碌之余,总是时不时抬头看着那扇门,觉得他们可亲可爱的“宁华姐”还在屋里。

部门同事在打趣一名男同事的头发,说:“赖博,现在可没人来监督你剪头发了!”之前赖博头发一长,宁华便总催他理发,觉得能显得人精神。但玩笑过后,办公室里又陷入了长久的伤感当中。

和宁华共事了近30年的老同事梁岚将一束百合带到宁华的办公室,“她是一个素雅的人,喜欢花,喜欢淡雅的颜色”。

而当梁岚推开门时,她的泪水却止不住地流。正对着门的衣柜外面,宁华的一套制服整整齐齐地挂着,衣服上系着领带,检徽也还别着没摘。

宁华的办公桌上,竖着放了几个文件夹,桌面有一个口罩,两本笔记本,一本民法典和一本满是修改痕迹的通讯录。柜子里放着一个捶背用的小锤子,桌底下还有一双平底鞋。

宁华好像只是暂时离开了这里。

2023年9月28日,时任武侯区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的宁华,在岗位突发疾病昏迷,经抢救无效,于9月29日21时去世。

做得多,说得少

“宁华都是做得多说得少,很少听到她会抱怨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很少发牢骚。”这是同事们对宁华普遍的印象。

宁华从事了十余年的计划财务装备工作,承担着经费管理、装备建设、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基础建设、后勤保障、车辆管理等职责。但若是问同事们宁华都做了些什么,大家却很难说清楚,只知道自己的工作离不开宁华,是她保障了后勤,是她让业务工作无后顾之忧。

“平日里,我们已经形成了习惯,有什么需求就向宁华提,比如因工作需要,要买台新电脑,只用和宁华说一声,就能拿到手。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买一台电脑,宁华要关注其配置符不符合规定,如何按纪律要求购买,有大量工作需要她去处理。”武侯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王剑雄说道。

王剑雄之前办案的时候,每年办了多少件案子,大案要案占多大的比例,都可以通过数据显现。但他说,综合后勤部门里,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自己究竟做了什么。“我也当过几年办公室主任,这是我所有的工作履历里最累的几年,但你要问我那几年究竟干了什么,我很难一一细说。”

和其他办公室工作人员一样,宁华的付出不可或缺却很难被看见——办公室的工作繁杂琐碎,融入日常的点点滴滴,像是开公车出去办事情,大家要做到的就是把车开回来,把钥匙交到办公室就行。但实际上,车辆油够不够,有没有亮故障灯,什么时候该保养,保险怎么交……这些都是宁华要操心的事情。

梁岚也说:“你要让我说宁华有什么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我肯定说不出来。但我们每一个部门都离不开计财工作,他们的工作很琐碎,但又无比辛苦。”

除了保障日常检务工作,宁华还要操心院里的一些“大事”。2017年,武侯区检察院经历了一次搬家,从老楼搬到新楼,而新楼从规划招标,到建设搬迁,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宁华的身影。

2010年11月,宁华参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检察院助力得荣县脱贫攻坚工作,在得荣县检察院交流工作经验。(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新来的同事可能不清楚为了这次搬家,宁华付出了多少时间精力,但他们或许能注意到,每天脚下踩着的地砖虽然用了6年了,但依旧没有明显的使用痕迹。这都是靠宁华的细心和较真保障的。

那次建新楼,按规定招投标后,有公司负责建设,又有监理公司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按理说只用定时确认工程进度,最后等验收就可以了。但宁华在办案、技术用房开始建设后,基本上两周就要跑一趟现场。

在一次跑现场时,宁华和其他同事去到了地下一层,那里是工人们堆放装修材料的地方。在一排排箱子中,宁华抽了几箱打开检查,这几箱装的正是待铺设的地砖。

宁华发现,这些地砖的三证(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检测报告)并不齐全,而且也并非合同中约定的品牌。宁华虽然不懂建筑,但她知道签了合同,就得按合同办事。

在后续和建筑公司、监理公司沟通后,这批地砖全部换成了原本约定的品牌,地砖质量也得到了保障。

而像这样较真、严谨负责的事情,宁华做了很多很多,只是她不爱往外说,只知道埋头踏踏实实地干。如果那次开箱检查不是恰巧和同事一起去的现场,大家同样无从知晓这个搬家的小插曲,这也难怪没有谁能说清宁华都做了哪些工作,但凡宁华经手负责的工作,大家都给予了十足的信任。

宁可屋里“抠脑壳”也从不马虎

宁华在财务工作上的专业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大家有财务的相关问题去问宁华,她都能很快回答出来:符不符合规定?如果不符合的话,是因为什么不符合?有什么解决办法?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去做?但宁华并非财务相关专业出身,她的专业能力得益于多年来持之不懈的学习。

2010年11月,宁华参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检察院助力得荣县脱贫攻坚工作,到一处扶贫点看望村民并接受藏区群众献上的哈达。(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1991年,刚高中毕业的宁华进入武侯区检察院工作,成为一名打字员。梁岚跟《方圆》记者回忆道:“那时候她头发还很短,很青涩。冬天双手长冻疮,肿得跟馒头一样。我们找了很多方子,但就是没能治好,只好让她用一副露指头的手套,尽量保暖。尽管双手冻疮严重,宁华也没耽误工作,甚至都没有抱怨过。”

1995年,宁华岗位有了些调动,去到办公室工作,也逐渐接触一些法学相关的内容。于是,宁华开始在职学习法律专业,后来又因财务工作需要,自学并取得了会计相关职业证书。

宁华的丈夫说:“小华为了让自己能够尽快熟悉精通业务,经常在家里头看书学习,也打电话请教别人。她常常说,组织把计财这样敏感的岗位交给她,就是出于对她工作能力的信任,自己一定不能辜负这份信任与期望。”

工作中,宁华有时候也会遇到难办的情况。“‘抠脑壳’(四川方言,指一件事令人伤脑筋)的事情越来越多,小华回家后还在想,还在思考,想要找到解决办法。一旦问题解决了,又开心得很。有时候我也会说:‘事情哪有做得完的哟,松一点也可以对付。’但小华就是这种性格,从不马虎,只想把一件事情赶快做好,然后接着做第二件事情。”她的丈夫说。

宁华是一个很有条理的人。她的会议记录本里,每场会议都写清楚会议地点、日期、主题、参与人以及会议要点。一直放在手边的通讯录更是如此——因工作需要,宁华经常要和多个部门打交道,如果部门联系人员、电话有改动,她都会仔细记录以免错漏。

在宁华的办公桌上,立着两个大的文件夹,一个是“近期工作”,另一个是“政策文件(新)”。在近期工作的文件里,有一份各部门拟开支费用项目清单。她将众多采购需求分门别类,有援助类,有购置类,还有制作、服务类等,已采购的打对钩,有特殊需求的标黄,有不明白的需要进一步沟通的打了个问号,清晰明了。

也正是因为宁华对待工作的专业和用心,让业务部门有了最坚实的后盾。她经常对一线办案的检察官们说的一句话是:“你想做什么你来跟我说,我来帮你把财政这个关,不用担心这些问题。”武侯区检察院是四川省最早引入司法社工来进行未成年人帮教工作的,这便是她“把关”的结果。

未检部门的杨丽恒说:“我们在办案中发现,很多涉案未成年人都需要心理救助。但如果由检察官来完成这件事,一来不专业,二来难以分出这部分时间精力。于是我们就和宁华姐提出来,能否寻求司法社工和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由于当时没有先例,杨丽恒等人提出想法后,并不知道能不能做,怎么做。是宁华查阅了大量资料,帮她们找到了政策依据与相关文件,支持她们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来落实这项工作。

近些年,武侯区检察院打造了“武侯星火·亮晶晶”未检品牌,搭建“智慧未检办案辅助分析平台”和VR云禁毒平台,并于2022年成为“全省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基地”。未检部门打造的《校园法治小先锋》法治教育系列动画片,在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办的“全国检察机关第二届微电影专题片展播”活动中获奖,也荣获四川省检察院主办的“川检风采·微影聚焦”微电影评选展播活动一等奖。

杨丽恒说,每一次未检的项目活动能顺利开展,都离不开计财提供的经费保障支持。“宁华姐帮助我们开展公开招标比选、查找财政文件支撑、提醒补齐票据资料等。未检工作的亮眼成绩,我们自己的努力是一部分,但如果财务不能得到保障的话,这些工作都是做不下来的。”

有的检察院到武侯区检察院交流学习时,也总会问杨丽恒,这些工作的经费如何保障,依据哪些政策文件的规定,杨丽恒只能说:“说实话,我并不知道,因为宁华姐已经都解决好了,靠她的专业能力和辛苦付出,协调好了一切。业务部门向来考虑的只有一点——这个事情我们需要做。”

温和的性子却总能解燃眉之急

宁华在武侯区检察院工作了32年,从来没和人红过脸吵过架。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宁华都很温和,说话轻声细语,遇事不慌不忙。

同一部门的同事董波说:“宁华姐每次给我们安排工作,最后总是要补一句:‘有没得其他困难?有没得需要帮助?’如果我们独立完成不了的话,她会自己顶上来,或者是帮我们协调。”

新到单位的其他同事与宁华接触不多,只是偶尔周末值班交接班时会碰到。他们说,宁华总是会比正常交接时间提早来换班,因为是在午饭时间交接班,还会给他们准备点小零食。

但与平日里温和的性子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宁华碰到的经常是“燃眉之急”。

2023年8月,武侯区检察院控申检察部门向宁华反映,当年的司法救助金超了预算。当时有17人等着这笔司法救助金。这17人里,有的是被害人受到人身伤害,面临巨额医疗费但还没有及时得到赔偿;有的被害人是家中顶梁柱,因刑事案件丧失劳动力后家里尚有老人小孩待照顾……无一例外,都迫切需要这笔司法救助金。

按常规流程,这笔司法救助金同样能发到被害人手中,但宁华考虑到被害人的急需,于是立马向领导反映,很快依规定走完申请流程,将这笔钱及时送达,真正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控申检察部门主任李艳萍说:“宁华既要在预算管理十分严格的情况下符合政策,又要尽快完成,满足当事人的急需,这非常考验她的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

有不少被救助者在收到司法救助金后向检察官表达了谢意,但李艳萍觉得,这份感谢也要送给一直为之奔波的宁华。

李艳萍说,宁华就是这样一个“事事有回应”的人。“只要向宁华提出问题、表达困难,她一定是马上有回应,要么能提供解决办法,要么能耐心地解释清楚是哪里出问题了。”

而宁华的“事事有回应”还不局限于院里的工作。这些年,武侯区检察院和多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检察院开展了结对共建。共建过程中,宁华想的便是,“要把民族地区检察院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挂在心上”。

2023年,武侯区检察院对口援助的四川省白玉县检察院提出,为了更好地进行公开听证,他们需要一个现代化的听证室,但现有资源不足以建设这样一个符合要求的听证室。

既然白玉县检察院提出了他们的困难,宁华便积极协调资金,提供技术,帮助他们建设了一个智慧听证室,极大地支持了白玉县检察院的信息化建设。

而开展结对共建,一方面需要经费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有政策依据。宁华只要找到相关依据,决不拖泥带水,第一时间便会把她能做的事情都做完做好。

现任四川省昭觉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依火伍牛曾到武侯区检察院锻炼学习,宁华算得上是他半个老师。“虽然我不是专门从事计财工作的,但我们院之前在财务管理方面还是比较落后,所以我也向宁华科长请教。而她对我毫无保留、尽心指导,我也将学习到的计划财务保障先进做法和工作经验带回昭觉县检察院,进一步细化了财务相关制度,完善内控工作体系建设,为全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检务保障。”

目前,昭觉县检察院所使用的财务报销程序、财务接待制度、检务保障采购等规定,仍是学习借鉴的武侯区检察院的做法。

然而,当依火伍牛再次听到有关宁华的消息时,已经是令他无比悲伤的噩耗,“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战友”。

2023年9月28日上午,有其他地方检察院同志到武侯区检察院学习交流,宁华负责接待并讲解。临近会议尾声时,宁华突发疾病,缓缓倒下。在场同事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协助医务人员将她送往医院抢救。不幸的是,宁华还是于次日因蛛网膜下腔大量出血抢救无效去世。宁华,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023年10月2日,四川省检察院举行宁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为她的遗体覆盖党旗。省市区检察院相关领导和干警共50余人到场参加,对宁华的去世表示惋惜,对她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表示由衷敬佩。

2023年10月10日,成都市武侯区民政局确认宁华同志因公牺牲。同年12月26日,中共成都市武侯区委追授宁华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