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4-09-18
铜与珐琅的美妙交融
1800~2500元
“围琳琅”系列是设计师吴俊杰以传统珐琅和现代工业铜纯手工打造的陈设艺术品,其中包括花器、果盘与烛台。经过长时间的弯曲、捏制,传统珐琅形成圆润的曲面,其纹理清晰、色彩和谐,渐变的绿色、蓝色、棕色交相呼应。创作作品前,吴俊杰对传统珐琅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发现其与现代工业铜结合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将两者进行结合。作品希望展现的是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巧妙融合,以及年轻设计师对“手艺”与“生活”的理解。
“编织”记忆
艺术家管管的作品《鞋垫·身体符号》融合了纺织面料、黑檀木等材料,讲述了一段温暖的亲情故事。作品的创作灵感源于管管的奶奶二十多年里不断为她刺绣的鞋垫,让她将延绵不断的“线”作为情感链的线索,以“鞋垫”为背景创作了充满叙事性的当代首饰作品。有趣的是,她将奶奶绣给她的鞋垫裁剪,童年记忆中的花卉、动物等民俗图案结合人体脚部的穴位在材料中展现出来。作品既有奶奶陪伴多年的爱、也有对应身体穴位的巧妙设计。同时,中国传统工艺也以全新方式进入公众视野。
数理奇趣,大嘴鸟台灯
6000元
灯具设计与数学知识的结合,会诞生怎样的作品?设计师王树茂发现热带雨林中大嘴鸟头部和嘴部轮廓,似与斐波那契数列概述图的螺旋线暗合,于是将两者进行结合,设计了一款《大嘴鸟台灯》。底座以大理石打造,坚实稳固;灯罩以黄铜为材料,内嵌白色亚克力遮光板,让光线更柔和。作品的外形虽然俏皮,但不失严谨,宛如一件精致的雕塑。台灯既可以作为书桌上的照明灯具,也可以作为卧室、客厅的氛围灯,提升空间的艺术感。
来自“宇宙”的玻璃装置
罗马尼亚玻璃雕塑家亚历山德拉·穆雷桑(AlexandraMuresan)在参观了杜塞尔多夫亨特里希玻璃艺术馆后,爱上了玻璃艺术。近年来,他的玻璃作品大多以科幻与宇宙为主题,将浩瀚星空的深邃与未来科技的幻想巧妙地融合于玻璃艺术之中。“星球”系列作品的材料大多是回收的玻璃与金属,通过热成型、冷加工、喷砂等工艺完成。玻璃周围生锈的铁、金属渔网为“行星”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虚实相应的巨型蝴蝶
近15年时间,折纸达人刘江辉已经创作了近万件折纸作品。他的新作《蝴蝶骨》再一次对纸张的尺寸进行了突破。作品由一张巨大的芳纶纸(以芳纶短纤维和芳纶沉析纤维制成的纸)创作而成,做到了一张纸不剪、不裁。相较于以往“指尖上”的折纸作品,《蝴蝶骨》更加侧重与空间的融合。在室内光线的照射下,作品拥有更强的立体感,蝴蝶的骨骼清晰可见。刘江辉希望他的折纸作品能较高程度地还原动物或植物的形态,并让人们感受手工艺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长得像恐龙蛋的陶瓷罐
印度尼西亚陶艺品牌Gaya创始人马塞洛(Marcello)与妻子米凯拉(Michela)在2001年从意大利搬至巴厘岛后,全身心投入到陶艺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近期,他们推出了一系列恐龙蛋主题的陶瓷罐,每件作品经过纯手工打造而成。创作者通过反复捏制与雕琢,赋予罐体表面独特且凹凸不平的纹理,模拟恐龙蛋历经岁月侵蚀的自然样貌。在每一个凹面的釉色处理上,加入饱和度较高的翠绿色、深蓝色釉料,让作品更显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