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平凡的世界》人名英译研究
2024-09-20王雪利
【摘要】人名是语言赋予每个人的代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小说人物的名字更是作者精心构思,用来辅助人物形象塑造的。本文借助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以小说《平凡的世界》原文及译文为语料,自建汉英平行语料库,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探究小说人名英译及其对角色刻画的影响。研究发现,《平凡的世界》小说人名翻译遵循归化翻译策略,注重译文可读性和目的语读者接受度,采用了语序调整法、省译法、音译法、意译法、创译法,在顺应英语人名命名规则的基础上,保持原文和译文人名在发音、深层含义和修辞风格上的一致性。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语料库;人名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36-0107-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36.031
基金项目: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美当代文学作品翻译研究”(编号:2023KY1674)。
人名作为区分人群个体差异的符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个人的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姓名也承载着家族的期望、祝福和个人身份的象征意义。小说人物的名字是作者根据创作意图而精心设计构思的,用以揭露人物性格,预示人物命运和结局[1]。在小说翻译中,人名的翻译是重中之重。小说人物姓名不仅仅是一个标识,它们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个人背景,是小说情节和角色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译名可以帮助读者更容易记住角色,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文化背景和心理情感,增强阅读体验。
《平凡的世界》[2]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绘了普通人在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刻画了许多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小说于1986年出版,1991年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知网检索结果显示,1987—2023年间国内关于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的期刊论文796篇、学位论文117篇,学者们主要从小说主题、人物形象分析、阅读路径、影视改编等方面解读小说,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绝大多数研究均属于定性的文学研究,缺乏定量数据支撑,针对该小说的翻译研究也仅4篇,截至目前尚未有学者结合语料库对小说人名翻译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借助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客观分析小说《平凡的世界》中人名的英译及其对角色刻画的影响,探究小说人名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一、语料库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及译者刘小羽2020年发布的网络版英文译文World of Plainness[3]为语料来源,自建“平凡的世界_seg”(464303词,后文简称“《平凡的世界》原文语料库”)和“World of Plainness”(505907词,后文简称“《平凡的世界》译文语料库”),借助在线对齐工具tmxmall建立汉英平行语料库“平凡的世界_raw_zh-CN_en-US”(后文简称“《平凡的世界》汉英平行语料库”),同时以兰开斯特汉语语料库The Lancaster Corpus of Mandarin Chinese“LCMC(832637词)”[4]作为原文参照语料库,经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3.5.9[5]检索,借助生成词表、主题词表、索引分布以及语境共现等检索功能,分析小说《平凡的世界》人名英译。
通过语料库文本的主题词表可以了解文本的词语特征,更清楚地了解小说人物和故事情节。主题词表是将观察语料文本的词语分布和其他文本(参照语料库)的词语分布进行对比,把观察语料库文本中显著高频的词语析取出来生成的词表[6]。以自建语料库“《平凡的世界》原文语料库”为观察语料库,兰开斯特汉语语料库“LCMC”作为参照语料库,通过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3.5.9可以生成自建语料库“《平凡的世界》原文语料库”的主题词表。经检索查找小说原文主题词前100位中人名有23个,再通过关键词检索“《平凡的世界》汉英平行语料库”得出23个人名的英文译名,具体统计信息如下:
通过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3.5.9的生成词表功能,分别生成自建语料库“《平凡的世界》原文语料库”和“《平凡的世界》译文语料库”的词频统计数据。前100位高频词表中人名(含姓氏、人名)信息统计如下:
表2所示,《平凡的世界》原文语料库前100位高频词表中有8个表示人物名字和家族姓氏的词,“少平”“孙”
“田”“金”“少安”“润叶”“福堂”“玉亭”,与表1中人名主题词排序一致,8个人名高频词在原文总词数中占比1.90%;译文语料库中7个表示人物名字和家族姓氏的词进入高频词表前100位,与原文语料库前7位高频人名一致,总占比为1.66%。词频最高的人物“(孙)少平”和“(孙)少安”是两兄弟,也是小说主人公,整个故事围绕他们进行;“孙”“田”“金”是故事中三个家族的姓氏,这三个家族的人都是推动故事发生、发展的关键人物,因而其姓氏在小说中出现频次较高。
二、小说《平凡的世界》人名英译策略和方法
译者在翻译小说人名时注重译文的可读性和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度,遵循归化翻译策略,主要采用了语序调整法、省译法、音译法、意译法、创译法,在顺应英语人名命名规则的基础上,保持原文和译文人名在发音、深层含义和修辞风格上的一致性。
(一)语序调整法
语序调整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对原文的语序进行适当地调整,使译文更加通顺、自然。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语系,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存在较大差异。虽然汉语和英语人名全名都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但是两种语言在“姓”和“名”的排列顺序上恰恰相反。中国注重集体主义和家族观念,汉语人名将家族姓氏置于首位,采用“姓前名后”的顺序;而大多数西方国家强调个人主义和个体差异,因而英语人名将区别于他人的名置于首位,采用“名前姓后”的顺序。译者在翻译小说《平凡的世界》人名时采用了语序调整法,统一使用了“名前姓后”的英文人名表达习惯,如原文主人公“孙少平”“孙少安”在英文译文中均是名在前、姓在后“Fred Sun”“Hedd Sun”,这样的译名与目的语表达形式一致,易于目的语读者理解。
(二)省译法
省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省略原文中某些词汇、短语或句子,以使译文更加简洁、流畅,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鉴于中英命名规则和文化差异,译者在翻译小说中较长的人名(包括三个及以上汉字)时均采用省译法,省略了人名中表示辈分或排行的第二个字,只保留姓氏和名字里最后一个字,详见表1小说人名英文原名及其翻译。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制度规定人名里的第二个字由辈分或者排行决定,用以维护家族秩序和团结。辈分是家族中同一代人的称谓,每一代都有一个特定的辈分用字,这些辈分用字通常由家族的族长或者长辈在修订族谱时确定,代代相传。小说中“孙玉厚”“孙玉亭”两兄弟,“田福军”“田福堂”两兄弟,“金俊山”“金俊武”两兄弟,“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田润叶”“田润生”两姐弟名字都遵循了中国传统家族命名规则,使用家族共同的辈分用字。虽然英语中也有包含三个及以上英文单词的人名,但是英语人名的中间名通常来自于家族中某个重要人物的名字或是出于宗教信仰选择《圣经》中的人物名字或神的名字作为中间名。显然,汉语和英语对人名第二个字(同中间名)的命名规则完全不同。如果英译人名时强行直译出表示辈分的第二个字“玉”“福”“俊”“少”“润”只会导致英语读者误解,感觉莫名其妙、难以理解。
因此,译者在翻译小说中三个及以上汉字人名时均采取了省译法,只保留了姓氏和名字里最后一个字,名前姓后,以符合英文命名习惯,提高译名可读性。但是,直接省译中文人名中表示辈分或排行的第二个字无疑会影响译名的准确性,无法准确传达中国命名传统文化,此处建议增加注释,补充解释中文人名第二个字的来源和意义,帮助英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三)音译法
音译法是指按照原语的发音,用目标语言中相同或相近的语音进行翻译,常用于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翻译。在翻译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姓氏“孙”“郝”“李”时,译者直接采用了与其汉语拼音“sun”“hao”“li”发音一样的英文单词“Sun”“Howe”“Lee”,忠实于原文,且毫无翻译痕迹。与此相似,在翻译人名“(田)福堂”“(田)福军”“(田)海民”时,译者巧妙地使用了与其汉语拼音“futang”“fujun”“haimin”发音类似的英文单词“Fortune”“Fyddin”“Helmet”,在保留原文人名发音特点的同时,不着痕迹地用英语表达出来,读者阅读起来顺畅流利,毫无违和感。
(四)意译法
意译法强调不拘泥于原文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而是根据原文的含义、语境和目的语的语言习惯进行翻译。意译法更注重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译文,也是人名翻译常用的一种翻译方法。译者在翻译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物名字时常与中文姓名的引申含义相关联,使用具有相同意思的英文单词作为译名。姓氏“金”在汉语中指的是一种稀有贵重金属,价格昂贵,在小说中金氏一族曾是地主成分,拥有很多财富,因此译者直接将“金”姓译为英语中对应的金属词“Gold”,传递出其家族地位高、显贵的意思。姓氏“田”在汉语中指的是耕作的土地,译者直接将其译为“George”,“George”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含义是“土地,土壤+耕作”,原名和译名在引申意义上一致。
按照中国人的命名习惯,人名通常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姓氏为家族传承,名字由长辈给予,常带有特殊的含义,表达对未来的期许和美好祝愿。作者为小说人物命名时也是精心推敲构思,特别是人名最后一个字,赋予每个人名特殊的含义,辅助展现人物性格,或是预示人物命运。译者在翻译小说人名时也将重心放在名字的翻译上,往往将其隐含的意思用对应的英语单词表达出来作为英文名。原文主人公孙少平中文名中的“平”字指的是“和平、平凡”,译者将其翻译为“Fred”,而“Fred”是“Frederick”的缩写,意指“和平”,同时英文名“Fred”的寓意为“自信的,非常上进,喜欢自由而且有个性,一直追寻目标”,与小说原文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相符。
原文词频最高的金氏家族代表金俊武中文名中“武”字寓指“勇武、刚健、威武”,译者将其翻译为“Mark”,“Mark”来自拉丁语名字“Marcus”,派生自罗马神话中战神Mars的名字,含义为“好战的,战争之神,有侵略性的人”,英文名寓意与中文名高度一致。通过检索《平凡的世界》原文语料库中包含“俊武”左右5词距的搭配词,结果显示和“(金)俊武”搭配的词包括“队长(15次)”“强(9次)”“精明(7次)”“强人(5次)”“精人(4次)”,这些搭配词印证了小说中金俊武精明能干的强人形象,正是人如其名。
与此相类似,译者在翻译小说人名时倾向于取中文名最后一字,结合其中文寓意翻译为对应的英语单词,如“田润叶”取“叶”字英译为“Leef”,“贺秀莲”取“莲”字英译为“Lotus”,“金俊山”取“山”字英译为“Monte”,“郝红梅”取“梅”字英译为“Plum”,“金波”取“波”字英译为“Wave”等。如此译名不仅更加贴近读者的语言习惯,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而且能够传达中文原名的文化内涵和深层含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说。
(五)创译法
创译法,也称为创新翻译法或创造性翻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不拘泥于原文的字面意义或语法结构,而是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创造性地进行翻译,以传达原文的深层含义和风格。小说人物王满银的中文名字“满银”本意指的是“满是财富、富有”的意思,但是小说人物形象却与其名刚好相反,是一个没钱的痞子形象。通过检索小说原文语料库中包含“满银”左右5词距的搭配词,结果显示和“(王)满银”搭配度高的词包括“逛(鬼)(4次)”“咧(嘴)(4次)”,可见王满银在小说故事中是一个不顾家庭满世界瞎逛的人,村里人送外号“逛鬼”,被所有人瞧不起。“咧(嘴)”一词充分展出王满银的痞性,刻画了一个活生生的、不爱劳动的“二流子”形象。
因此,作者在给王满银命名时使用了反讽的修辞手法,表达与字面意思相反的含义,为了嘲笑、讽刺这个小说人物。译者在翻译人名“王满银”时,并未如处理其他三字人名一样选择英译第三个字,而是以人名中第二个字“满”为焦点,“满”字对应的英文单词是“full”,但此处译者并未直接将“满”译为“Full”,而是在英文单词前加了不定冠词“A”,创造出一个新词“Afull”,谐音“a fool(一个愚人、傻瓜、笨蛋)”。译名“Afull”不仅巧妙再现了小说人物中文名寓意,而且很好地利用谐音表达出译者作为原作读者本身对人物形象的判断,同时也保留了原作独有的修辞效果,达到了风格对等。
三、结语
本文借助于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3.5.9的生成词表、主题词表和语境共现检索功能,对自建小说《平凡的世界》原文语料库、译文语料库及汉英平行语料库进行检索,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小说人名的英译及其对人物刻画的影响。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小说人名时遵循归化翻译策略,注重译文的可读性和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度,主要采用了语序调整法、省译法、音译法、意译法、创译法,在顺应英语人名命名规则的基础上,力争保持原文和译文人名在发音、深层含义和修辞风格上的一致性。此外,研究建议在人名翻译无法通过单纯的词汇转换传达语言文化差异时,可适当采用注释法,对原语人名蕴含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进行解释说明,帮助英语读者更好地理解人名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为文学作品翻译分析提供了直观的数据,弥补了传统文学翻译定性研究的主观性和抽象性,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杨瑞芳.文学作品中人名翻译问题浅析[J].青年文学家,2017,(8):90.
[2]路遥.平凡的世界[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
[3]刘小羽.World of Plainness[DB/OL].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2073696/?_i=5719651SSbEn0N,7313472SSbEn0N,2020-04-16.
[4]The Lancaster Corpus of Mandarin Chinese.https://www.lancaster.ac.uk/fass/projects/corpus/LCMC/.2024-01-18.
[5]Laurence Anthony’s Website.http://www.laurenceanthony.net/software/antconc/.2024-01-18.
[6]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86.
作者简介:
王雪利,女,汉族,四川眉山人,硕士,桂林信息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