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扇艺赏
2024-09-18彭一
悠悠千载,一扇一摇,风雅徐来。
中国扇,自古以来取材广泛。竹、木、纸、羽毛,乃至象牙、翡翠等,皆成其骨。
随着我国古代丝织手工业的发展,东汉时期出现了以绢制成的纨扇,其外观精致、华丽,深受闺阁仕女喜爱。隋唐时期,纨扇的形状更为多元,除了圆形外,还有海棠、梅花等多种样式。北宋时期的折扇更是为中国扇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其方便实用的特点使其在民间广为流传。明清时期,扇文化达到鼎盛,文人墨客们纷纷在扇面上题诗作画。
放眼当下,人们对扇子有不少个性化的需求,手艺人、制扇人、收藏者们也对工艺材料与扇面图绘进行更加与时俱进的调整。
我们以“赏工艺、赏扇面”为切入点,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扇子进行划分与展现:无论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王星记扇、如意檀香扇,还是愈受百姓喜爱的苏式团扇,甚至是立意创新的仿古扇,它们皆在轻盈摇曳间展现出不同的工艺、材料与设计。而工艺与扇面,也正是我国扇子在时代发展进程中极受关注的不同侧面。我们希望通过一把把好扇,让人们在欣赏、品读的同时,感受中国扇的美与雅。
玉竹烤漆
折扇《华懿牡丹扇》《全竹缠枝纹扇》 京扇子
《华懿牡丹扇》的创作灵感为中国传统牡丹元素,同时,有感于《洛神赋》与《簪花仕女图》中画师对牡丹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刘禹锡《赏牡丹》中“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花开。扇骨为天然玉竹材质,用环保烤漆工艺绘制牡丹图案,双面设计,强调细节感,更添灵动。扇面甄选真丝材质,匠心独韵,花影婆娑。一展一合间,皆是诗意。
《全竹缠枝纹扇》的创作灵感源自中国传统纹样缠枝纹。缠枝纹又称“缠枝花”“万寿藤”,由花卉、枝蔓和叶片三部分组成,寓意生生不息。扇形富有动感,设色优雅,委婉多姿。螺钿工艺打造四瓣花于大骨之上,流光溢彩,灿若霞光,深藏隽永的生命力。纯手工漆绘的花茎呈波状卷曲,彼此穿插缠绕,寓意常青吉祥、连绵不断。
轻巧收合
《合欢扇》 王健
合欢扇是汉代的女扇,寄托着闺中人和合圆满的心愿。班婕妤《怨歌行》有言:“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作者从明代折扇入手,搜集、研究扇子的史料,追溯至汉代的合欢扇,于是创作此扇。扇面为泥金加点彩,彰显汉代的审美情调,华贵而不失质朴。扇骨是小叶紫檀,扇头是滴油凝脂般的蜜蜡,扇钉是纯净无杂质的黑牛角,扇柄底部镶嵌了四瓣细巧的螺钿,在诸多细节处暗藏惊喜。
拉花烫花
檀香扇《运河十景》 朱芳炜
《运河十景》运用了檀香扇中的核心工艺拉花与烫花:拉花是以极细的特制钢丝锯在扇的篾片上按预先设计好的图案拉出孔眼的技艺;烫花亦称火绘或烙画,FMfdeu91FrxKznxJV7hAuP+ntEoV2hjVgcPsC+wMiY8=是用特制的电烙笔在扇片上烫出各种画面。烫花的笔头呈圆锥形,通常由白银制成。作品展现了大运河大气蓬勃之势。扇面清晰呈现出苏州运河沿线的十大景观:吴门望亭、浒墅关、枫桥夜泊、平江古巷、虎丘塔、水陆盘门等。细腻的烫花工艺绘烙出十景风光,拉花工艺以水波图案作为底纹衬托。整件作品疏密有致,简约达意,凸显意象。扇骨则以黑檀木刻字,点明主题。
金银缂丝
《 凤梧牡丹》 盛春
《凤梧牡丹》取桐叶式扇形,优雅别致。缂丝扇面细腻如织,绘制有“凤栖梧桐”图案,凤凰头向牡丹,寓意富贵吉祥。扇顶以铜镀金作为护顶,熠熠生辉;下部以花形作为护托,精巧绝伦。紫檀木扇柄嵌有银丝“寿”字。更有香包悬挂,随风轻摆,香气袭人,雅韵悠长。此扇集工艺之大成,一摇动,不仅凉风拂面,更有香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尽显雅致生活之韵味。作品根据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扇《清·黄色缂丝凤梧牡丹图面紫檀木雕字柄团扇》1:1复制,恢复了清宫藏扇的制作技艺。
金石篆刻 折扇《雁足灯颖》
三足周鼎 团扇《周作鼎》
潇洒带钩 折扇《湘妃竹》
张晓亮
19世纪后半叶,“金石文化”不断深入人心,尤其作为金石学参与主体的文人士大夫,金石文化已浸透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折扇作为文人士大夫的常用雅物,受其金石之好的影响,除扇面书画外,在扇骨上雕刻金石者蔚为大观。此扇长约28厘米,排口2.5厘米,以玉竹制成大骨,以乌木制成11根小骨,扇面拓印有汉代建昭三年的雁足灯及铭文。雁足灯最早出现于春秋中晚期,流行于两汉,多出现于汉代宫廷之内,此扇并附题跋考释,使之成为一体,金石之气跃然于扇,格调高雅,可玩可赏。
作品以周代钟鼎拓本作为扇面,一面为拓印,一面书写铭文。鼎上刻有“姜作鼎”三个字,该鼎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鼎的拓本(刻在纸或布上的鼎的图案)古韵十足,墨色淡雅,从中能感受到老一辈人对古物的独特喜好。鼎的造型较为典型,有三只足,两个耳朵状的把手,肚子上雕刻着云雷纹和饕餮纹,这些皆是古代青铜器上常见的装饰图案,显得古朴庄重。
湘妃竹自明代便为制扇之上品材质,由于其产量稀少,在明清之时,以湘妃竹制成的扇骨就已经是官宦士人竞相把玩的珍品,其上品与黄金等值,有“一两黄金一两竹”之说。此扇花斑明艳清晰,扇面有秦汉四品带钩(带钩是我国先秦以及两汉时期人们在腰带上使用的一种挂钩),在圆钮处均刻有文字,精巧娟秀。执此扇于手,遥想那些游走于各国诸侯间的官员们,无论是得意抑或失意的文人墨客,自然也会像当今名士们一样,身佩有着独特审美品味、散发着强烈艺术气质的浪漫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