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路径研究
2024-09-15万燕英
摘要:我国快速发展的轨道交通行业需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1+X证书制度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方式。本文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为例,首先分析该专业1+X证书课证融通的意义,然后探讨该专业1+X证书课证融通路径,包括构建“岗课证赛”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评教结合”的双师型队伍、建设“育训结合”的实训基地、探索“书证融通”的多元评价体系,为相关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思路。
关键词:1+X证书;课证融通;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教学改革
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如何培养满足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赋能,是职业院校面临的问题。2019年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简称“职教20条”),其中第六条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拓展就业本领、提升就业竞争力。1+X证书制度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改革和重大创新,是职业教育实现“面向市场、面向实践、面向人人”的助推器,为职业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方向。作为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施主体,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融入职业技能培训,能有效解决学校教育与职业岗位要求脱节、课程标准滞后、教学资源落后等问题,填补学校教育在新技术、新业态相关的空白[1]。
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的颁布与实施,我国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粤港澳大湾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也迅猛发展,随之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1+X证书制度把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机结合、互通衔接,是培养轨道交通技术技能人才的有力保障和有效手段[2-3]。但与此同时,其实施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教学管理也提出了新要求。如何较好实现书证融通、课证融通,成为轨道交通类职业教育领域面临的新命题[4-7]。
1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1+X证书课证融通的意义
铁道信号设备具有指挥列车运行、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作用[8],信号控制是铁路运输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国有铁路、地方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运营企业、信号施工单位、信号设备生产厂等,职业岗位有楼外信号工、楼内信号工、车载信号工等,工作内容包括在生产、建设、管理、维修第一线从事铁道信号设备生产、安装、调试、维修养护、管理及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改造等[9]。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掌握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轨道交通信号控制技术,胜任轨道交通信号工岗位生产、设备维护与故障处理、工程施工与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目前,本专业已开展1+X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检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装备运营维护证书工作,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积极作用。
(一)有助于深化教学改革
1+X证书制度要求职业院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学生培养计划,将对应岗位的工作流程、职业标准、新技术等融入日常教学中。由此可知,1+X证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相关[10]。
在1+X证书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适应1+X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上要统筹结合,构建“岗课证赛”的课程体系。同时,应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基于行业新规范、岗位新要求以及对接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重构教学内容。此外,还需要校企合作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操作说明书、案例库等新型教材。师资方面,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具备考评员资格。教法上,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示范、师生互动答疑等方式。以上所述举措,必将深化专业教学改革。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水平
1+X证书制度关注学生的职业能力,重点培训学生工作技能。证书考核内容注重实用性,除了理论知识外更涵盖实际操作、技术应用等。在考证过程中,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工作技能都得到了有效锻炼。同时,教学内容对接实际工作内容,较好实现了知识与岗位技能的匹配。而且,实践教学是日常教学的重要过程和关键环节[11]。融入工作技能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掌握岗位能力要求的人才,间接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出高素质技能人才有积极影响。
2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1+X证书课证融通的路径
以我校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为例,探索该专业1+X证书课证融通的路径,包括构建“岗课证赛”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评教结合”的双师型队伍、建设“育训结合”的实训基地、探索“书证融通”的多元评价体系。
2.1构建“岗课证赛”的专业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对接铁路现场信号工、城市轨道交通正线信号工、车辆段信号工等岗位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要点,梳理、有机融入1+X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检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装备运营维护证书的技能要求,融合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维修技术赛项、广东省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比赛等赛项要求,构建本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专业课程主要有信号基础设备维护、区间信号设备维护、计算机联锁设备维护等,均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综合实践项目包括毕业设计、岗位实习,全面锻炼、考核学生的综合技能。
课程内容方面,根据专业课程体系与1+X证书的能力要求,专任教师、产业导师以及企业专家共同分析证书对应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将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的新设备、规范、案例、技术等融入课程内容,以岗位能力为要求,根据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形成学习项目和任务。
课堂外,学生通过参加专业技能比赛、技能考证、创新创业项目等进一步巩固、提高技能水平。同时,成立信号专业学生协会。以协会为平台,开展第二课堂学习。在专任教师的指导下,协会采取高年级优秀学生对低年级学生“传帮带”的培养模式,使学生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定期举办专业知识培训、专业技能比赛及上级技能比赛经验分享等,促使学生专业技能快速提升。
2.2培养“评教结合”的双师型队伍
教师队伍是课证融通过程的实施者,是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高素质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此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标企业工作岗位,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了解、熟悉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为此,我校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搭建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派遣专任教师每年利用寒暑假深入企业一线交流、学习、实践。安排教师参加国培、省培等专业培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从行业企业引进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担任产业导师,通过产业导师的传帮带,提高专任教师的专业技能。
《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把1+X证书制度和相关标准等纳入教师培训的必修模块,以培育具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能力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应既能承担教学任务又能担任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的考评员。为培养“评教结合”的双师型队伍,我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相关培训。在通过试点证书评价组织考核并取得相应考评员资格后,教师除了日常教学,还担任对应1+X证书考核的考评员。
2.3建设“育训结合”的实训基地
为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学生能力与岗位的匹配程度、间接缩短人才培养周期,本专业结合1+X证书制度,与行业企业共建“育训结合”的实训基地。
2.3.1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用于日常教学及企业考证、比武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现场工作的场景,本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根据现场信号设备的特点,完全按照现场设备布置,将楼内设备与楼外设备用电缆连接,并按照教科书举例标准站场的布局进行规划和施工。建成后的实训基地基础设备由系统设备控制,完全实现了实训过程的楼内外联动、不同年级实训的互动、实训过程的“天窗”化控制等。
此外,本专业实训基地曾多次用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电务段的技师考证、职工技术比武以及肇庆信号水电段的职工技术比武。
2.3.2校外实践基地用于学生岗位实习和教师下企业实践
本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了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如惠州电务段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广州电务段江村培训基地等,对于新引进教师下企业学习、骨干教师企业实践和毕业班学生岗位实习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3.3校内实践基地课后开放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除了课堂教学,校内实践基地在课后也开放,学生可向实训室管理员预约使用时间。这一方面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训条件和机会,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场地和设备的有效利用。
2.4探索“书证融通”的多元评价体系
1+X证书制度的精髓是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衔接和融通(书证融通)。书证融通的主要体现之一就是学历教育评价与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充分融合、统筹安排、同步考试与评价。为此,在推行1+X证书中,我们探索“书证融通”的多元评价体系。
在专业课日常教学中,融入X证书技能等级考核标准。将证书考核的理论知识融入对应课程都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中,考证的实操项目作为课程的实训内容。学生获得1+X证书后,可以申请免考课程相应模块或项目。
为客观、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采用过程性考核和阶段性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由专任教师、产业导师、学生组长、学习平台对学生的素养、知识、技能进行评价,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手段多样化。
为有效进行过程性考核,本专业在智慧职教、超星学习通等平台上搭建了各门课程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常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学生在线学习时长、考勤、测验、课堂参与度、作业等过程性成绩由学习平台自动统计。学生在仿真系统的学习、测试结果由系统自动统计。学生实训成绩由自评、互评、教师评定三部分组成,具体为组员由自评+组长评定,组长由组长间互评+教师评定。通过为每位学生建立学习评价档案,对学生进行增值性评价,实现个性化辅导和成长学习方案的定制。
结语
1+X证书制度是职教20条的重要改革部署和重大制度创新,在职业院校中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校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为例,在分析该专业1+X证书课证融通意义的基础上,从专业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实训基地、考核评价体系等四方面探索了该专业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的路径,抛砖引玉为其他院校相关专业开展1+X证书工作及教学改革提供思路。未来将结合实施效果,持续思考、综合考虑,不断优化、改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岗位与育人的衔接。
参考文献:
[1]刘瑰洁,陈超.“1+X”证书制度下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的思考[J].教育观察,2021,10(46):43-45.
[2]安志龙,马丽.“1+X”证书制度下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证融通实施路径及策略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39(10):200-207.
[3]曾光.“1+X”证书制度下“岗课赛证”融通的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观察,2022,11(22):47-49+110.
[4]张莹,毛亮.基于1+X证书制度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以轨道交通产业为例[J].机械职业教育,2022,(04):9-13.
[5]刘华桥,王德春,刘阳.轨道交通类专业1+X证书制度实践探讨[J].科技风,2019(18):33.
[6]魏玉晓.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推进工作中课证融通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3,46(04):172-174.
[7]姚明阳,马汉林.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课证融通”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2022(16):95-98.
[8]宋坚.探讨铁路电务施工及信号技术长远发展[J].信息通信,2014(10):212-213.
[9]余红梅.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铁道通信信号专业课程体系开发[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3(03):64-68.
[10]齐雅莎.关于“1+X”证书制度下商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研究——以国贸实务专业B2B考证为例[J].经济师,2022(05):201-202.
[11]罗琳.基于1+X证书标准的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探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3,25(01):80-85.
基金项目:2021年度粤高职交通运输教指委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基于1+X证书的高职院校轨道交通信号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TYSJZW2021B02)
作者简介:万燕英(1988—),女,汉族,广西梧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铁道信号自动控制。