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电力系统下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转型路径探讨

2024-09-20张婷婷

今日财富 2024年27期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低碳、高质量发展成为各个行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新型电力系统就是电力行业低碳、安全、高质量、智能发展的新型系统。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蓝皮书》)等文件中也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以促进我国能源电力的高质量发展。电力企业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构成,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顺应新型电力系统改革的要求,加强内部管理改革。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管理环节,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型是其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改革的要求、市场发展需求的重要基础,其更好地为社会公共电力事业发展提供支持,从而在激烈的市场中稳定发展。因此,新型电力系统下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策略研究至关重要。

一、新型电力系统的特点及其给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提供的支持

(一)新型电力系统的特点

根据《蓝皮书》的规定,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基本特征包括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以落实节能环保、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如图1所示。

第一,以安全高效为前提。电力能源是为公众的生活、工作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提供支持的重要能源,电力安全是新型电力系统落实节能环保、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同时,也要改变传统电力系统下电力能源消耗过多的问题,以提升电力能源转换效率。因此,需要加强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管理,以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效率。

第二,以清洁低碳为核心目标。新型电力系统是在充分遵循双碳战略要求、可持续发展理念等的基础上,提出的环保型系统。因此,清洁能源的开发至关重要。构建以新能源为应用主体的电力系统,可以通过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减少对电力能源的消耗,更好地落实低碳、环保发展要求。

第三,以柔性灵活为支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电力系统的供需状态也发生波动。因此,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监测、管理,及时调节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以保证电力系统供应的灵活性。

第四,以智慧融合为保障。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各种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支持。因此,要加强自动化控制、智能化监控等系统的应用,以提升电力系统的管理质量和稳定性。

(二)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价值

1.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在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和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电力系统明确提出了智能融合的要求。因此,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利用数字化的财务管理系统和平台、数据分析技术,自动获取并整理企业的财务数据信息,并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建模等帮助企业高效完成财务数据处理和决策分析。尤其是利用OLAP多维分析技术快速生成企业的财务数据报表,从而实现高效、高精准度的财务管理,以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2.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根据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要落实清洁低碳、节能环保。因此,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时要重视对电力资源、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的科学控制。因此,需要通过精细化的财务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等科学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管理成本、运营成本,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消耗。另外,通过对电力能源的规范控制,可以减少电力资源的消耗,借此落实“双碳”战略要求。

3.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为公众提供电力服务的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新型电力系统作为目前电力行业的新型管理要求,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也要随之顺应新型电力系统的转型。这符合电力行业发展趋势、顺应市场竞争的转型,可以帮助电力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二、新型电力系统给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提出新要求

新型电力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力管理理念,目前处于初期的构建阶段。《蓝皮书》也明确指出,新型电力系统要遵循“三步走”战略,包括到2030年的加速转型期;2030-2045年的总体形成期;2045-2060年的巩固完善期。目前正处于系统的构建、加速转型阶段。电力企业作为落实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也要顺应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开展财务管理转型,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优化构建提供支持。

(一)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财务管理人员是落实财务管理转型战略的主要实施者。新型电力系统理念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财务管理人员明确新型电力系统的内容和特征,并结合其节能环保、成本控制等要求,加强电力企业能源、经营管理等预算管理;在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下,需要电力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系统、技术等的创新;需要财务人员加强数字化、智能化财务管理系统的应用。因此,对财务人员的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新型电力系统的实践,促使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流程也发生了改变,需要财务人员加快新型财务管理方式的落实。这对财务人员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新型电力系统仍旧处于初始的实践阶段,一些电力企业尚未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不足。

(二)技术变革对企业技术、资源等提出了高要求

新型电力系统对电力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技能等财务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加强数据的搜集、处理、分析等技术设备的构建。比如加强电力市场供需变化的调查和分析,需要财务管理部门引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等,以更加全面地掌握当地居民、企业等对电力资源的需求变化及变化趋势等,以便更好地调整电力企业的供给量、供给变化量等,减少电力能源的消耗。而且在目前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财务管理业财融合战略等的提出,对财务数据共享、财务信息公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也要明确财务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之间的信息共享、内部数据整合等设备的应用要求。可目前电力企业受到资金不足、设备更新不足等的影响,致使财务管理技术、设备等配备不到位,影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效果。

(三)清洁能源对电力能源开发、成本结构等的要求

新型电力系统明确提出了构建以新型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因此,电力企业需要投入相应的资金、资源等,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的开发提供支持。这也需要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加快新型能源的开发投资、企业资金应用结构等的转型。尤其是新型能源的开发必然促进企业财务资金投入结构、成本结构等的转变,增加企业的投资成本。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在全面评估企业资金结构、运营管理要求、投资规范等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成本控制实现传统能源向新型能源的转型。因此,也对财务人员的成本管理、投资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更好地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要求。但是,目前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实践受到资金结构、发展要求等的影响,转型仍旧面临很多问题。

(四)电力市场竞争变化带来的财务管理风险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电力市场的竞争主体、供需趋势、价格等也都发生了变化。因此,电力市场的竞争趋势、市场风险等也都发生了变化,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发生了变化。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转型要考虑财务管理制度转型、业财融合战略等要求带来的财务管理风险,以及目前信息化财务管理转型带来的财务数据完整度、安全性等风险,审慎地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转型,以保证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合法性。目前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实践,因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不到位、技术更新不到位,导致转型不到位。

三、新型电力系统下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转型路径

(一)加强财务人员综合素养培养,推动财务管理转型

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流程、管理模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力企业要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尤其是要明确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要求、特点等的要求,从财务人员的转型理念以及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精细化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指导财务人员掌握电力企业、电力系统的发展要求,落实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还要加强财务管理转型流程的实践培训,尤其是结合新型电力系统下的财务审批、财务管理等流程,比如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构建日益完善,改变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费用报销流程。这就需要顺应业财融合的要求,利用数字化平台提交报销数据等资料,再由财务人员落实信息录入、审核、数据填制、报销等流程,以实现财务信息的可追溯。企业可以通过对财务流程的实践指导、案例分析,帮助财务人员更好地落实转型要求。

(二)强化智能化技术设备配备,落实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

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智慧融合等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技术平台、设备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企业要加强数字化、智能化财务管理平台和设备的引入,构建智能化的财务管理平台,实现信息精准、高效的整理。比如智慧共享财务平台,可将电力企业涉及的用户购电结算、企业资源采购、电力工程建设、财务费用报销等各个环节数字化。比如国网安徽电力智慧共享财务平台,将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数字化呈现;比如在电力企业的税费申报过程中,建立起税收部门与企业的联系。根据电力企业所需申报的税种,构建智能化的计税台账,为税费申报及办理效率的提升、后期的数据追溯等提供支持。电力企业财务智慧共享平台的构建,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数据的全面收集、财务报表的自动化生成,以促进财务管理的高效转型。

(三)调整财务战略规划,加强对新型能源的开发投入

1.加强精细化管理,减少资源消耗

精细化管理是目前财务管理优化的重要理念。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降低能源消耗、加强成本管理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力企业要加强财务预算、成本管理。电力企业要构建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机制,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源消耗、电力能源消耗等细化和量化。尤其是要利用智能化的监测系统,对电力企业所在地区的电力能源消耗量、不同时间的电力消耗量和差异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更加细致的电力资源预算管理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电力能源的消耗。还要通过对企业的经营、业务流程等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将年度的电力资源应用目标科学、细化地分解,以降低企业的资源消耗,落实低碳环保、成本管理等要求。

2.加强新型能源开发投入,落实清洁低碳要求

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明确提出了要加强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尤其是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企业发展模式。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也要通过对财务资金、资本等的规范评估与合理规划,将财务资金等投入到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应用以及绿色转型项目中,比如对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设备的投入,为电力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支持。电力企业新型能源的应用也必然会与政府、地区金融机构等建立联系,接受政府、金融机构等的财政支持和监督。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作为落实各方合作的主要构成部分,其转型也要加强战略规划,以更好地落实清洁低碳要求。

(四)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管理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风险也发生了更多改变。因此,电力企业的财务要加强风险管理,以提升管理效果。首先是智能化财务管理平台下的网络安全管理。利用智能化的网络防火墙、防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技术等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以及身份验证系统、访问权限管理机制等,构建网络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安全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平台,保证电力企业的数据信息安全。其次,业财融合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改革要求。因此,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也要加强与业务的联系,尤其是要构建动态化、柔性灵活的财务管理体系。尤其是利用智能化的监测系统、智慧内控系统等,加强对企业运营情况、财务资金使用效益等的数据指标分析,及时发现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安全风险,以采取有效手段实施安全防护,促进财务管理的安全转型。

结语:

综上所述,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财务管理部门作为其中的核心部分,也要顺应新型电力系统提出的安全高效、低碳、智慧融合等要求,落实财务管理转型,以降低电力资源、能源、生产运营机制等的消耗。顺应新型能源的构建要求,在财务管理的实践中加强新型能源的开发与投入,以促进电力企业的绿色生态转型。除此之外,财务管理转型也需要专业的人才、完善的技术设备等支持,以促进电力系统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