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径
2024-09-19李小静李文璐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有力抓手,更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发展诸多短板的关键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强调,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近年来,各地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强产业、促增收为核心,着重打造各具优势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新发展阶段,必须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聚力推动基层党建,进一步探索以党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发挥政治引领功能,凝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共识
1.立足“大使命”,以政治方向统一行动走向。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集体经济作为农村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关键抓手。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增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责任感、使命感。一是转变思想观念,统一思想认识。破除发展集体经济过时的思想,突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鲜明主题,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专题学习、理论研修、典型引领,使各级领导干部厘清概念、转变观念,充分认识集体经济不再是传统的“一大二公”大锅饭,而是在坚持集体所有制和保护农民个人产权的前提下,通过“三变”改革实现以股份制为基准,以市场化资源配置为核心,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民有、民营、民享”多元组合的新型集体经济形态,其实质是创新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共同体,让“集体拥有经济能力”以满足村庄公共物品供给的需要,为实现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物质保障,以此坚定思想认识,主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二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性修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深入了解和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深刻认识到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在农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要发展集体经济。各级党员干部要明确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目标,通过政治领导把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中,将党的各项富民政策第一时间传达给村民,使村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上。
2.立足“大担当”,以能力建设增添干事本领。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村干部是集体经济的组织者、实施者,其能力水平是影响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是强化党对发展集体经济的领导力和控制力。发挥“书记工程”的核心领导作用,配齐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加强党支部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对集体资产清查核实及问题处理、成员确认、股权配置、集体经济组织班子建设、资产管理运营及收益分配等方面的领导作用。二是抓好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一方面,要积极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综合采用组织委派、群众选举、公开竞聘等方式,把“致富引路人、模范带头人、群众贴心人”等选进村委班子,优化班子结构,切实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进一步激发农村党员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其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各展所长、各尽其能,全面激活农村集体经济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注重对村干部能力的培训提升,着力提高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相关课程在党组织书记培训中的比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集体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充分利用党校、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等资源,有针对性地对村“两委”班子开展市场经济、股份合作、企业经营管理、村级集体资产、财务管理以及数字化技术等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技能和本领。
二、发挥“头雁”领航作用,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1.发挥核心作用领航“共建共享”。发展集体经济,党组织要担当引领。一是高位谋划统筹。聚焦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书记工程”,省、地市、县市、乡镇、村五级均成立农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乡镇、村级党组织“唱主角、挑大梁”“搭平台、选项目”,县级党委挂帅对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进行论证、审议,地市级、省级党委要对项目进行审查、指导,落实党委前置决策机制,严格执行党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室议事规则,实现人手一体调配、资源一体投入、项目一体整合、成效一体显现。二是开辟多元发展路径。县乡党委要引导村党组织盘活农村闲置的资源资产,立足各地资源禀赋的强项,选准优势产业,采取科学化和差异化的发展思路,优化分工布局,鼓励和支持各村域找准自身特点,精准化定位,因地制宜地在“产业带动型、服务创收型、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资产租赁型、乡村旅游型”中选择适合自身比较优势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坚持分类指导,实行“一村一策”,培育长期稳定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三是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把党支部建在项目上,鼓励推动广大党员奋战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技术研发一线,通过“做给农民看”的示范效应和“带着农民干”的共创效应,提高集体产业发展的包容性,吸引农民深度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进程,获得更多产业链增值收益,进而取得农民信任,激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2.抓牢组织建设聚力“共建共享”。高效率地组织各类生产要素产出、利用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基础,承担着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激发党员担当作为。在组织模式上,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思路。突出抓好新型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适应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形式,进一步加大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党组织的力度。二是以党建引领支持发展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发展集体经济提供强大的组织力量。在适合农业生产的地区,鼓励和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社,以“党支部+综合社+农户”的经营方式,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扩大销售面、增强议价权,并逐步将服务范围从产品生产和流通领域向农民生活领域拓展;在适合发展工业的地区,以“党支部+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强化资金、物流、市场的开发与服务;在适合发展服务业的地区,以“党支部+劳务公司”的发展模式,通过优质服务扩大经济效应。三是将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作为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推动乡镇党委逐村制定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计划,明确目标值、任务书、实践表和责任人,帮助各村作规划、跑项目、筹资金、找市场、强服务,为各村提供具有政策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精准指导。
三、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增强农村集体经济“活血”功能
1.聚合金融力量,整合扶持政策。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党建+金融”助推集体经济发展。一是通过选派金融干部下沉,村“两委”干部与县农商银行人员“双向使用”,以及党委协作、党支部共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金融服务站、搭建数字平台授信、贷款等方式,整合金融支持作用,破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贷款难、贵、慢等问题。二是依法依规整合各类支农惠农资金精准服务集体经济产业,引导通过补助、奖励等办法,确保惠农资金集中力量支持集体收入薄弱村,加强对资金的使用考核力度。三是配齐“抱团”头雁,建立抱团机制。成立片区联合党委,突破就农村抓农村、就城市抓城市的传统思维定势,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通过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经济薄弱村、部UDpUm3m/pRIPylMFMgtItA==门和企业联村结对制度,坚持以强村、富村为依托,以城带乡、以村带村,实现城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2.创新体制机制,盘活整合集体资源。成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协调农业农村部门、涉农部门、乡镇及村职责,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一是引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动态监管经营性、非经营性、资源性资产的数量、归属和使用情况,以党建引领改革方向,稳妥推进以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经营为主的产权改革,通过“三变”改革,把共同共有产权制度的传统集体组织改造成为按份共有产权制度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整合、盘活农村各种闲置、低效使用的资源资产,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强化对集体资产和项目管理的督导力度,督促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建设,定期对村级集体资源、资产、资金台账和项目进展开展专项督导,推动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3.多方联动,汇集发展合力。各级党组织要统筹各方资源,发动社会力量,形成上下共同发展集体经济的强大合力。一是统筹协调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各种平台建设,鼓励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其他工商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农村优势资源、特色产业等资源结合,共同开发,依法兴办经营服务组织和设施,投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盘活存量资产。二是基层党组织要探索形成合作的利益机制,引导合作社和企业建立与农民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采取股份合作、保底分红、利润提成等方式,让农民有收获、企业有收益,从而壮大集体经济,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研究”(23YJA71001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李小静系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李文璐系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朱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