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探析
2024-09-20赵欢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不仅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而且科学阐释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人类通过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得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也带来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海洋污染、水污染、臭氧空洞、生化污染、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严峻后果,威胁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人类历史发展要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的必然选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
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永恒课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遵循生态环境发展规律,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打造生态文明现代化新形态,主张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谋划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推动构建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金融等在内的绿色发展体系,绘就新时代美丽乡村新画卷,擦亮乡村振兴建设底色。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形成过程
发展是硬道理,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人若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上,人们关于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从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到意识到自然环境是生存发展的根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再到“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体现了人类因面临的时代课题发生变化,推动发展理念的转变,通过变革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
第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有益探索。例如,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在发展中经历了由经济不发达,到经济发展,但环境恶化,再到转变发展方式,变生态环境为发展优势,探寻到了一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生态富裕之路,既留得住绿水青山,又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绿水青山”主要是指生态环境优势,从生态学的角度理解就是高质量自然生态系统的总称,包括森林、草地、湿地、湖泊、河流、海洋等;“金山银山”不只是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环境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价值,而是包含了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综合价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是要用“叶子”去换“票子”,而是要破除发展与保护的二元对立,坚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综合的可持续发展优势。
第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人类发展的绿色宣言。世界各国人民都有一个建设美丽家园的生态梦,面对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将人类的利益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生态环境问题的跨国界蔓延,危及全人类的共有家园,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通过精准治污、科学防污、依法治污,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问题,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人水和谐”,守住每片净土,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美丽地球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在探索绿色经济发展路径的过程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解决当前国际社会所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引领全球生态治理,共同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
第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式提出与发展。2017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被明确地写入党的报告,写入了党章。至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共同行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任务,为探索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向奔赴提供了行动指南,阐明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并不是对立冲突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两者的有机结合既可以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活环境的需要,又可以发掘生态旅游产业、生态文化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支撑点”,解放和发展绿色生产力。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内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弘扬绿色发展理念,提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通过发展生态文化,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将绿色发展内化为认知自觉和行动自觉,指引着中国经济绿色变革,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第一,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自然价值是指自然的经济价值,认识到自然环境在经济社会价值和财富创造过程中的作用。如果没有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材料,劳动是不可能凭空创造财富和价值的。生态资本是指生态环境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即在遵循生态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合理的开发创造,赢得更大的价值。良好生态环境不仅是当地人民的生态福祉,而且会使游客、人才和投资者偏爱有加,激活土地、劳动力、资产等要素,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第二,自然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的理念。“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生产力是在人和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物质调控的一种实际能力,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沟通的桥梁,破坏了自然环境,实际上就是破坏了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发展“含绿量”和生态“含金量”要同步提升,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第三,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生态环境保护是为民造福的百年大计,突出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必然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绿色发展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相统一的发展,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促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一体推进。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保护生态环境为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式的掠夺,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式的退却,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发展和保护的协同共生。绿色生态已经成为我们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和最大品牌,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源源不断为美丽中国建设增添绿色发展能量,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同频共振。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实践路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乡村”。振兴乡村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艰巨任务,自然赋能美丽乡村建设大有可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应以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评判依据,把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落到实处,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上下功夫,“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金陵水乡钱家渡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美丽乡村发展的很好典范,也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很好呈现,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一个缩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从理念变为现实。
第一,实现产业生态化。产业生态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绿色底蕴”。生态环境问题,究其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生态化就是要根据各乡村建设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传统产业结构进行生态化改造,提高地方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生态化、工业生态化和服务业生态化。钱家渡村在乡村建设发展中打造“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注册“橹韵”手礼、“善米”等农产品品牌,提高市场认知度,增加农业经济附加值,从而成为当地紧俏的“美丽经济”。坚持以“四变兴农、五新强村”工作为主线,整合农村资源,变民居为民宿,让农村成景区,使大地景观变成大地公园,打造“农业+旅游”等模式,不断丰富特色田园乡村产业业态。
第二,实现生态的产业化。这就是要把自然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成为乡村建设的“绿色动能”。钱家渡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突出“四个结合”开发原则和“四少四多”建设理念,充分彰显村庄原有生态肌理、山水基底和环境优势,凸显当地自然淳朴的自然风光,加强水域源头治理,提升水乡“颜值”,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庄“颜值”,实施城乡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提升宜居宜游内涵,有效推动了农村生产功能、生活功能、产业功能有机融合,使得本地村民和旅游者的生活需要得到了极大满足,幸福感获得感得到大幅提升。
第三,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发展生态产业的关键是要依托数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农业、工业、服务业向绿色、低碳、生态方向发展。钱家渡村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积极推动传统种植模式向现代绿色农业转变,引导当地社区和村民跳出传统农业发展方式,通过规划2300余亩高效水产养殖基地、绿色蔬菜采摘基地以及优质粮油种植基地,引进圈养养殖新技术,创新发展优质粮油等经济作物种植和特种水产养殖等重点产业,利用“农业+互联网”“农业+旅游”模式,打造乡村旅游劳动美育教育基地,让农业、农产品与市场实现专业化对接,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丰富了旅游者的乡村体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也在不断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科学地回答了人与自然、环境与发展、现代化与生态化的关系—辩证统一的关系,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益探索。这一探索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
(作者单位: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赵欢,女,1989年出生,江苏连云港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思政专项)课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旅游人才价值观培育研究”(2021SJB0348)2022年江苏省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大思政课视域下旅游类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2022JSSZYB32)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党史教育案例编写及教学应用研究》(2023JSSZZD07)2023年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党建研究会课题《新时代高校党务工作者专业发展长效机制研究》(3008DJZX0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